专栏名称: 一德菁英汇
一德菁英汇是一德期货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我们以策略提炼、研究传播为核心,为投资者朋友提供系统化交易解决方案,打造以交易为中心的投资人生态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林小英 关注“中下部分的学生” |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 我真的受够了 Ubuntu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德菁英汇

贸易摩擦节奏莫过于悲观!—— 特朗普1.0施政节奏回顾及2.0展望

一德菁英汇  · 公众号  ·  · 2024-11-26 17:21

正文


作者: 肖利娜 / F3019331 、Z0013350/

德期货宏观经济分析师

摘 要

1. 核心内容

特朗普再度胜选,共和党横扫国会,市场焦点转向特朗普2.0施政节奏, 核心政策关注点是对外关税、对内减税、驱逐非法移民,市场普遍预期政策会更快推进。 另外, 美联储政策节奏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是关注焦点。

2. 核心影响

2.0升级版关税政策较难全面落地 (对华征收60%全面关税,对其他国家征收10%全面关税), 贸易摩擦全面开打概率偏低 ,预计2025年重点国家间贸易谈判和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开打的概率更高。

预计2024年12月至2025年一季度内或出现抢出口现象 ,环比可能强于季节性10%-15%,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抢出口最为突出。

③ 相较关税政策, 预计移民政策落地的时间会更早 ,关注驱逐非法移民节奏。

④ 特朗普上任后,有提振经济诉求,但当前美国通胀和经济状态不支持美国快速打开政策空间,控通胀诉求仍在,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力度暂不乐观。 美国股市调整风险在逐步加大。

⑤ 特朗普上任前后,美国政策仍将优先控通胀,以便打开后期政策空间,短期显著抬升通胀压力的政策都难全面落地, 核心政策优先级或是移民>关税>减税 。移民落地早,但或渐进增加力度。 关税落地节奏要显著快于1.0时期,但制造业复苏前,加征力度和范围或不大。 大幅减税面临原有财政预算约束,经济未失速、股市未大跌或通胀未加速回落前,减税落地节奏并不乐观。

3. 风险

贸易摩擦2.0超预期、美国经济失速、施政节奏超预期

正 文

背景关注

特朗普再度胜选,共和党横扫国会,市场焦点转向特朗普2.0施政节奏, 核心政策关注点是对外关税、对内减税、驱逐非法移民,市场普遍预期政策会更快推进 。另外, 美联储政策节奏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是关注焦点。

特朗普1.0版施政节奏

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向选民做出102项承诺,其中最注重经济和移民议题 ,相关承诺约占承诺总数1/3。 特朗普1.0(2017年1月-2021年1月)的政策推进优先顺序:废除前任政治遗产>贸易≥财政。 政策落地时间:国防和能源政策落地较早,贸易政策总体快于减税。因与政府收支相关政策需要立法,基建、医改、财政等政策,与竞选承诺差距较大。总体来看, 特朗普1.0对外政策兑现承诺比例较高,对内政策承诺兑现比例较小。

表 1:上届任期政策最终实施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两党党纲、公开信息整理、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诸多政策中,关税政策易引发贸易摩擦,冲击全球经济,2018年贸易摩擦加速全球经济见顶回落进程。 中国作为美国贸易赤字主要来源国,对华关税政策最为强硬,力度最大,对华关税政策最为瞩目,有必要回顾特朗普1.0对华关税加征过程。

特朗普1.0期间,共对华加征四轮关税。前两轮加税主要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高新技术产品,后两轮清单商品涉及面较广,除中间品和资本品外,还涵盖纺织服装、箱包家具、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消费品,未加征关税的商品主要分布在消费品领域。作为继任者的拜登政府不仅未取消对华关税,还对中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钢铝等领域加征第五轮关税,180亿美元的规模是特朗普1.0以来最小,但加征幅度不低。

表 2:2018年后美国对华加征五轮关税梳理
资料来源:USTR、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五轮关税加征是渐进的,对华贸易调查是特朗普上任后的7个月左右,公布商品清单在上任后的14个月左右,第一轮关税落地在上任后的16个月左右,前三轮关税落地间隔1个月左右,第四轮间隔12个月左右。后期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关税加征幅度也可调整,部分领域有下调,甚至暂停加征。拜登的第五轮关税落地节奏更为缓和,调查在上任后18个月左右,落地在上任后的37个月左右。

特朗普1.0的关税政策让对华关税平均税率大幅提升,从2.7%一度升到15.4%的峰值,在2020年1月后略有下降至12.5%左右。美国自中国进口规模由2017年5052亿美元下滑至2019年4491亿美元,降幅达11.1%;自中国进口份额占比由2017年的22%下降至2019年的18%。

特朗普再度胜选让贸易摩擦再度爆发成为共识,分歧在于何时开打?范围和力度?有何影响?

贸易摩擦节奏莫过于悲观

当前美国货物贸易赤字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特朗普2.0横扫国会、美国优先及偏鹰派内阁预期,市场对贸易摩擦快速落地的预期较强,而贸易摩擦会冲击全球经济和抬升美国通胀,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加重。 但回顾特朗普1.0时期,关税加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加征范围逐步扩大、加征幅度逐步提高的特点,并且在制造业周期大幅下行后,加征关税节奏明显放缓,可见加征关税需考虑经济的承受力。

图 1:当前美国贸易赤字处于偏高水平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2:特朗普1.0对华关税加征节奏未一蹴而就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1.0时期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中美之间,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中美贸易联系降低,中国占美国进口比例已降至第三位,欧盟、墨西哥和东盟占比则逐步升高。我国出口占比也有类似特征,新兴经济体成为对冲国内对美出口下降的主要地区。2.0时期中美仍是最受瞩目的战场,但其他国家被卷入的可能性在加大,根据特朗普2.0竞选主张,对华加征60%-100%,其他国家10%-20%。如果全面开打,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将提升至16%-30%的水平,将创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如果仅对华加征60%的关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将提升至8%左右,将创二战后最高水平。

图 3:中国在美国进口占比已降至第三位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4:新兴国家成为国内出口主要增量地区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与2018年贸易摩擦相比,当前美国制造业周期更弱、通胀更韧性、实际利率水平更高、失业率趋势更差,美国的整体状态并不适宜贸易摩擦全面开打,而且贸易摩擦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问题,更多是为了回应美国民粹主义的期待。 另外,特朗普更为注重传统制造业,在美国制造业复苏前,2.0升级版关税政策较难全面落地(对华征收60%全面关税,对其他国家征收10%全面关税), 贸易摩擦全面开打概率偏低,预计2025年重点国家间贸易谈判和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开打的概率更高,国家或地区重点关注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和东盟,领域重点关注传统制造业和新能源等行业。

图 5:当前美国制造业周期偏弱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6:当前美国物价压力偏高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对于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短期全面落地的概率亦不高。 对于已涵盖在2018年公布的加征关税清单内的商品,程序上不需要再次调查或经过国会审议法案,可直接提高关税,或将会较早实施,但大范围和大幅度提升的概率偏低。对于清单上没有的商品加征关税,可能的形式是先调查后征税,参考301调查经验,对中国产品调查启动到关税生效历时是11个月。对于美国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带来税率提升较多的是消费品,尤其是纺织、服装、家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抬升美国通胀压力更为明显,而且需要国会投票,流程较长,短期亦难落地,或先取消永久资格,恢复年度评估机制。

图 7:特朗普2.0对华加征关税节奏整体将快于1.0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8:特朗普1.0关税压制美国对华进口更为明显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展望2025年,特朗普2.0对华关税政策的最悲观情形是上台后即对中国商品全面征收60%,考虑到2023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加权税率约为12.3%,关税上调幅度高达47.7%。2018-2019年关税每提升1%,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环比增速较季节性下降1.1%,同比增速大约下降1%,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关税弹性约为-1,中国对美出口预计将大幅下滑47.7%。2024年1-10月,我国对美出口占比约为14.6%,加征60%的关税可能导致我国整体出口下滑约7%。考虑到加征关税后,中国可能增加对其他国家出口,以部分对冲对美出口的下降,实际降幅会偏低。2018年至2023年间,中国对美出口年均下降658亿美元,而经由其他国家对美出口年均增加256亿美元,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对冲约38.9%的比例,预计出口降幅约4.3%。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约在19%,贸易摩擦会使得GDP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左右。

虽然关税2.0落地有确定性,但参照1.0时期,关税落地前会有抢出口现象,预计2024年12月至2025年一季度内或出现抢出口现象,环比可能强于季节性10%-15%,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抢出口最为突出。

移民政策有望率先落地

特朗普1.0时期,移民政策态度就较为激进,市场预期2.0时期会更为激进,而大量驱逐非法移民会引发美国职位空缺大幅回升担忧,进而抬升通胀压力。 回顾历史,职位空缺确实和核心CPI关系有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职位空缺显著回升阶段,对通胀影响更为明显。

图 9:美国职位空缺和核心CP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10:美国净移民人数和职位空缺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特朗普1.0时期,美国净移民人数逐步下降,前期幅度并不激进,2020年和2021年叠加疫情冲击,净移民人数出现显著下降。在净移民下降初期,美国职位空缺不升反降,说明驱逐移民并非导致职位空缺上升的唯一因素,制造业周期的变化更为重要。制造业周期回升,叠加大幅度驱逐非法移民,职位空缺显著上升的概率才会更大。

当前制造业周期偏弱,职位空缺压力不大,即便特朗普上台后,立即执行驱逐移民政策,只要不是过于激进,短期并不会造成职位空缺显著回升,对通胀压力的抬升相对有限。 相较关税政策,预计移民政策落地的时间会更早,关注驱逐非法移民节奏。

美国政策空间暂未打开

美国经济分化,服务业较好,制造业较弱,通胀下行缓慢且仍偏高,美国呈现非典型滞胀特征,而实际利率过高是压制美国制造业周期的核心因素,要想制造业顺利复苏需先看到实际利率快速下行。名义利率快速下降是实际利率快速下行的关键,而制约名义利率下行缓慢的因素是通胀韧性。

图 11:美国经济结构分化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12:美国高实际利率对制造业周期形成压制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美国债务呈现周期变化,大幅扩张后,一般会进入阶段性收缩期。2020年大幅扩张后,2021-2022年进入收缩期。2023-2024年扩张后,按照白宫当前预算计划,2025将进入收缩期,新一轮财政扩张面临原有财政预算的约束,2024年末关注两党在FY25拨款法案和债务上限谈判重启上的协商结果。

图 13:美国债务呈现周期性波动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图 14:新一轮财政扩张面临原有美国财政预算约束
资料来源:万得、一德期货宏观战略部

特朗普上任后,有提振经济诉求,但当前美国通胀和经济状态不支持美国快速打开政策空间,控通胀诉求仍在,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力度暂不乐观。

虽然通胀对美国政策影响较大,但并不是决定政策空间的唯一因素,经济失速、资产大跌也会影响政策预期。当GDP显著低偏潜在增速时,即便CPI高位运行,政策宽松空间也会打开,而金融资产大跌通过冲击GDP增速影响政策态度的转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 我真的受够了 Ubuntu ! ”
2 天前
剑圣喵大师  ·  讲真,这样会聊天的女人才可怕
7 年前
好生活杂货铺  ·  晃剪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