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
“咱俩这次的休假估计又没戏了!”7月初,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无人机连上士徐明静和李京在连部帐篷外小声议论着。两人都是连队无人机训练的骨干,考虑到部队驻训初期,无人机实飞训练还未展开,训练任务也不重,于是一块打了休假报告。
帐篷内,指导员张汉林和连长李辉光正在为此问题商讨。“刚才营里开会通知,无人机实飞训练提前,连队下周就要展开准备工作。”听完连长带回的会议精神,张汉林眉头紧锁:“他俩休假的事咋办?”
“飞行训练马上展开,他俩的岗位那么重要,这个节骨眼儿走,我心里也没底,要不休假报告先压着,等忙完这阵子再说?”李辉光也很无奈。
每年驻训期间,张汉林都要为连队官兵休假的事头疼。去年,部队在外驻训近半年,期间官兵休假的很少,返回营区后出现了休假“扎堆”“撞车”的情况,导致部分骨干直到年底也没能把假休完,为此张汉林还在营党委会上作了检查。
“不是连队卡住不让大家休假,实在是驻训期间演训任务太重,符合休假条件的又大都是干部骨干,谁也走不开呀!”张汉林拿着徐明静和李京的休假报告叹了口气。
“无人机训练和保障专业性强,对技术和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尽管也有预备队员,但终究没有骨干力量那样让人放心!”李辉光说的也是实情。
去年驻训期间,连队航空电子技术骨干郑作栋想休假回去办理小孩入学手续,报到连里后,李辉光只提了一个条件:找到能接替你位置的人,就可以走。
接下来几天,郑作栋对组里战士小唐进行昼夜“紧急培训”,白天带着他练操作,晚上“摁”着他恶补专业知识,200多页的航空专业书过了一遍又一遍。可到了实装操作验收那天,缺少经验的小唐一紧张把线路接错了。“徒弟”没带出来还当众出了丑,郑作栋的休假计划只好不了了之。
去年连队在休假问题上挨了批,今年年初,张汉林和李辉光就开始未雨绸缪。一方面,他们加强连队工作统筹,提高上半年骨干休假率;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结对帮带和提前训等措施,加强对各关键岗位预备队员的培养。
“报告!”正商议着,徐明静和李京两名骨干的预备队员凌菓菓和周云龙出现在连部帐篷门口。原来,两名预备队员听说各自师傅可能因为实飞训练提前而不能休假,特地来主动请缨,接替师傅承担实飞任务。
“也正好用实战检验一下他们上半年强化训练效果!”李辉光和张汉林一合计,同意了凌、周二人的提议。同时,分别与徐明静和李京两名骨干谈心,要求他们推迟一周离队,对两名预备队员再次进行实战前强化,确保实飞万无一失。
走出帐篷,张汉林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拿着两名上士的请假单快步走向营部。
(
何楚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