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Max(微信公号:金错刀)
上周,星巴克宣布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将于明年4月3日卸任,消息一出,星巴克股价一度下跌11%。
毫无疑问,舒尔茨是星巴克灵魂人物,在在执掌公司业务的30年里,星巴克成为世界上人们最钟爱的品牌和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之一,星巴克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2万家门店,市值超过840亿美元,去年星巴克再创新高,利润达到了28亿美元。
去年舒尔茨登上《时代》杂志
而星巴克早已融入美国人的血液中
在最新的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
舒尔茨以31亿美元身家排在第232位。
谁也不曾料到这样一位白手起家的穷小子,竟然创造了商业史上无数的神话。
1953年7月19日舒尔茨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幼年时家里十分贫穷,住在政府提供的廉价安居房里,与兄弟姐妹分享着一张小床。屋外地面肮脏不堪,这里除了犹太人外,还居住着来自意大利、爱尔兰和非洲的移民。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舒尔茨度过了童年生活,同时也造就自己强悍性格。
舒尔茨七岁时,父亲摔断了脚踝,而作为一个卡车司机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当时,他父亲也没有任何的人身意外保险。生活不如意,舒尔茨的父亲变成了酒鬼,经常对孩子怒骂及施暴。
12岁的他为了避开家暴,圣诞节前夕在街上游荡,被一罐包装精美的咖啡罐吸引。他把咖啡偷偷塞进棉衣,却被店主发现,拼了命的逃回家里,只因他想给父亲一个圣诞礼物,不想听父亲抱怨家里的咖啡太难喝;平安夜当全家在赞叹那可口香浓的咖啡时,店主找上门来,他因此被父亲一顿暴打。
长大后,舒尔茨对父亲的惧怕渐渐成了憎恨,并以父亲的堕落为耻,他半工读直到大学毕业,期间忙碌的他只能每月给母亲打电话,却不曾对父亲问候一句;面对女友问起他的父亲,他回答他父亲很早过世了。
贫穷的家境无疑让舒尔茨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变得异常强烈。
为了赢得体育奖学金上大学,舒尔茨在高中时期开始发奋踢美式橄榄球,最终得到了北密执根大学的运动员奖学金。大学期间打了很多份工,甚至偶尔他会通过卖血来维持生计。
大学毕业后,舒尔茨进入瑞典家用器皿企业施乐公司,由于吃苦肯干而且业绩突出,26岁时就晋升为副总裁,并兼任美国子公司总经理。
1979年,他被瑞典滴漏式咖啡壶制造商Hammarplast看中,成为了美国驻纽约办事处的副总裁兼总经理。
正是因为Hammarplast,他第一次遇到星巴克。在西雅图他发现了一家新开的咖啡豆店——星巴克舒尔茨见到了公司创始人泽夫·西格尔、杰里·鲍德温、博格。他被三位创始人的热情和产品深深的吸引。
一年后,29岁的他说服鲍德温聘请他为零售业务和营销总监。当时,星巴克刚刚开了第三个商店,他们的业务范围也仅仅针对普通家庭售卖。
这一年舒尔茨参加了米兰的国际家庭用品展览,舒尔茨在米兰顿悟,他们不仅应该提供优质的咖啡豆,更应该开一个咖啡饮品店。当时在意大利全国就有超过20万家咖啡馆,几乎在每一条街道上存在。
他回到西雅图后说服老板杰里•鲍德温允许开了一家咖啡饮品店,但被杰里•鲍德温拒绝,因为他并不想进入餐饮业。
29岁那年,对于舒尔茨是难以忘怀的一年。有一天,他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很想念他,希望见他一面,他却因客户有约而拒绝了;一周后,他回家时发现他父亲过世了….
他在收拾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生锈的咖啡罐,里头有一封信:是个失败的父亲,给不了你好的环境,无法供你读大学,但孩子,我真的有梦想,拥有一间咖啡馆是我最大的愿望,穿上干净的衣服,悠闲的为你们泡杯浓咖啡.......
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完成父亲的遗愿,悲痛万分的他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自己开一家咖啡店名为——Il Giornale。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舒尔茨不得不想办法筹集资金,这一年中,他一共拜访过242人,其中217人拒绝投资他,在此期间,他的妻子怀孕,他甚至没有足够的钱去让妻子生产。
最后,星巴克的老板杰里·鲍德温和鲍克·戈登再次对他伸出了援手。两年后,星巴克的管理层决定学习舒尔茨把公司重点放到咖啡饮品店上,花380万美元收购了Il Giornale,并聘请舒尔茨担任CEO。
舒尔茨把店铺改名为星巴克,并积极扩大其在美国范围,美国人迅速的喜欢上了星巴克。1992年,该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165商店的当年收入就达到了9300万美元。
创始人在危亡时刻回归公司的故事在现代商界屡见不鲜,但成功者寥寥,而能彻底实现惊天逆转并为世人所瞩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已故“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而另一个则是霍华德·舒尔茨。
2008年经济危机,星巴克迷失了方向,遭遇30 余年来最大的危机。在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经济动荡之下,舒尔茨出人意料地决定重返首席执行官一职,这距离他上次放手公司日常事务,担任董事会主席已达8 年之久。
2008 年他再次担任CEO 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伙伴”们直接发电子邮件给他,并在第一个月收到了约5000 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他全都回复了。
顶着评论家们的会幸灾乐祸、舆论的反复无常、华尔街的股价的狂跌,舒尔茨做了一项重要决定。
舒尔茨决定在同一时间关闭所有门店,打算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对所有人的再培训,这项声明令人震惊,从未有零售商敢做这样的事。
2008年的一个下午,时针指向5点30分,在美国所有的星巴克门店,顾客都被礼貌的请出了门店。在店里那些技艺还不纯熟的咖啡师们正在观看一部咖啡专家花几天时间做出来的短片,短片它分发到7100家门店。舒尔茨在短片的结尾告诉每个人,如果浓缩咖啡的味道不是很好,我允许他们倒掉重新调制。
那天星巴克损失了大约有600万美金,很幸运的是,在停业后的几周里,星巴克的咖啡品质果然得到提升并且保持着高水准。
门店停业成了星巴克历史上最具象征性意义的事件。
在星巴克,员工并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被称为“雇员”或者“工人”,而是被尊称为“伙伴”。
星巴克的商业模式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星巴克对员工的尊重和敬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与向心力却是全球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舒尔茨认为,星巴克最重要的资产首先是员工,其次才是顾客和股东。
在舒尔茨的职业生涯中,他的头等大事是保证员工福利,早在25年前,舒尔茨就向董事会提出一项提议:扩大员工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向所有每周工作20个小时以上的兼职雇员提供医疗保险。但这个提案却被董事会以支出太大并容易恶化公司的财务状况为由否决。
但是舒尔茨没有放弃,他不断和董事会斡旋,舒尔茨却认为星巴克每培训一个新员工的费用一年需要3000美元,而一个全职雇员全年医疗福利保险费用只有1500美元,如果通过推广医疗保险减少人员流动性,星巴克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培训和招聘的开支。员工高度的流动性必然会影响顾客的忠诚度,因为无论是烹调咖啡的师傅还是托盘服务生,他们都非常熟悉经常来星巴克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爱好,一旦这些人离开,企业与顾客间的坚实纽带也就中断。
舒尔茨的坚持终于换来了董事会对其医疗保险提案的最终认可。星巴克所有每周工作20个小时以上的兼职雇员都和全职员工一样获得公司所提供的商业保险,同时星巴克为每位员工支付75%的医疗费用。应当说,星巴克是当时全世界惟一一家这么做的私人企业,也是惟一一家这样做的上市公司。
让“伙伴”更加感动与惊喜的举措还自后头。舒尔茨推行了一项 “咖啡豆股票”计划。按照该计划,任何“伙伴”在工作90天 (其间每周需工作至少20小时)以后都可按照股票购买计划购买股票期权,合伙人购买股票时可以通过薪水折扣获得15%的优惠。资料显示,星巴克公司的股票期权待权期为5年,从1992年上市到今天,星巴克股票价格在过去20年中增长了50多倍,如果员工一直持有股票期权,其所获得的收益无疑是一个可观的数目。
舒尔茨承认自己对员工福利的建设情有独钟与曾经的成长经历高度相关。他亲眼看到了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的父亲失去工作时的那种无奈与茫然,也体尝到了全家在父亲受伤之后跌入生活困境的切肤之痛。
在《将心注入》这部书中,舒尔茨这样写道:“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有了梦想,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将公司的成功和财富与公司里每一个人一起分享的企业,建立一个我父亲没有机会工作过的公司,建立一个父亲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的企业”。
虽然卸任ceo,但是舒尔茨说:“我不会离开公司,我每天都在这里,”话虽简短,但是足以让整个星巴克和华尔街心安。
事实上,舒尔茨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停止工作,永远不是舒尔茨风格,正如他在著作《将心注入》所言:
我总是奋发图强、求知若渴
在别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仍然在奔跑,
跑向别人追不上甚至看不到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