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线投资社群
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线投资社群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四十九期2020.12.20)

长线投资社群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12-20 20: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404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我们是这样的一群人》

作词:崔文超,作曲:赵昕宇,演唱:赵昕宇





投资


观点

活动


指数



@天山龙江:


(1) 功如果有捷径,那就是终身学习。 投资知识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将形成大跨越。


投资的秘诀


先将最优秀的企业挑选出来,列进股票池不断跟踪观察,耐心等待这些优质股的低估机会。 在漫漫长线投资中,你有可能遇到无数的“坑”和“雷”,最佳的规避方法就是 与最优秀的企业为伴,找到极品企业才能做出极品投资,这是投资的秘诀。 为了保证所选标的估值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幅向下滑落,价值投资者一定要苛刻的选择历史经营优异,行业地位突出的龙头企业。这样的企业股价长期走势比同行业二三线企业要坚挺,熊市底部的抬高也更有力度。


投资,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


●  如何能拿得住股票?


首先,要懂得价值投资的基本道理,明白股价长牛背后是业绩长牛。


其次,要用简单的逻辑来说来说服自己持有的公司成长空间巨大!


再次:放低收益预期,不要想着抓住每一次涨跌,赚尽每一分钱,而是要目光长远,有赚3倍、5倍甚至10倍的决心!


● 说说最近暴涨的恒瑞医药


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众多,癌症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从 2014年的384.4万人增加到2018年428.5万人,预计2030年我国癌症患者人数将增加到569.6万人。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总产值达998.95亿元,同比增长21.20%。按照过去五年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抗肿瘤药达1341.2亿元。


PD-1抑制剂是一款肿瘤免疫治疗新药,被全球癌症病人封了神。不同于手术、放化疗和靶向药,PD-1抑制剂本身并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而是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癌。这是最近十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之一。


2018年是中国PD-1元年,看看这个市场规模的预测。2019年5月,恒瑞的PD-1在国内获批,适应证为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今年恒瑞的PD-1获批了其他国产PD-1没有的两个大适应证: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癌。肺癌及食管癌均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人数预计分别在70万人以上和40万人以上。此次医保谈判,跨国药企全军覆没,恒瑞降价80%谈判成功,四个适应证全部进入医保,预计恒瑞PD-1 2021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占领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根据盈利预测恒瑞医药2022年净利润为106亿,假定之后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5%,则到2025年净利润为212亿,按上市以来平均估值中位数47倍计算,市值为9964亿,目前市值5607亿,5年预期收益78%,年化收益超过12%。


年化12%的预期收益高不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海外几十万亿资产都是负利率,中国政府发行的5年期负利率债券被超额认购一抢而光,可见优质资产的稀缺。恒瑞是中国最大的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是公认的创新药好企业,未来持续增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大资金也愿意给高确定高溢价。如果一些增长不太确定的企业,投5年亏损倒闭都有可能。就像你坐飞机,一万元一张的机票保证飞行绝对安全,而另外一张机票1000元,但经常出事故,便宜是便宜,但是飞得飞得可能命没了,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  PD-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免疫T细胞上的一种蛋白,癌细胞通过生成PD-L1这种特殊的蛋白质与PD-1结合,向T细胞释放错误信号,让免疫系统错将癌细胞当作正常组织,任由其“兴风作浪”。抗PD疗法(抗PD-1和PD-L1抗体治疗的简称),则旨在阻断这种信号,使T细胞不会被误导,免疫系统继而能够重新警惕并攻击肿瘤。


PD-1与之前的治疗方式采取的思路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原来的靶向治疗、化疗等手段致力于消灭敌人本身,现在的免疫治疗相当于将肿瘤生存的环境给端掉了,不用直接对付肿瘤,肿瘤也活不了。也因此,PD-1抑制剂被称为广谱抗癌药。


由于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因此一旦PD-1抑制剂起效,免疫细胞可以不停地消灭肿瘤,部分患者能够实现五年、十年不复发、不进展,长期生存。在不精准筛选的患者中,PD-1(L1)单药治疗各类实体瘤的应答率一般在10%~30%之间。所谓应答率,指一定时期内肿瘤缩小能持续达到预期值的患者所占的比例。


联合疗法,也被称为“免疫+”,较热门的选择是肿瘤免疫疗法与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的联合。据美国癌症研究所统计,截至2019年9月,在全球处于活跃状态的PD-1(L1)抑制剂临床试验中,有76%的临床采用联合治疗方案。通过联合疗法,能够把应答率从10%~30%,提高到 40%~50%,甚至 60%~70%。


201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PD-1的发现者。也是在这一年,君实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第一款上市的国产PD-1药物,一周以后,信达的PD-1也并驾齐驱获批上市。两款全球明星药物“O药”与“K药”也先后于同年6、7月分别引进国内。因此,2018年也被称为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的元年。


PD-L1伴随诊断试剂盒可帮助医生在肿瘤免疫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型,筛选出适合的用药人群,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者节省诊疗费用,提升治疗效率,改善个体治疗效果。


(2) 据新华社报道,12月12日,国家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中国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新的气候目标,包括光伏和风电总装机在达到12亿千瓦,这意味着在未来的10年,年新增装机要超过7000万千瓦,相比过去5年的增长无疑需要进一步提速,未来行业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大周期。目前光伏已经在全球多数地区成为平价清洁能源,而且随着未来光伏发电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其有望在很多地区成为成本最低的能源。短期看,2021年是行业增速较好的一年,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63GW,同增34%;长期看,市场化发展大周期中行业的长期稳定性增强:根据国际能源署2019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预测,204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7200GW,年均新增复合装机增速达到11.4%。


(3) 成长是价值的核心,看看给定一个成长速度,在十年的周期里,累计创造的净利润数,这个表值得大家收藏!


说说市场的聪明:


凯莱英2019年净利润5.5亿,今年预计净利润7.5亿,未来5年假定维持30%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则到2025年净利润为28亿左右,给予50倍估值,则对应市值1400亿,目前市值673亿,5年1倍,年化15%左右。其实,我觉得市场是非常聪明的。如果你看盈利预测,我们跟踪的很多企业按2022年净利润再乘以2,假定是2025年的净利润,再给个合适的估值,那么算出来5年的年化收益差不多都是15%。比如昭衍新药,2022年净利润4.8亿,假定之后3年净利润翻倍,则到2025年净利润大概在9.6亿左右,给予50倍,则对应市值480亿,目前昭衍新药市值231亿,也是5年1倍,年化15%。再比如说艾德生物,2022年预计净利润为3.36亿,假定未来3年能增长一倍多一点,到2025年净利润7亿,给予50倍估值,则对应市值350亿,目前市值170亿,也是5年1倍,年化15%。


要想获得超额收益,要么是这些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高于预期,要么是市场估值给的极度高,这就难说了。


(4) 十大战略级标的真是强到没有朋友,今天沪深股市75%的个股下跌,十大战略级标的9成个股上涨,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达到110.31%,真的是涨到让人怀疑人生,继续跟踪,看看满5年时会怎么样?


经济低迷,有长期成长大逻辑的个股还是稀缺,受到资金追捧也正常啊。如果你有一笔钱想买房长期保值增值,你是买北京天安门附近的房子(房价20万),还是黑龙江鸡西鹤壁的房子(房价1000元)?


很多人一看大牛股涨了一些就不敢买了,建议还是多看看超级大牛股的月K线年K线!好公司不是不调整,而是调整的时候就是横盘震荡N个月,然后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来看一些大牛股最近4年的年度涨幅:恒瑞医药:2017年涨84.19%,2018年跌0.40%,2019年涨100.46%,2020年至今涨33.36%;爱尔眼科:2017年涨58.07%,2018年涨29.92%,2019年涨97.78%,2020年至今涨130.28%;中国中免:2017年涨114.32%,2018年涨41.66%,2019年涨49.72%,2020年至今涨149.79%;海天味业:2017年涨97.71%,2018年涨31.15%,2019年涨59.47%,2020年至今涨125.17%;泰格医药:2017年涨31.88%,2018年涨22.71%,2019年涨124.63%,2020年至今涨131.98%;


很多牛股这两年涨多了,即使明年不涨,可能后年、大后年又大涨,只要业绩能够高速成长就不怕。试想,我国医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约为 2%,而欧美发达国家达到15%以上,看看这个差距,目前创新药龙头恒瑞的已经超过16%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新药研发服务企业是黄金赛道,长线投资必配,创新驱动时代,整个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会持续增长,这是未来10年的大趋势。


十大战略级标的今年以来平均涨幅110%+,太强了,必须要好好思考背后的逻辑,弄清楚了,躺着赚钱。个人如果感觉选股能力不足,建议就在长牛36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的进行操作,而且还要组合投资!


这次福州线下聚会,记得有朋友说今年指数表现不错,应该没有人亏钱,刚才看到一个朋友发的统计,亏钱的应该还是很多。我们群我觉得还好吧,咱们的股基本上表现都挺好的,截止12月17日,咱们长牛36中涨超过50%的有29家,其中翻倍的有14家,十大战略级标的涨幅全部超过50%,翻倍的有6家。只要均衡组合配置,赚钱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多少而已。长期看还是医药和消费股,我觉得健康、美丽和财富,未来依然空间巨大。


(5) 十年十倍股如何找 (牢记)


要找美女,心里必须有个美女的标准,然后按着标准去找。要想找十年十倍股,也要有标准! 如果你想依靠企业净利润的增长实现十年赚十倍的目标,必须要选择净利润复合增速大于26%的企业 (因为1.26的10次方等于10)。 你想依靠企业业绩的成长实现股价2年涨一倍,就要选择净利润复合增速40%以上的企业。


我们身边熟悉的价值投资大佬水晶苍蝇拍说, 他选择过去3年每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25%的企业,因为营收是利润之母,没有营收哪来利润,所以我们选择企业是最好是营收/净利润同步高增长,最好是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均大于25%。


投资大师欧奈尔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根据我们过去对那些最成功股票的研究结果以及多年的投资经验,我们发现涨速最迅猛的股票中有四分之三是成长股。在股价创出惊人涨幅的前三年,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年增速平均都不低于30%。因此,请将注意力放在过去三年每股收益年增速在30%以上的股票。这也是我个人在选股时遵循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如何判断某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增长率、天花板情况,预计有多大增量市场?


首先,要去找行业未来3~5年的增长率预测数据,从上市公司的招股书、年报、专业机构研报、百度搜索等渠道去查找。


然后,看你选的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是不是数一数二、市场占有率是多少,行业前三名或者前5名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分析判断市场集中度会不会进一步提升?通常行业龙头公司的增速会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速。通过这个,我们可以大致推断一个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速。当然,做的好的公司业绩增速会大大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比如说中国CRO市场规模的预测,2019年为69亿美元,2024年为221亿美元,5年增长220%,复合增速26%。医美行业2020年到2025年复合增速是22.6%。


(6) 2020年12月20日 每周简评


本周沪深300指数涨2.26%,长牛36指数上涨4.13%,十大战略级指数上涨4.24%,优质个股呈现全面反弹之势,长牛36个股中有8只创了历史新高,从全年以来,长牛36指数今年以来上涨88.44%,十大战略级标的今年以来平均涨幅已经达到110.79%,同期沪深22.05%。通过不断地展示,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坚定与最优秀企业为伴的好处,也相信越来越多的朋友明白了“重个股、轻指数”这句话的含义。


本周今年基金募资总规模突破3万亿,超过了过去3年累计基金发行总和,说明居民资金在跑步入场,同时本周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急转弯,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市场普遍担忧的明年市场资金面会收紧的问题。资金面收紧,个股的流动性溢价将会降低,估值也会相应降低,严重时将会出现系统性杀跌,现在看来这种风险比较小,安心做多优质个股就好。


再有9个交日易就到2021年了, 对于未来5年,我是坚定看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升级、健康美丽和财富管理这些方面,像芯片与集成电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免税品、肿瘤、医疗服务、医美、化妆品、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财富管理等行业预计将持续高景气,而这些行业普遍都有比较高的门槛,而且龙头也很清晰。 巴菲特说:我常常告诉学生,只要能做对4~5个决定就能致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看得懂的投资机会,聚焦专注高价值的目标,通过大格局的投资来致富。在我上面提到的这些主题中,除了芯片和集成电路咱们长线群没有给出相关的标的,其他的其实都很明确,最近买了《芯事》和《芯路》两本书,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


创新药及创新药研发服务相关个股本周表现非常强势,恒瑞医药本周上涨18.06%创历史新高,美迪西上涨14.33%,药明康德上涨11.74%,泰格医药上涨9.48%,昭衍新药上涨6.61%,凯莱英本周创历史新高然后回落。本周我们也分享了一些恒瑞医药PD-1的资讯,PD-1作为抗癌神药,在美国已经获批了50多个适应症,而国内目前仅获批6个适应症,恒瑞获批的4个适应症全部进入医保,凭借强大的销售能力和研发能力,恒瑞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从技术上看,我觉得恒瑞继续强势上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有看好恒瑞一直没有上车的朋友建议积极关注。创新药研发服务行业的个股我们一直重点跟踪,有人说我很少提药明康德,药明康德全产业链龙头,竞争优势强,但是我个人感觉弹性比较小,更喜欢细分领域龙头,而事实上我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如:昭衍新药今年涨154.56%,泰格医药今年涨139.82%,凯莱英今年涨116.28%,药明康德今年涨85.79%。最近我们几次提到美迪西,美迪西今年涨176.26%,美迪西目前市值不足百亿,股权激励承诺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0%/50%/50%,行权门槛很高,未来几年也建议大家多多关注。


万孚生物是我们群里很多人都关注的个股,之前连续5个月下跌,跌得很多人都怀疑人生了,12月大幅反弹上涨19%,今天很高兴地看到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年、2022年、2023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5%、55%、100%, 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未来几年继续看好,希望到2025年净利润超过20亿。


壹网壹创最近跌得很多人又开始怀疑人生了,我个人还是继续看好。核心逻辑:2018 年中国电商代运营市场规模达 9,623.0 亿元,同比增速达到 23.0%,2025年电商代运营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以上,对应未来2020-2025年电商代运营行业规模复合增速17%。网创2015-2019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CAGR分别为53.74%/86.46%,历史业绩优秀。股权激励计划:较2019年度,2020-2023年净利润分别增长30%/65%/100%/135%。行业景气度不错,公司不论是历史业绩还是业绩展望都不错,不忘初心,继续做好持有5年的准备。


买优质企业做确定性投资,追求长期稳健可持续收益!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买入亏损自负※



@高鲜生:

茅台其实是A股所有投资者的平均边际成本。 个人的年化收益率如果低于茅台的年化涨幅,是失败的。 追涨杀跌,追热点追题材,跟着市场风格转换不停的进进出出。 这种打法到年底,收益率如果做不到茅台的年涨幅,真不如就拿着茅台。


@张sir: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高什么分析能力,而是先学会排除掉那些明显的投资陷阱。看看历史,过去你是怎么把钱亏掉的,然后把所有陷阱写成一个清单。当你下次要投资时,好好检查检查这些清单。只要能避开陷阱,投资就可以相对比较轻松:找到便宜的好公司,买入持有,直到股价不再便宜,或者发现公司没你想象中那么值钱时,卖出。


@荣福来:

对于A股投资来说,最重要的,既不是选股,也不是择时,而是买对行业或板块。因为A股有非常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这是A股与美股港股的重大区别。消费-科技-周期,A股板块轮转之规律,大资金会在这三个大类资产板块中,进行不停的轮转。而轮动的基本逻辑就是,行业景气度决定板块轮转,当一个大类资产板块,预期景气度越来越高时,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主流品种。而一旦成为主流品种,业绩与估值就会被双击,板块就会被爆炒。去年的猪股与芯片,今年的免税与疫苗,都是如此,CXO/美容行业等也一样,这轮新能源也不会例外。“股市从来就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


自已总结的最佳抄作业姿势:通过关注和跟投高瓴资本这个优秀的买方投资者,可以减少关注范围,同时参考优秀卖方分析师的研报,减少自己研究个股及行业的难度。通过在高瓴资本成本价附近重仓后,高位卖出部分降到计划持仓,将成本降到高瓴成本以下,这样便可安心长期持有;通过重仓风口行业板块(高景气度行业),最好是高瓴持仓个股来提高超额收益。这就叫站在巨人的肩上!


@阳光天使:

好股也要好价格。现在的新能源、白酒、创新药等行业估值都在历史最高位,如果稍微业绩不好或者有什么负面新闻股价就暴跌,这种钱我不挣也罢,我还是喜欢有安全边际的股票,挣自己能看懂的钱。比如说白酒、爱尔、凯莱英、安图等等,这些年很火,股价涨幅惊人,但业绩增长也就是30%,这些年更多的是挣的估值提升的钱,业绩增长的钱贡献的比例不到一半。那么估值提升的钱能挣到也能还回去,钟摆会从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关键是当股价从钟摆的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的时候你能否熬得住?万物皆有周期,如果几年后这个行业又处于周期高点向低点变化了,就会持续出现估值和业绩双杀。你能熬得住吗?



评论

@勇者无惧 :这个见仁见智,看你的持股周期了,如果你是景气度投资,那么这些品种未来一两年必须不断的超预期或许才能让你满意。如果你放弃了对预期差的博弈,站在时代趋势等影响企业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远的角度看,所谓的高估不值一提,因为长期看,企业的市值与净利润增长保持基本一致,这个长期已经熨平了预期差之间的波动,乃至企业甚至行业周期的波动。

@天山龙江 :成长是价值的核心,我在这里分享的只是从成长端来选股,什么时候买,却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涉及到估值的考量。但是如果站在五年十年的周期看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比如东方财富,2010年上市时,80多亿市值,6000多万的净利润,估值高达100多倍,但是十年后东方财富的净利润达到了40多亿,市值也达到了2500多亿,尽管当时估值很高,但是10年也赚了30倍。

@旭 :宁愿接受高成长股的高估值,也不去买低成长低估值的。安全边际是另外一回事,我现在持有很多股都在高位,我不会加仓,只要没到泡沫化我会继续持有。高估值或者低估值的状态会持续很久,不是高估值就马上跌,也不是低估值马上涨,我感觉市场现在连估值高低都没那么关注,包括外资,更看好赛道,竞争格局共同决定的利润或者市值天花板,只要还有空间或者能满足他们的预期收益,就继续买。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市值估值均新高,外资还在持续流入。

@越野兔 :成长股的选择,我觉得确定性最重要,即使医药现在估值很高,但若确定性也很高,我宁愿守着医药股消化估值,等估值消化完了,又是一轮上涨。因为这种股确定性很高,所以外资愿意买入,用时间消化估值。

@旭 :很多行业这两年看上去高速发展,其实是偏周期,周期顶点一到,股价率先业绩反映,或者特殊事件导致的高增长,都是这样。但在业绩转好的这一两年,股价表现也会不错,但这种如果产业追踪没做好,没关注到产业已经发生变化,当成长期成长股来看,回撤会很大。弱周期的主要还是靠业绩驱动增长,强者恒强,估值只作为参考,更重要的是看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碟 :任何时候安全边际不能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今年赚的钱很多是估值提升,吹泡泡的钱,看看很多基金今年动不动50%以上的收益,不可能是常态。高估值可以持有,买入需慎重!





个股

交流
活动


指数




指数



恒瑞医药


@ 天山龙 早就说恒瑞医药贵贵贵,但是恒瑞这些年一直涨涨涨,今天又创历史新高了。 这些长期增长非常确定的好公司,到底该给多少估值一直是个问题。 海外有十几万亿的资本都是负收益,中国发行十年期负利率债券都被一抢而光,可见优质资产的稀缺。 如果就按大资金10%的长期收益率计算,7年翻倍,假定大资金买进恒瑞就按七年期持有,恒瑞今年的净利润为66亿,假定未来7年按20%的速度增长,则7年后,恒瑞的净利润为236亿,给予50倍,恒瑞市值为1.18万亿,恒瑞目前市值为5607亿。 7年市值翻一翻,而且还不算7年累计获得的分红。 有些大资金可能5%~6%的长期年化收益就满意。


恒瑞是中国最大的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是公认的创新药好企业,未来持续增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大资金也愿意给高确定高溢价。如果一些增长不太确定的企业,投了7年,可能亏损倒闭都有可能。就像1张机票一万元,保证飞行非常安全,而另外一张机票1000元,但经常出事故,便宜是便宜,但是飞的飞的可能命没了,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一个目标 :恒瑞除非打开国际市场,不然利润要到200多亿,太难了,后面造影剂、麻醉这些注射剂集采慢慢开始,恒瑞仿制药的利润会越来越少。pd1当年预测这一个就是1000亿的市场,现在医保谈下来估计只有一半了。


@天山龙江 :据预测,未来中国肿瘤市场还会有非常不错的增长,再加上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我觉得7年恒瑞市值再增长一倍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世界最大的医药企业净利润1000亿元,我想恒瑞未来净利润达到300~500亿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中国有14亿人口,每年新增500万肿瘤患者,而且随着老龄化的深入,癌症患者还会大幅增长。目前机构对恒瑞的预测是2022年营收461亿元,净利润106亿元, 而且增速仍然在25%左右。


@一个目标 :有可能,随时跟踪,看它后面国际化走的怎样,上次看高管说要在国外建自己的临床队伍,说明国际化要真正开始走了。做创新药,永远是要有新的出来顶,过了专利期基本就废了,而且这行业真的受各种政策影响超大。创新药企业的增速我很难用20%这样直接预测下去,专利的影响,同类品种的影响太大了。这几年是pd1的放量期,pd1今年的规模几家加起来应该有快30亿了,但是这个药什么时候烂大街,说不定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若比邻 :恒瑞一家今年就超30亿,甚至预计恒瑞三季度就有30亿。几家都有超适应症用药,恒瑞销售能力强,这块肯定是最多。


@一个目标 :说明超适应症用药很厉害,等几家的大适应症都上来了,又是一轮新的降价。如果恒瑞今年有30亿,那加起来估计快60亿了,好东西上量真的是快。


@天山龙江 :说明市场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一个目标 :临床速度快,肯定是恒瑞的一大优势,医生用药肯定要考虑已经在进行临床的或者有一定临床数据的药物组合,有些企业有个pd1但是没组合用药的东西,恒瑞有阿帕替尼之类,可选的组合很多,君实之类的,还要去找合作方。


@萌萌 :恒瑞本身并不是研发驱动的企业,拿来跟辉瑞之类的比,未免太看的上恒瑞了,恒瑞擅长的是销售,pd-1去年快年底才上市,而且临床数据还不怎么样,就拼命加适应症,今年一年就卖了30亿+。信达去年第一个上市,后面君实、百济加起来才有和恒瑞一家的销售额,可见恒瑞销售多厉害,只是从患者的角度,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选择,不知道有没有选择的余地?


@荣 :恒瑞还是有缺点的,特别是那些新兴的竞争对手企业的Biotech 。


@攻城狮 :看看国际化的辉瑞,将来可以估值对比。恒瑞这趟车没多大意思,最好的大肉已经被啃了。

美迪西/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天山龙江 在创新药总龙头恒瑞医药大涨创历史新高的带动下,为新药研发服务的龙头凯莱英和泰格医药继续历史新高,昭衍新药和美迪西表现也不错。 再次说明: 站在时代的潮流上,寻找发展势能最大的行业和企业重要性。 价值的核心是成长,众多CRO企业的年报描述行业发展趋势时都说行业将爆发式增长,CRO企业美迪西的股权激励承诺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50%,我觉得这就是显而易见的投资机会。 美迪西股权激励业绩解锁条件: 相对于2019年,2020~2022年营业收入累计增长不低于30%/82%/155%、净利润累计增长不低于40%/110%/215%。


成长是价值的核心! 大家要想一下,按美迪西的股权激励,2021年、2022年净利润增速都是50%,那么之后3年会大幅减速吗?如果不会,之后3年按4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则有5亿元净利润,给60倍估值,市值300亿,目前不足100亿,5年3倍潜力股。


今天泰格医药大幅上涨5.16%,强势再创历史新高,凯莱英、昭衍新药也逼近了历史新高。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个股这2年真是强到没朋友。从最近2年的表现看: 泰格医药2019年涨124.63%,2020年至今涨131.98%;凯莱英2019年涨92.68%,2020年至今涨117.02%;昭衍新药2019年涨71.80%,2020年至今涨149.96%。 记得去年国庆节我特地分享了泰格医药的研报,让大家一定认真看,并强调这是未来3~5年的大机会,不知道听进去的人有多少,抓住的又有多少?


现在很多人恐怕要问,涨了这么多,明后年还能涨吗? 能不能涨,关键就是看明后年的业绩是否能大幅增长? 我们来看行业内有明确增长目标的美迪西的股权激励: 相对于2019年,2020~2022年营业收入累计增长不低于30%/82%/155%、净利润累计增长不低于40%/110%/215%。按增长目标计算,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40%/40%、净利润分别增长为40%/50%/50%。 这个增长速度真的是非常惊人啊!


美迪西的业务与昭衍新药有很多类似之处,当时美迪西上市的时候我看了其招股书,感觉是昭衍新药的小弟,如果昭衍新药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不输美迪西的话,那么到2022年昭衍新药净利润将达到5.7亿,按昭衍新药上市以来估值中位数74倍计算,那么到2022年可预期的市值为421亿,目前昭衍新药的市值为233亿,持有2年将有80%左右的收益预期。如果站在5年的周期看,我认为昭衍新药到2025年净利润达到10亿将是非常可能的,到时如果给60倍估值,市值有望达到600亿。

壹网壹创


@天山龙江 我们经常讲股价涨幅和业绩增幅一定要相匹配,网创最近腰斩,根本原因还是短期涨幅太大,我们再有理有据分析一下:


网创2019年9月27日上市,发行价38.3元,发行市盈率20倍,今年5月最高是炒到了390元,一年不到涨幅10倍!实际上,2019年上市的股票是按2018年的净利润算的市盈率。网创2018年净利润1.6亿,2021年预计净利润4.8亿,净利润是原来的3倍。发行市盈率20倍太低,假定40倍合理,估值提升1倍,所以到2021年股价理论上比发行价上涨6倍比较合理。现在网创比高位下来腰斩了,也就是股价比发行价上涨5倍。网创目前市值152亿,2021年预计净利润4.8亿,对应估值32倍。


网创去年九月上市,到今年五月涨了十多倍,我认为目前的调整就是正常的调整,估值太高了。原来我买进网创是做好了一年到一年半不赚钱的准备,是希望依靠股价的横盘,到2022年动态市盈率达到30多倍,现在股价腰斩直接跌到了2021年动态市盈率30倍,已经做好了明年翻倍的准备。


@郭教授 :目前牛股,海天,茅台,爱尔,股价涨幅都远大于业绩涨幅,但为什么没跌,而壹网壹创就跌了呢?这恐怕是市场资金的选择。


@天山龙江 :短期当然是资金的选择,看看很多非极品标的,比如中顺洁柔、海大集团等。 为什么有的企业比如艾德生物上市后,虽然估值高,但是会长期维持在高位,而为什么有的企业短期能维持在高位,而长期会下行,我觉得就和技术壁垒、稀缺性等有很大的关系。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万孚生物,万孚生物在2015年上市的时候是poct首家公司,在之后2年万孚生物一直都维持一个很高的估值,都是高位震荡,大家觉得可能六七十倍估值比较合适,后来鸡蛋生物、明德生物等同行业公司上市,到2018年,万孚生物一度被杀到20多倍估值。


壹网壹创也类似,去年网创,首先上市,享受高估值,最近若羽臣、丽人丽妆也跟着上市,稀缺性不再,所以杀估值杀的也比较狠。 当行业稀缺性不再,个股未来的上涨与否,关键还是看其业绩是否能够长期持续性的增长。


@Whiteearcn :万孚生物我记得很清楚,它在高位横盘的三四年的时间,净利润一直在增长,2016年到2018年净利润从1.45亿~3.08亿,估值从最高100倍打到50倍。2018年年中均线缠绕的那段时间,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水平,本来还想说应该开涨了,结果跌了半年,股价接近腰斩。但股票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幸好拿住了,才有了一年三倍的大涨,才有今天的大幅盈利。不过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跌,今天听你说后才恍然大悟。


那么要如何应对壹网壹创的下跌呢?我个人觉得只要基本面没有改变,只是稀缺性导致了估值的下降,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仍然还在。那么可以设一个网格化交易,越跌越买。最终等到市场情绪化的钟摆指到这一头,业绩又上了一个台阶,股价就可以享受戴维斯双击了,一年两三倍不是梦。


@天山龙江 :关键还是业绩,估值跌到二三十倍,如果业绩能够持续大幅增长,一年三倍也许不是梦。其实很多股票都是估值跌到极度便宜,然后来一轮市场情绪的大逆转,然后一口气涨五六倍。


@John董 :长持的前提是能模糊预想到企业三五年后是什么样的,竞争力和护城河会不会变强变深,估值是市场给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买入的安全边际。


@Enzo He 价值股是跌出来的,成长股是涨出来的,风险来自于不确定性,确定性最核心的就是推算出未来三五年业绩。


@天山龙江 :巴菲特都讲了,要做自己看的懂的股票,要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未来五年的生产力,如果不能估算,那就下一个。


@John董 :网创这种我觉得很难估算,这类企业的竞争力和护城河变化也很快。


@天山龙江 :网创我觉得行业5~6年有三倍的空间,网创是龙头,而且也有比较高的股权激励增长目标,所以就跟踪看看。根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018》,2018年中国电商代运营市场规模达9623.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3.0%。最新资料显示,2025年电商代运营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以上,对应未来2020~2025年电商代运营行业规模复合增速17%。 网创2015~2019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CAGR分别为53.74%/86.46%,历史业绩优秀。股权激励计划:较2019年度,2020-2023年净利润分别增长30%/65%/100%/135%。 网创对核心成员的激励也到位,干的好的给买房。


@攻城狮 :电商代运营能看到10年后的变化吗?估值这东西不是单看利润增速和PE,尤其PE隐含着时间这个生命周期的因素,不少变化较快的行业30~40PE甚至50~60PE以上,我都不敢确定这些家伙能活10年,更别提30还是50年。 有些行业或者企业,10年就被颠覆了,现在增长再快,高估值都是虚的,行业稳定性+企业长寿性,是估值的基础,否则PE不存在。


@天山龙江 :我觉得数字化转型、线上销售在未来会得到强化,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传统企业肯定都要拥抱线上。不管交流方式怎么变,商品的销售是商品实现价值的最重要一环,网上销售主要就是由电商服务企业来代理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只有专业化的营销成本才最低,效率才最高。非常大的公司,他才需要自己建电商团队,一般的小的、中型的公司,自建电商销售团队本身运营成本就很高,而且销售效果还不好,根本卖不了多少货。


生益科技


@天山龙江 今天将生益科技与行业老大建滔进行了对比,感觉生益这几年发展比建滔优秀太多了,2016年~2019年建滔净利润持续下滑,从2016年43.5亿下滑到2019年24亿,而生益2016年~2019年净利润则翻倍增长,代表竞争优势的毛利率也持续大幅提升,2019年毛利率已超过建滔好几个百分点,看发展势头成为世界老大只是时间问题。


国内高频高端覆铜板目前外资占比91%,对生益科技增长最大的期待就是实现高端覆铜板的进口替代,有分析显示2020~2025年国内宏基站、车载毫米波雷达、5G硬件设备等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规模累计将近1000亿元。




长投


指数

活动


指数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 ,每周公布一次。 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公益


活动

活动


指数



2018年爱心助学事业启动: 2018年起,我们开始利用公众号的赞赏资金定向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到目前总共资助了3名学生。今年,2名学生已高中毕业,其中一名考上了重点大学。目前在资助的还剩一名,高中在读,成绩优秀,每年资助5000元。公众号创立以来,总共收到打赏资金8万余元,目前总支出2.2万元,未来计划再资助一些学生,希望能将咱们的爱心助学事业进行到底。


群主看望并支助品学兼优的孩子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 《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截至2020年12月20日,阅读3.4万人,赞赏人数880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声明:本文涉及的个股分析仅代表群内真正志同道合爱好长线投资者的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