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
?
白沙覆地、山石嶙峋,凋敝的苔藓沉默而规整,禅意中透露着日本传统观念特有的“物哀”和“侘寂”
。
和建筑一样,当时间回溯到原初,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
日式庭园同样偏爱池塘、小桥、亭台和自然山水
,
贵族们将自然与愿景带入住所,
以大多寓以行游的愉悦或是对自然的喜爱。
但是,
正如建筑会融入建造者的情感,园林的建设也逃不开权力的更迭
。
统治阶级的贵族或僧侣或武士为维护和巩固政权,或者为休闲或繁荣宗教而修建庭园。因此,
当代文化及宗教特色往往如同印记一般镶嵌在庭园的草木建筑上。
于是,在
经历了平安时代池泉庭园的兴盛之后,
日
式庭
园迎来了
室町时代枯山水庭园的简约抽象,以及茶庭的精致内敛。
直至江户时代回游式庭园的成熟,
日本园林艺术不断演进,最终成为世界园林设计中独树一帜的流派。
虽然仍保留着与中国园林的联系,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手法。
之前,我们多次带领学友远赴
日本,亲身感受日本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理念。这次我们从古建园林作为切
入点,探访日式建筑的根源,
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追寻它与中国古建筑之间微妙的连接与传承方式。
只不过,光论建筑毕竟不完全,
日本的庭园总是山水与建筑交映,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窥见其中完整的文化印记。
今年8月,我们特别邀请到
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宇晖老师
,以古建筑和庭园为主题,带你开启一场独一无二的日本文化之旅。
从池泉庭园的清幽,再到枯山水的风雅,一起探访日本关西地区
不同类型
的古建与园林,从多个角度梳理它们的发展历程,
一次性满足你对日本美学的好奇与探索欲,达到灵魂上的饱满与饕足。
*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或景区开放情况影响,可能会对部分景点做替换和调整,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特邀
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宇晖老师
全程带队,朱老师是与我们合作过多次的高人气名师,他的讲解
兼顾趣味性和学术性
,广受学友的好评和追捧。朱老师不仅将讲解建筑设计里的
逻辑与思考
,
更将用
独有的诗意语言
为您解读日本古建园林中的精妙与美感。
★ 此行更有惊喜彩蛋,与朱宇晖老师一起夜游京都,共享晚风里的雅致与风流。
■
日本古建园林专题:从皇家、贵族庭园到木构建筑群
本次行程将深度参观日本
关西地区的古建和园林精粹
。
包括日本
禅宗文化中心之一
的大德寺、日本
枯
山水代表
龙安寺及其方丈石庭、
池泉回游式庭园的最佳典范之一
天龙
寺的曹源池庭、
日本最古老的净土式庭园
宇治平等院等,尽赏日式古建与园林之美。
龙安寺方丈庭园(石庭)
图源:维基百科
本次
游学将走遍京都、滋贺县、宇治、奈良4地,共走访11座
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寺庙、庭园、五重塔、皇居、神社、木构……各类建筑一次看遍,包括:
日本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和
世
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群法隆寺
、
世界最大木造建筑
和
正仓院所在地
东大寺
、
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贝聿铭设计的
美秀美术馆
……通过不同类型的建筑,我们将带领大家比较不同风格和时代的特征,理解建筑背后的精神与美学意涵。
8月正值日本盛夏,举目皆青绿,在寺庙和博物馆饱享精神盛宴的时候,穿插
各类自然风光和美食体验,
赏美充实,身心愉悦。我们提供
专属大巴
前往
公共交通不便
到达的山林探访园林古迹,解决交通不便、自由行昂贵和景点分散的问题,让您轻松领略人文与自然的风情。
组 团 价
:29300
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早 鸟 价:28800元/人(立减1000元/人,7月8日23:59前购买可享)
*8人成行,20人封
团(
如未成行将全额退款,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
1
人
)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
买。
1.交通:
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体验中涉及的交通
2.住宿:
6晚当地高标准酒店住宿(默认标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
+5顿特色午餐+1顿午简餐
+4顿美味晚餐+全程矿泉水
4.导服:
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单房差说明: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奈良时代
,遣唐使自大唐回到日本,带来了很多来自大陆的思想与文化,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造园艺术。
这是一个公家贵族文人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他们
在宽广的宅邸土地上造池筑山,泛舟其上,以喻大
陆景色和海洋风光,抒发着自己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而到了
镰仓
时代
,贵族文人的统治地位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
武家当权的幕府
,权力的更迭也引动着造园艺术的变化。武士阶层的思想颠覆了贵族传统下优雅而文静的造园方式,反而呈现出一副简朴而有魄力的营造庭园。
对比来看,颇为有趣。
京都御所是日本平安时代时的政治行政中心所在地。
在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 10 个世纪期间,
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
直到首都于 1868 年迁至东京之后,皇室才离开这座宫殿。
几个世纪以来,京都御所几经修复,现存的建筑和结构融合了京都历史中不同时期的元素。如今的京都御所是按
寝殿造
(日本平安时代平安京的高位贵族的住宅样式)
风格修建的,各个房屋由带顶的走道或游廊连结在一起,外围石垣,内铺白砂,松柏相间,梅樱互映。
二条城兴建于1603 年,是第一代将军
德川家康的宅邸
,相较于皇宫的严肃设计,这座宫殿
尽显华丽
,例如复杂精巧的木雕、装饰木板,是另一种展现将军权力与财富的方式。
城中有一座二之丸庭园。
由知名日本建筑家小堀政一所设计,是一座十分壮丽的传统日式庭园。
雄伟的唐门象征御殿入口,御殿有五座建筑,由设有顶盖的廊道连结,四季景色都十分怡人。
图源:日本国家旅游局 ©Nijo Castle Office
平等院是平安时代池泉舟游式的寺院园林。
其址前临宇治川,远对朝日山,可谓是一处风水宝地。园中樱花、杜鹃花和莲花每年喷芳吐艳,
1994年,平等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
世界文化遗产。
平等院的凤凰堂内,安置了由
平安时代顶级佛师定朝制作
阿弥陀如来坐
像和52尊云中菩萨像。约一千年前修建的建筑物和佛像一直流传至今,并被列入世界遗产。
天龙寺曾是平安时代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开创的檀林寺。足利尊氏夺取天下之后,聘请梦窗国师在此开创天龙寺,为后醍醐天皇超度亡灵。从此,天龙寺自成一派,成为该派的大本山,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
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梦窗疏石住持其间,为寺庙设计了几座直到如今也备受赞誉的庭园。
东侧是著名的方丈庭园,在白砂、青松、绿苔的点缀之下彰显着无限禅意。而西侧就是本次前往天龙寺的重点——
曹源池庭园
。
曹源池庭 图源:日本国家旅游局
这是一方池泉回游式庭园,在园林大师梦窗疏石设计的所有庭园中,
这座庭园被认为是
日本传统园林中
保存最为完好、也最为精致的一座
。被指定为日本首例史迹、特别名胜,可以说是欣赏日式园林的最佳之地。
与武家园林几乎同一时期影响着日本园林构造风格的,莫过于禅宗园林。
可以说,我们对日本庭园的第一印象,往往正来自于禅宗思想引导下所诞生的枯山水。
禅宗将庭园和参禅的修行结合。被尊为“七朝帝师”的禅宗高僧梦窗疏石曾说:
“把庭园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道者”
。
因此,当禅宗思想到达日本后,庭园的意义便不只是美观。僧人们
利用京都随处可见的
“马鞍石”
和附近的
“白川砂”
,搭配以苔藓和简单的植物,借由宋代绘画的构图思想
,将山水庭园的园林提炼成简单的
点、线、面
等元素。
不过,我们别忘了,禅宗毕竟不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在禅宗思想广泛传播时,本土神道教的庭园又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呢?这正是本次行程将要揭示的。
大德寺创建于日本镰仓年间(公元1325年),
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住持,重建了大德寺。
如今,
大德寺
是洛北最大的寺院,
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
,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
1582 年,织田信长去世,继任者丰臣秀吉将其葬在大德寺的总见院中。其他封建领主纷纷效仿,在大德寺内修建了祭祀祖先的子院。因此,如今的大德寺由诸多院落组成,每座院落都有独特的风景,是日本禅宗文化的宝库。
其中,
龙源院是大德寺中最古老的小寺
,目前还保留着创建之初的本殿、唐门、正门,是京都的重要文化财,连本殿的地板都是创建之初留下来的,拥有悠久的历史。
而大仙院是最古老的佛教临济禅宗建筑之一。它是一座枯山水庭园,仅运用石头、沙子、树木与植物表达水从山中流至海中的情景。
醍醐寺
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
,
因为历史悠久,这座寺庙在1994年的时候作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寺院里面的金堂,五重塔等许多建筑都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
。
身处自然之中的醍醐寺,
有着日本园林艺术的极致。
而在山下的
三宝院
,让我们得以拥有绝佳的视角,
于室内欣赏到绝美外景。
建于公元1164年,为莲华王院的正殿,因建筑物内有33个以梁柱隔开的空间而得名。
其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120米长(世界上最长的木制建筑)的寺庙主殿。
三十三间堂
为日本天台宗寺院,
是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筑之一
,其中最出名的除了它独特的建筑结构,
还因为它供奉了1001尊观音雕像
,其中,
坐姿千手观音是日本的国宝。
石山寺建于 747 年左右,因建于一块露出地面的奇石之上而得名为“石山寺”。据说,此地曾经的一轮圆月激发了
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
的灵感,也造就了石山寺在日本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除此之外,石山寺的景色也非常著名。其中,
月光拂照的琵琶湖被誉为日本的“近江八景”之一。
同时,石山寺又叫花之寺,各色花卉葱茏宁静,一年四季都有景色可以欣赏。
净瑠璃寺,
也被称为九体寺,因
本堂里放
着被定为国宝的九尊木造阿弥陀佛如来坐像而得名。
建筑物在南北朝时代全部被烧毁,1107年修建的本堂和三重堂幸免于火灾被定为国宝。
净瑠璃寺本堂 图源:维基百科
净瑠璃寺由义明上人创建,是阿弥陀佛如来和药师佛如来为本尊的真言律宗的寺院。是以贵族所向往的净土为理念而建造的庭园建筑。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距今约有1200余年的历史,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高僧鉴真曾在此传授戒律,
空海曾在此受戒
。
东大寺的中心为
金堂
(大佛殿)
,始建于公元752年,后于1708年重建。它的规模超过了吉野山的藏王堂,是
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古建筑,
斗拱雄大疏朗,出檐深远,极富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
东大寺 图源:维基百科
位于寺院东侧的
法华堂
,因本尊是“不空
羂
索观音”而又称
羂
索堂。堂内有同时塑造的本尊不空羂索观音立像等9体干漆像,还有执金刚神像在内的5尊塑像,都是奈良时代的作品。
东大寺法华堂不空羂索观音与金刚力士
8世纪中期
图源:《奈良六大寺大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兴福寺是法相宗的大本山之一,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现存有四座国宝建筑,分别为五重塔、三重塔、北圆堂和东金堂。
兴福寺五重塔,是
日本第二高塔
,也是奈良的地标。东金堂为兴福寺伽蓝群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堂内供奉着药师如来像、日光菩萨像、月光菩萨像、文殊菩萨像、维摩居士像、四天王像和十二神将像。
1959年,兴福寺建造了国宝馆,馆内典藏包含了佛教造像、绘画、工艺品、历史资料等珍贵文物。其中,以奈良时代的阿修罗像最为著名,呈三头六臂状,是干漆八部众立像之一,被誉为日本
“天平雕刻的杰作”
。
唐招提寺于
公元770年建成,
由
鉴真督造
。宏伟的建筑布局、精巧的佛教造像、富丽的壁画彩绘,都是承自盛唐气象。
梁思成曾说:“对于中国唐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没有比
唐招提寺金堂
更好的借鉴了。”
诚然,唐招提寺金堂是借助日本异域视角
回望大唐遗风
的绝佳首选:单层庑殿顶,醒目的鸱吻,七开间的外立面,粗壮有力的木色圆柱,疏朗的斗栱,出檐深远,整座金堂处处都是古朴大气的唐风再现。
法隆寺拥有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1993年成为日本第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寺庙。
寺中保留着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和工艺品
,包括建筑在内共有日本国宝38件,
是日本拥有国宝最多的寺院。
在法隆寺的所有建筑中,
五重塔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木塔之一。
由一棵据说于594 年砍伐的柏树雕刻而成。连接塔柱两端的榫卯是灵活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整座塔吸收日本略为频繁的地震活动带来的震动。
金堂是世界上现存
最古老的木制建筑
,供奉着该寺一些最重要的文化财产。
法隆寺五重塔和金堂 图源:维基百科
在东院,令人瞩目的
八角堂梦殿
建于圣德太子的行宫遗址之上,梦殿为供奉圣德太子而建,旨在纪念他在位期间为在日本推广佛教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