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生态环境
权威生态环保资讯 深度阅读期刊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解读丨我市发生一次污染过程,预计2日凌晨转好

北京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3-01 13:3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京津冀区域在2月26日起出现的空气污染过程,包括中重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级别的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污染过程的原因,包括强逆温、高湿度、不利的气象条件和区域污染的影响等。同时,也提到了PM 2.5 浓度的情况和污染过程的预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京津冀区域出现中重度污染过程

2月26日起,受强逆温、高湿度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京津冀区域发生了中重度污染过程,其中环渤海一带污染最重。

关键观点2: PM 2.5 浓度明显抬升

受区域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PM 2.5 浓度出现明显抬升,达到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

关键观点3: 污染过程的原因分析

强逆温导致大气容量降低,区域持续偏南风向促使东南部污染向区域内汇聚,PM 2.5 组分中二次组分大幅上升,尤其是移动源、工业源排放的NOx形成的硝酸盐占比最大。

关键观点4: 未来空气质量预测

根据最新的预报资料,预计1日白天全市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但2日凌晨后受高压系统作用,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至优良。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空气

质量解读


2月26日起,京津冀区域出现强逆温、高湿度、强辐合的极为不利扩散条件,发生一次区域型中重度污染过程,其中环渤海一带污染最重。

受区域污染影响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本地积累,本市PM 2.5 浓度出现明显抬升。27日午后达到轻度污染,27日夜间至28日上午维持轻度-中度污染水平,28日午后受日变化影响,浓度短时改善至2级良。28日入夜后,大气边界层下降,加上偏东风带来的区域污染回流,3月1日凌晨起,PM 2.5 再次达到4级中度污染水平。1日10时,我市PM 2.5 平均浓度达到153微克/立方米,重度污染级别。

本次污染过程发生的原因,一是强逆温导致大气容量明显降低,尤其是夜间边界层高度仅400米,不及白天的三分之一,污染出现快速积累;同时,区域持续偏东偏南风,促使东南部污染向我市持续汇聚,传输模型解析本次过程中区域传输对我市贡献超七成;此外,PM 2.5 组分中二次组分大幅上升,特别是移动源、工业源排放NOx形成的硝酸盐占比最大。

根据最新的预报资料显示,1日白天,扩散条件持续不利,预计全市以4-5级中度-重度污染为主,2日凌晨以后,我市受高压系统作用,空气质量逐步改善至优良。

编辑:张志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