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电影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来去之间://@庄时利和:看到其他网友 ... ·  5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影讯|10月19日放映 ·  6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从影史最好的女导演,到今年最好的女导演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电影

当我们高谈阔论李安的120帧电影时,还有这些事情需要了解

豆瓣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1-10 18:56

正文



尽管安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各国媒体中受到颇多争议,但安叔仍然是这争议中的一股清流。当别的影片都在用卡司阵容博眼球博热点时,《比利•林恩》在全网刮的却是创新、技术与内容风。

短短两个月,从全世界的媒体讨论李安的120帧4K3D技术挑战是多么举世无双,到纽约电影节的全球首映外媒集体唱衰,再到11月6日的帝都首映后中国媒体就剧情片“沉浸式体验”的针砭时弊。争辩可谓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120帧到底是种什么体验?几场首映后,“前方战事”的媒体与自媒体真是众说纷坛呐。

有人说“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还有人说“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突如其来的剪辑,也混淆了战场与生活。”


也有人提出质疑:“120帧,4k让一切都纤毫毕见,但这种“真实”更像是显微镜下的真实,它却是剔除了电影独到的质感。”


然鹅小编阅尽观影体验,始终觉得这些总归是别人然眼中的《比利•林恩》,自己眼中的《比利•林恩》是什么样?始终都要亲自去体验去感受。观影之前,关于李安的120帧电影,你或许需要了解这些事儿。



【影片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
一名19岁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在伊拉克战场上因勇敢救援战友被誉为美国英雄,并与战友一起被召回国内进行巡回宣传。他们受邀参加全美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并与当红娱乐明星同台,由此引发了这位年轻士兵对人性的终极思考。
李安说,“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讲的是人的宿命,讲一个男孩如何成为为一个男人,并在这过程中找到自己。如果《少年派》是‘天问’,那么这部除了‘天问’就是‘国问’。” 



【影片改编于美国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编自畅销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英文名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于2012年12月在美国出版,是美国著名作者本•方登 (Ben Foutain)的长篇小说。有多著名?他的作品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其中短篇集《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获海明威奖,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



安叔评价“原著这本书的叙述非常内在,大部分都发生在男孩的脑袋里。小说作者对于返乡战士所受到的极度疯狂、荒谬式的欢迎所作的深入观察,极度夸张的英雄式庆祝,交替剪接军人在伊拉克战场服役的场景。这两种经验讽刺的并列,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检视。审视真实以及虚幻的交错,故事中弥漫着禅意特质深深地使人着迷。小说中所陈述故事的状态,也深深吸引着我。2004年那场庆祝战士返乡的中场秀,其华丽表演与真实战役的并置,其戏剧张力、冲突及年轻军人试图了解成长过程,这是非常适合用新科技来吸引观众参与投入的题材。”




【李安为何选择这部小说,并与120帧结合在一起?】
《比利•林恩》使用的最新拍摄格式使技术成为影片最大的关注点,但对于最会讲故事,最会拍人心的李安来讲,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

李安曾在采访中说:“有的小说和故事我很喜欢,但不会拍成电影。我选一个故事的时候,不仅因为它打动我,还因为它让我想在电影上做一些探索。或者说其实我是在选元素,而不是在选故事。《比利•林恩》就给我这样的感觉,它让我着迷,也给我进行电影创作的灵感。它让我想用高科技来表现,如果不用这种新技术,我可能没有兴趣去拍这个故事。”

显然,《漫长的中场休息》不仅是李安喜欢的一个故事,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充满丰富的元素,这些元素焕发起李安的好奇心,去尝试挑战新技术,并借助形式表达内容。

于是在《比利•林恩》中,李安想通过120帧拉近观众和电影的距离,让观众能主观地看电影,让大家体会人物在眼前的感觉,感受更强大的亲密感,可以真正传递属于内心冲突的年轻军人的个人情绪。李安在采访中说:“这就是为什么我称它为‘新电影’,因为这是一种对电影、观影方式以及体验的全新创作;并且,对这个故事来说,这就是最完美的展现形式。将比利•林恩放置于中场秀的正中心,是极佳的安排,充满着戏剧张力,并且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检视人性以及社会。当我看这本小说看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想要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了。”




【李安的电影不那么星光熠熠,但主角总是最适合那一个】

▲ 男主比利•林恩的扮演者是不能再新的新人乔•阿尔文
“他就像我的分身,样子楚楚动人,感觉跟他有前世的缘分。”——李安

△ 乔•阿尔文是如何被李安选中的?
李安作品主角总会唤醒观众自身的投射,就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和少年派一样,其实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比利•林恩”。“我真的非常需要一个具有冲击力的,富有灵魂的演员,一个同时集合天真与世故于一身的人,”李安在受访时解释道:“在故事一开始,他是天真无邪的青年,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他成长为一个男人。”《比利•林恩》在选角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有许多优秀演员来参与试镜与试读,但始终没有让李安觉得特别吻合的人选。

就在此时,刚签了经纪人的乔•阿尔文开始了他人生的奇幻之旅。签约后的首个周五,他的试镜影片被剧组发现,便被要求周末立即飞来美国试镜。“他礼拜六飞来,我礼拜天见他,我记得那天很早,大概八九点钟,天气很冷。我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外角落,穿着薄薄的夹克,显得很孤寂,比试镜影片里面帅很多。我问他:‘你要不要先进来?外面很冷。’”李安导演回忆乔•阿尔文当时试镜情境:“结果他一读剧本,就感觉他非常有天份。而且我怎么指示他就怎么调整,非常好,非常理想!” 

虽然乔•阿尔文让李安非常满意,但剧组对于这位新人还是充满犹豫,甚至李安自己仍有所怀疑:“他的样子我有点担心,因为小说里的士兵都比较老实,我担心他的样子看起来太聪明。”原本以为来试镜就回家的乔•阿尔文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带,当即便被剧组带去亚特兰大试拍,而且直接拍120帧的格式。最终几经辗转,李安还是拍板他来演比利•林恩。



△ 安叔如何评价乔•阿尔文?
拍摄过程中,李安对乔•阿尔文再无疑虑,而且多次在媒体面前盛赞这个有着一双蓝眼睛的男孩:“他在表演上是难得的顶级天分,能和他一起合作,好像受到了电影之神的眷顾。他非常像我,很有悟性,也很帅。如果要拍我的自传,就找他来演。”(导演你立的flag,我们都记住了哟!)


 
△ 小乔本人作为一个超级新人参与到李安的新片中是种什么体验?
小乔:我是从小看着李安导演的电影长大,能和他一起合作,成为他影片中的主角,对我来说非常难以置信!李安导演是一个有极强洞察力的人,他对自己要的东西非常清楚,对我也非常耐心。有些特写镜头对情感的要求很微妙,李安导演就很仔细地给我讲怎么演。我对自己在影片中的表现比较满意,我想比利很像我,都对周围的世界非常敏感,会经常处于迷惑和思考中。



▲ “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暮光女”饰演比利•林恩的姐姐。比利•林恩从战场归来,最牵挂的人就是他的姐姐。在人们都在将比利当做英雄崇拜时,只有姐姐关心地问道:“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饰演比利姐姐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本片中的表演赢得评论界的一致肯定,外媒评价:“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片中的表演超越了以往,不再是个‘酷酷’的女孩,而让自己真的融入了角色。”



▲ “速度与激情硬汉” 范•迪塞尔
范•迪塞尔饰演比利在伊拉克战场B班已故去的班长Shroom,他是一名职业军人。影片中他出现在比利对战争故事线的闪回中。




▲ “白头翁”史蒂夫•马丁
史蒂夫•马丁饰演橄榄球队老板诺姆,是一位精明而现实的商人。当比利•林恩B班的经纪人游说、撮合“白头翁”与B班合作,将B班在伊拉克战场的故事创作成电影搬上大荧幕时,“白头翁”提出的苛刻条件让比利•林恩懵然间明白了些什么……



▲ 比利•林恩的战友,李安的小儿子李淳
李淳在影片中饰演B班的一名战士,是比利•林恩的亲密战友。
△ 关于李淳参演老爸的战争片,父子二人有什么感受?
李淳:最难拍的就是战争戏,拍之前我们都参加了军事训练。本来是打算最后拍,两天完成,但中间出了各种状况,13天才完成。发射火箭炮那场很危险,不过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经历。
李安:他跟我一样很老实、很认真,开窍比别人慢一点,但是很努力,很认真的演员,很喜欢演戏。李淳在片中演美军一个班的士兵,在里面有一个发射火箭弹的情节,他代表着某一个面像的军人。我很想让他当两年兵,于是借这次拍电影给他这个训练,需要逼真,我训练的时候,按照美国的海豹队训练,往死里练。



△ 导演对亲儿子要求严格吗?
李淳:他在片场是用无异于其他演员的标准要求我,非常严格。相比生活中的父亲和作为电影导演的父亲,我觉得前者给了我爱,后者给了我成长。




【李安在各种采访中关于影片台前幕后的见解与态度】

▲ 安叔起初选用的并不是120帧3D,而且创作过程充满各种痛苦
李安:我原来使用的技术规格是60帧2K,那个我比较有把握,我决定要拍《比利•林恩》的时候已经决定是这个方向。一直到开拍前的三个礼拜,我才第一次看到120帧,一点点试拍的实验……可是它的化学变化好像变了,变成另外一个东西,非常奇怪,琢磨不定。

▲ 观众该以怎样的心情迎接如此“真实”的电影呢?
李安:不用特意准备什么,重要的是把自己过去的观影习惯放在一旁,开放你的感官,放松心情,跟着比利一起去感受就好了。”

▲ 新作除120帧外还制作了多个版本,那么不同版本有何差别?
李安:就像小孩有高有矮,24帧是重新创作,以故事为主。120帧是全新技术,让大家体会人物在眼前的感觉。



▲ 片中演员全部素颜出演?
120帧反而是把人拍的更清晰,脸上的雀斑、痘印清晰可见,于是演员们干脆素颜出演,并且是打从内心去接受这件事的。
李安:我第一次做这样的电影,我发掘这种逼真,讲起来很吓人。当看的很清晰的时候,汗毛都是小事,皮肤层次、气色看上去,眼睛放大以后,内在的感情,脑里的思绪,可以从细节、眼神里面看的很清楚,内中的感觉可以感应到。如果化妆的话,等于把真正的表演盖住了。当演员相信你需要试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给你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丰富和可贵的。层次非常多,已经不是在表达,而是在感受。这个时候镜头很贪心,不希望化妆,不希望用美感,而是它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美感在里面。这时候,化妆师、摄影师都抱怨对演员太苛刻了……



▲ 以前电影技术革命都是拍大片,这次为什么选择一部关于球赛中场秀的剧情片?
李安:通常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需要比较多的钱,所以一个是大场面,一个是动作片,通常是这样。当你上手以后,什么都可以拍。但是要做场面就需要很多特效,《阿凡达》不可能做到这样,60帧都做不到,因为太贵了,成本太大,视效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做到这么大试验。我跳这么多,我一定要精简,用小的做,这是我的做法。在大时代当中怎么找到它的位置是另外一回事。



▲ 已是享誉世界的国际级导演,为何仍然持续不断地挑战不可能?
李安:我需要障碍,因为没有障碍人是没有思想的,很难保持新鲜度。我很喜欢拍电影,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学,我很珍惜这些机会。其实我做的事情看来像是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但对我来说是非常合理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比利•林恩】
李安,一个已经六十二岁的大叔,从不复制自己。在保持好奇心、创新求知这条路上,他一直是身体力行的那个人。他如此爱电影,除了电影几乎什么都不太会。他半玩笑似的地说:除了电影,他也只想烧烧菜,或被被太太数落。 也许只有这样简单生活的人,才能专注于电影本身,才能持续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进取心。在这一点上,是永远都值得被尊敬的。

《比利•林恩》的探索是成功还是失败?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盖棺定论。120帧的《比利•林恩》与观众的距离到底有多亲近,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比利•林恩。只有亲身坐在屏幕前,你才知道“沉浸式体验”,那是什么。





李安挑战观影极限之作,真实呈现,撼动人心!提前选座购票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