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1日,淘宝教育和千牛再次联合开启这场「商家春晚」,通过11小时直播,11个电商关键词,11场商家圆桌,以及8份经营指南(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经营指南
”,即可领取),向商家传递行业商机和经营建议。
本周,淘宝教育将陆续发布本年度双11商家大直播中,淘宝天猫各业务板块负责人与商家代表的对话原文(经整理)。
今年政府补贴首次叠加天猫双11满减,全面激活家电、家居、家装消费。
截至11月11日零点,海尔、美的、追觅、戴森等139个品牌成交破亿;东芝、亚朵星球等9600多个品牌成交翻番。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如今的很多国货品牌都已经能够突破核心科技,而消费者也愿意为了更高的品质买单。
在此趋势下,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优势、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的中国家电,可以说是中国质造的典型代表。
双11商家大直播过程中,海尔智家天猫分公司总经理谭仲提到,海尔官方旗舰店2010年就入驻了天猫,目前在淘系年成交金额达400亿,连续三年增幅超10%。
今年双11,在货品供给上,海尔提前预判和备货,联合天猫小黑盒推出麦浪冰箱、云溪系列洗衣机等新品;在营销层面前置投放和人群蓄水,并联动淘系投放资源,内容上外种内收实现新品快速引爆。
当然,除了经营层面的提前布局以外,今年双11海尔等中国质造品牌最大的增量机会,还是来自于国补政策。
谭仲表示,从今年8月起,海尔就跟平台一同研究国补流程。一直到9月初上线,双方团队都在跟有关部门积极对接沟通,让更多的线上用户能够享受到国补带来的大额优惠。
最终在天猫双11期间,海尔也借此实现了可观增量,拿下冰箱、洗护、热水等多个类目品牌销售榜第一。
淘宝教育双11系列访谈第8期
,
天猫家享生活行业负责人恩重对话商家代表——海尔智家天猫分公司总经理谭仲
,聊一聊商家如何借势国家补贴与双11大促,进一步打造“中国质造”品牌,实现业务增长。
以下为对话节选:
问
:国货品牌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他们在淘系经营的核心思路有哪些?
恩重
:过去3到5年,我们在推动消费转移,从国际品牌走向中国品牌,近年来,家电、家装和家居领域,国货品牌的定位、增长和技术研发投入均有所提升。
淘系平台也围绕国货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流量曝光,帮助他们实现长效经营和稳定增长。这些品牌在淘系经营的核心思路主要如下:
1、国货的崛起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年轻人对国货的理解和认知更强,家电和家装领域的国货品牌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2、国货品牌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品质。同时他们也着力塑造品牌形象和定位,在国际市场赢得了信任与尊重。
3、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家装和家电领域拥有38个产业带和16个产业集群,例如,山东青岛的家电产业带、广东顺德和慈溪的小家电产业带,以及佛山的家居产业带,为国货品牌的成长提供了基础。
问
:海尔作为中国制造的实力品牌,目前在天猫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谭仲
:海尔官方旗舰店于2010年入驻天猫,截止目前,共开设4家品牌旗舰店,9家品类旗舰店,300多家专卖店,入驻超13000家优品门店,目前店铺覆盖所有大小类家电,品牌包含卡萨帝、海尔、统帅、小超人,品类涵盖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净水器等,年成交超400亿,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
问
:今年双11,家享生活行业有哪些差异化的策略?整体增速和亮点有哪些?
恩重
:家电与家装属于耐用消费品,整个产业具有周期性,同时也受房地产行业影响,2024年1-7月规模数据同比增速在4.6%,位于家电的头部品牌,像海尔、美的、海信等,前三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有所提升。
今年双11,我们与多家头部国货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极具性价比的新品、爆品,从9月份开始,迎来了近20年最大力度的“国家补贴”,达到15%-20%,再叠加88VIP优惠券后,有机会6折带走一台卡萨帝冰箱。
问
:这背后有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叫“懒人经济”,加上刚才恩重讲的政策上的春风,为家享生活的双11爆发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这些市场的变化在海尔这边的体现是什么样子的?今年双11海尔做了哪些准备?
谭仲
:本次双11期间,海尔品牌在国家政策与天猫家享的支持下,全空间冰箱销售突破3亿元,销售达5万台,目前成交额增长33%,冰箱、冷柜、洗衣机的市场份额位于淘系第一,我们为双11做了以下准备:
货品供给
:在9月份,我们就定了双11的目标,并提前开始备货,联合天猫小黑盒推出多款新品:如麦浪冰箱、云溪系列洗衣机、劲爽空调等等。
营销前置
:从9月份初开始,我们结合站内外全域种草和人群蓄水,站外达人种草 30 条,站内 80 条短视频,针对双11为直播场域、逛逛短视频、特秀以及站内的效果广告准备了充足的预算;在 IP 方面,"卡萨帝"参与了天猫超级发布、"海尔"参与到了超级新品计划。
国补换新
:在国补换新的政策下,海尔品牌于9 月初上线优惠活动,希望更多用户能享受到国补优惠。
新品上新
:核心新品的打造上,我们也提炼了一套专业话术,如双 11 前全新上市的新品-海尔麦浪冰箱,以风吹麦浪为灵感,将麦田的金暖色调大面积的用在冰箱的内饰里面,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科技卖点
:针对双11活动,我们在麦浪冰箱中采用了全空间的保险格技术,结合594毫米的零线,使我们的家电与家居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整个的居家的美学。
问
:为了更好地让消费者享受“国补”带来的优惠,让商家获得更大的生意增长,平台调整了哪些商业模式?
恩重
:借助国补政策的背景和双11全民购物热潮,我们在商业模式进行了多项调整,我们在支持商家上所作的预算投入也达到历年最高,同比去年翻倍。
国补模式
:针对国补商家,开卖节奏从10月14日开始,就进入“抢先购”的销售热潮,10月21日、10月31日以及11月11日当天,我们将节奏拉满,使得消费者与商家在平台上产生更多的爆发点。
营销推广
:在站内搜索、推荐及手淘首页开放国补入口,这是行业的一项重要成就。同时通过手淘开屏和微博热搜等站外种草,为品牌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经营模式
:在国补背景下,我们以“平台模式+自营模式”为核心,通过官旗和分品类旗舰店销售本地和全国商品,在国补支持下,我们孵化了多个自营店铺,如喵速达、天猫优品官方旗舰店和喵住官方旗舰店,分别专注于3C数码、八大类家电和家装家居。
品牌除了利用自身关系外,还形成了自营店铺矩阵,共同优化货品分配,扩展全域流量和营销方式,从而获得更多资源和销售机会。
问
:根据恩重刚才的分享,品牌方在天猫有很多玩法和经营模式,海尔结合这些新经营模式,有哪些新规划?
谭仲
:我们的规划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以及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意增长。
数字库存
:通过构建数字库存,结合天猫的D2C模式,提高订单预测的准确率,以进一步优化效率。
产品运营
:基于天猫双11数据,进行产品布局和分层运营,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迭代和丰富海尔系各品类的产品供给及店铺经营。
品牌营销
:消费者更容易被内容所吸引,我们将通过优质内容传递产品价值,品牌营销将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品牌、品类到型号,通过我们的产品品质赢得用户的认同。
问
:作为行业负责人,在双11结束之后,你会给商家哪些建议?接下来还有哪些值得商家关注的趋势?
恩重
:双11期间,家享生活板块涌入了大量用户,并达成了更高的成交额,此外,国家补贴政策将持续一到两年,进一步刺激内需,在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支持下,我对品牌有一些新的思考。
品牌集中度会变高:无论是标品还是非标品,在国家补贴和手淘平台的支持下,未来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这要求品牌的发新能力、研发投入以及能否获取国补资源,同时,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将提升品牌的认知度。
价格战将转为零售战:互联网的价格战将转变为零售战,在国家补贴的15%-20%支持下,平台无需内卷,关键是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未来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应围绕消费者需求、销售动线、成交结构和品牌服务能力,提升零售能力,充分拉动内需,让更多国货品牌获得资源,创造更优质的产品来服务好消费者。
好服务促成交:我们要更关注消费者体验,特别是在国补消费券的领取和使用上,需要提高咨询转化率,增强导购能力,优化消费者在领取和使用国补过程中的体验。
货源区域化问题有望解决:线上线下非纳统门店将享受国补等政策,解决货源区域化问题,有效打破库存限制,从而提升动销率,未来一盘化的趋势将愈发明显,从平台、商家到自营的多货盘整合,围绕零售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降低商家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消费者在线决策的成本。
客服能力将面临考验:包括优化客服销售话术和技能,提高询单转化率,客服需了解各城市的国补预算,掌握相应节奏,改善消费体验。
新趋势类目涌现:随着政府对补贴品类的持续加码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涌现出许多趋势类目,例如艺术型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洗涤剂和咖啡机等25个成交破亿的新品。我们将持续建设大数据的智能挖掘能力,洞察未来消费者需求,提前捕捉消费趋势。
问
:从品牌视角来看,你认为今年淘系最大的商机在哪里?
谭仲
:在天猫双11首阶段,天猫家电行业市场份额在全网位居第1,一方面关系到平台实力,同时也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与天猫优惠的叠加,形成了家电销售的热潮,平台也在持续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服务质量。海尔双11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都应该将用户放在第一位,围绕用户需求做研发和推广。通过内容创新,将产品的价值有效传递给用户。同时要重视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口碑,实现品牌长久发展。
其次,围绕“用产品驱动营销、用营销驱动运营”的思路,做好精细化运营,提升整体业绩。
最后,信任团队,放权给有能力和创意的成员,帮助他们清除前期障碍,让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性。
国货崛起案例分享及促后建议
专家点评|淘宝教育认证讲师 李龙波
问
:在上一场商家圆桌中,恩重提到:“这一两年,无论是国货品牌的定位,还是增长和技术研发投入,都是几何量级地提升”,你如何看待?
李龙波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小家电行业的领先品牌几乎全是外资品牌,如电视机的索尼、冰箱的西门子和电动牙刷的飞利浦,近年来,国产品牌已牢牢占据许多市场第一,尤其是在冰箱和洗衣机等品类中,前三名几乎全是中国品牌。
另外,这几年大家电行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出海”。
比如海尔集团2023年在海外的营收达到了1364亿,占到了海尔集团总收入的52%。它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在西欧、日韩都做到第四第五。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质量的创造,即“中国质造”,这是个非常大的奇迹。
问
:随着国货品牌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工厂应该如何转型?怎样满足市场的需求?
李龙波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过去我们注重“多快好省”,如今更加关注“好和省”,我们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提升质量和品牌价值,许多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制造业,而是走向制造+服务业的模式。
中国工厂的转型升级方面,有几个核心因素:
第一,制造业本身要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变成先进的制造业。在数字化、在智能化、在绿色化方面有很多升级。
第二,从制造业向服务行业升级,企业不再是单纯的接外国订单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而开始自己做市场研究,做消费者需求调查,追踪整个国际市场的变化,进而调整产品和服务能力,做产品创新。
第三,企业从白牌走向品牌。数字化的时代,走向品牌的路径比以前缩短了很多,门槛也下降很多,平台也在为产业带商家,工厂型商家,提供各种各样的转型和增长路径,帮助制造业低成本、快节奏地进入DTC(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商业模式)品牌发展阶段。
问
:有没有一些近年国货品牌崛起的成功案例,给商家们分享一下。
李龙波
:案例很多,我讲一个稍微特殊一点的行业,就是咖啡机。大家知道咖啡机完全是个舶来品,正好我原来有个朋友去了“格米莱”,或许有的人还不知道,但是在咖啡机行业已经是很大的品牌了。
格米莱早期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OEM),客户下订单,他们通过跟各个国际品牌合作获得认证,也有一定的产品质量保障和市场竞争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过程里,有三个步子迈得非常漂亮:
第一,开始自主研发。随着生意发展,他们会发现不能只做别人的货,而要去做自己的货,所以开始做ODM。2012年,他们研发的咖啡机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热烈的市场反应,销售额快速增长。他们也从那时开始做自有品牌。
第二,不从国内开始做,而是先从国际市场开始做,他们与国内的一些贸易商合作,在东南亚市场打出知名度与市场份额。
第三,从国内开始建设品牌,2013年,建立国内营销部,开始做内销。今年双11,“格米莱”已经超过很多国际大牌,成为咖啡机类目里面排名第二的品牌了,并且在半自动咖啡机的叶子类目里名列第一,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问
:双11后的经营布局中,你会给到商家哪些建议?
李龙波
:第一,要做好内容。内容有几个关键点:卖点、圈层和渗透率。今年平台对于直播的流量有明显倾斜,无论是达播还是店播。而且从今年双11的流量成本来看,超级直播和超级短视频的流量成本和转化率相对来讲效率是高的。所以品牌还是要重视内容流量的运营。
第二,加强会员和粉丝运营,现在拉新的成本很高,所以说我们要去重视会员和粉丝的运营。天猫有很多工具,比如群聊、短信、PUSH、专属客服等,品牌要对整个会员粉丝人群进行细分,做一些针对性的权益,提升整个店铺的销售占比。
第三,回归商业的本质。商家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在客单价和转化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好。
第四,流量触点有很大的变化。对于一些流量运营能力不强的小商家,长尾商品做一些黑盒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流量层级很高的商家,黑盒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要谨慎应用。
小互动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互动,点赞最多的商家赠送周边1份(截至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