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铁大桥局四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A股601390、H股0390)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于1958年7月,前身为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铁大桥局四公司

湾区腾蛟龙!深中通道超级跨海集群工程今日通车试运营

中铁大桥局四公司  · 公众号  ·  · 2024-06-30 11: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6/30


跨海凌波连两岸

湾区巨龙踏浪来

//

6月30日

由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等

参建的国家重大工程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这座历经7年前期筹备

7年艰苦建设的

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

正式投入使用

珠江口黄金内湾画上关键一“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深中通道连接广东省深圳市与中山市

分支连接广州市南沙新区

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

全长 24公里

17公里 海上桥面

7公里 海底隧道组成

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

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中铁大桥局承担深中通道S07标段的工程:长约 1.6公里 中山侧陆域引桥(含636片小箱梁预制) ;长约 11.4公里 的海上非通航孔桥建设 ,这其中包括合计 155片 的60米、40米混凝土箱梁预制与架设 ,以及 全线合计138片的110米、60米、40米钢箱梁运输与架设

与此同时,作为主要监理方,中铁大桥局武桥监理承接了项目两个关键控制性工程: 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土建监理、钢壳沉管隧道(深中隧道)钢结构监理的任务 ;桥科院也为深中大桥提供了 桥梁抗震阻尼器产品


桥连大湾区

龙腾伶仃洋

大桥人在这片海域

用智慧与勇气

化天堑为通途

续写建桥报国新篇章


制梁:智慧梁场产出“世界梁王”



深中通道项目的箱梁预制规模大

箱梁种类多

一共有 50 多种

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梁型

其中变宽梁中最重的有 3200

相当于 2000 辆小轿车的重量

梁体顶部面积相当于

4 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堪称 “世界梁王”



这么多种类的梁

全部在中铁大桥局

中山智慧梁场孕育产出

该梁场是深中通道的一张名片

代表了 中国制梁的最高水平

通过运用先进的

物联网+BIM信息化技术

梁场实现了 模板的自动化

钢筋部品化和混凝土生产的智能化



建设过程中

时任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

项目经理张爱民牵头

10名各级劳模

高技能人才及管理人才 组建的

“张爱民劳模创新工作室”

聚焦智慧梁场建设

展开系列攻关

完成了 智能技术在梁场中的应用研究

大型盖梁快速化施工技术

20项 科技创新



通过BIM技术的加持

智慧梁场的 钢筋加工效率提升40%

生产全过程效率提高25%

劳务人员投入减少28%

作业工时平均降低40%

与传统预制场相比

每片箱梁的生产费用

可降低4.02万元

总计降低成本约3200万元



架梁:建桥重器搭起起湾区之脊


完成制梁后

架梁工作也极富挑战性


派:最强战将——


为安全、优质、高效

完成架梁任务

中铁大桥局派出了

最强悍的建桥利器——

自主研发的

运架梁一体船“天一号”



从2006年4月下水以来

“天一号”跟随大桥人南征北战

先后完成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

浙江象山港大桥

港珠澳大桥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

一系列海上超级工程架梁任务

为大桥局建功四方立下汗马功劳



“天一号”最大起重量 3600吨

最大起吊高度 64米

从码头取梁

到自航到架梁墩位

再到架设到指定高度

可一站式完成

“风中穿针绣花”的好戏


破:衔接难题——


在深中通道这一全新的战场

“天一号”负责架设的梁体

需从 4家 供应单位取出

每一片梁运架过程中

需穿过 3个 珠江口最繁忙的航道

4个 不同的海事管理区域

一路上需要同

11家 相关单位协调

这其中的任何一环沟通不畅

都会导致梁体无法顺利架设



这期间

建设者架设了深中通道

最高(61米)梁

最重(3200吨)梁

最长(133米)梁

并实现了“天一号”

单月架梁最多(23片) 的纪录


赶:巨浪潮水——


伶仃洋上,潮涌翻滚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为了圆满完成架梁任务

中铁大桥局建设团队

依据潮汐变化规律

制定了详细的

年度、月度、每周

以及每天 的架梁计划

构建了 “一梁九表”

安全闭环管理模式 ——

即一片梁从计划到

预制、运输、架设等

共有 9道 把关工序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

确保每一片梁都“绝对安全”


2021年4月2日

首片钢梁出海

2021年6月25日

首片混凝土梁架设就位

再到 2023年1月4日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

最后一片箱梁

稳稳架设在指定墩位

“天一号”完成全部

293片 箱梁架设工作



600余天

“天一号”从中山马鞍岛出发

让巨大的梁像积木一样依次拼接

串起 海上非通航孔桥

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

让深中通道

如巨龙般腾跃浩瀚的伶仃洋



从一片片梁的预制

到一片片梁的架设

中铁大桥局建设者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海域

化身“穿针引线”的魔术师

将一片片“梁”接力串联

使其最终挺立在浩瀚的伶仃洋上


监理: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可持续跨海通道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深中通道建设中

中铁大桥局武桥监理

作为主要监理方

为整个项目的建设

贡献了专业的服务

赢得了参建各方的广泛赞誉

武桥监理承接了

项目两个关键控制性工程

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

土建监理

钢壳沉管隧道(深中隧道)

钢结构监理的任务



面对世界级挑战

大桥监理人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从容出发,迎难而上

最终交出了一份

高质量高品质的满意答卷

助力完成深中通道

“建世界一流可持续跨海通道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的建设目标


深中大桥 是跨度为 (580+1666+580)米 的三跨吊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主塔高 270米 ,通航净空 76.5米 ,是 目前世界上海中主塔最高、跨径最长、通航净空最高的全离岸跨海桥梁



大桥建设过程中,监理团队充分发扬精益求精的作风,对主缆索股线型精度调整采用动态分析, 将索股线型上下游相对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针对大桥恶劣的施工环境,在 常规温控措施基础之上新增雾炮机物理降温、覆盖水凝膜养护 等方法,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面对资源调配难题,在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的前提下, 创新性地采用钢筋部品化施工工艺和一体化智能筑塔机 ,将塔柱钢筋高空作业时间缩短至 1天 ,索塔整体施工工效提高至每天 1.2米 ,实现了 “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 ,提升了桥塔工程建造品质。




深中隧道项目 采用 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双向八车道,长 5035米 ,共 32个 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总用钢量约 32万 吨。其 钢壳沉管大体量、大规模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 ,对施工过程提出了极大挑战。



在无案例可参考的钢壳制作功效和工艺标准的艰难情况下,监理人员积极 克服高温、焊接应力和管道形变 等影响,对每个管节 2500余个 仓室逐一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工作,爬入狭窄的最终接头内部进行零构件安装、焊接工作,联合各参建单位成功将最终 接头内外轮廓尺寸、滑轨等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并 顺利应用、验证了一项新的施工工法,为世界同类型海底隧道接头合龙提供可行的“中国方案”



项目链接

深中通道是“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的唯一直连通道。深中通道通车后,从广东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以内,大大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将有力推进珠三角经济、交通一体化及转型升级,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大湾区“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具有重要意义。


7年光阴,只争朝夕

伶仃洋上,巨龙成形

中铁大桥局将继续努力

为国家书写基建新奇迹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官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