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专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产品技术,深度解读行业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太恶劣!王某(男,60岁),刑拘! ·  昨天  
云南新闻网  ·  【行摄云南】昆明:郁金香花开迎客来 ·  2 天前  
昆明信息港  ·  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官宣!又一跨国医械巨头,大中华区换帅!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9-07 17:45

正文



来源:器械之家、界面新闻


全球前五的骨科巨头施乐辉宣布,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胡海 将于9月26日离开施乐辉寻求外部发展机会。胡海目前还未公布其下一站。施乐辉也还未宣布新的继任者。

0 1
执掌施乐辉大中华区三年


2021年起胡海接任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至今已经执掌施乐辉大中华区三年。


2021年,施乐辉亚太区总裁 Myra Eskes 宣布,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安明德(Alaeddin Ahram)将离开公司,来自强生骨科的胡海加入施乐辉,自9 月 27 日起担任施乐辉大中华区总经理职务,常驻上海,直接汇报给施乐辉亚太区总裁 Myra Eskes 。


胡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在医疗技术行业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加入施乐辉之前, 胡海曾是强生骨科公司 Depuy Synthes 的中国区副总裁。


除此之外, GE 医疗是胡海另一家服务时间较久的公司 ,1999 年至 2008 年间,胡海在 GE 医疗担任多个管理职务,2009 年,胡海加入 TCL 医疗集团,成为中国区第一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除了以上公司之外,他还曾于 2015 年至 2017 年间在波士顿科学公司担任高级销售和市场总监,其后于 2017 年加入强生医疗担任关节事业部高级总监。

0 2
转型所带来的压力


施乐辉和强生 DePuy Synthes、美敦力、史赛克、捷迈邦美,这些公司都是骨科领域的巨头,施乐辉所看重的是胡海多年来在骨科器械行业的老道,而从接任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以来,胡海执掌施乐辉大中华区三年,也正是中国高值耗材领域巨变的三年。


在骨科领域,自2023年9月,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类耗材成为继骨科人工关节、骨科脊柱耗材之后又一被纳入集采体系的产品。这也意味着,骨科领域已经迎来全面集采。在中国市场发生集采这样的巨变之后,世界骨科巨头们也展示了它们的应对策略。


转型一定是其中一种策略,也就是寻求新的业务增量。施乐辉就是其中代表。而过去的三年,胡海也一直在努力转型。


去年进博会期间,胡海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施乐辉大中华区现阶段主要有四个事业部——骨科、运动医学、伤口管理和耳鼻喉;其中,耳鼻喉属于更细分的市场,其业务体量也比较小,属于“小而美”的业务,其他三个是相对更广阔的市场;集采前,骨科和运动医学不相上下,但在集采之后,由于整体价格下行,骨科规模受的影响不小,运动医学由此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部门。


胡海表示,自从他加入施乐辉之后,和公司的转型几乎是同时进行。他甚至是在入职的第一个月开始,就接到了总部的要求,催促其抓紧开展中国的业务和组织转型,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集采之后,他也感到了来自总部的疑虑。这就给胡海带来了大量沟通工作。


胡海说:“我在给总部的答复中表示,个人认为中国医改事实上是持续了几十年的,也是一直进行的;而政府对于如何降低医疗对公众和政府财政的负担,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政府并无区别,只是在推动调整的过程中,如何让沟通更加公开透明,避免造成误解和错误信号,是需要一直努力的”。


除了集采,胡海提出,观念和文化依旧是限制国内诸多医疗科技推广的重要因素——“忍一忍就过去了”和 “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的步行、运动、生活质量不能受影响”观念对不下,现阶段的国内市场规模就相对较小,但目前国人的观念也在改善。


随着大中华区商业环境的持续变化,施乐辉在胡海离开后将如何调整方案,更好地服务不断发展的中国市场?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所有观点均属原平 (器械之家、界面新闻),医疗器 械商业评 论对文章中所有观点保持中立,仅做分享交流。



*广告

▼更多好书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