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沙365
南沙网www.nansha365.com定位于为南沙百姓生活服务,专注于南沙地区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游购等,开设了旅游、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求职招聘、分类信息、二手市场、论坛等多个与南沙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栏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6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6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局长酒后砸店伤人?当地通报:停职、调查 ·  6 小时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各位街坊,开平这一区域将封闭施工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阴雨+湿冷!多股冷空气连击,广东天气即将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沙365

厉害了!南沙近50项改革创新成果全国首创

南沙365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4-24 15:49

正文


2015年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如今两年过去,自贸区南沙片区取得了哪些成效?日前自贸区南沙片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大集成创新成果。



两年来, 自贸区南沙片区先后取得了239项创新成果。其中49项创新经验属于全国首创,13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在自贸区效应下,南沙已集聚7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 。专家表示,这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打下了坚实基础。



扩大开放 “智慧口岸”在全国形成示范

引来全球集装箱班轮21强


京东、唯品会、天猫国际……走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国内著名的电商品牌不时映入眼帘。上个周末打响的跨境电商“促销战”让全球货物在南沙加速流转,每天有超过3万个集装箱从这里吞吐。



“消费者上午订的‘全球购’货物,最晚第二天上午即可送达。”京东南沙的负责人邓涵告诉记者,“粗略计算下来,物流时间比以前缩短了1—2天。”


“为了让企业最大程度受益,我们建立了‘物流畅顺、通关便捷、监管有效’的跨境电商通关模式,实现了跨境电商的标准化自动化报关、无纸化智能化通关,95%以上的跨境商品实现通关‘秒放’。”南沙海关副关长刘作仁说。


在21日的发布会上,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介绍,以“智慧口岸”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促进体系已在全国形成示范, 诞生了包括“单一窗口”、“互联网 易通关”、“智检口岸”和“智慧海事”等在内的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有14项属于全国首创,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



国际巨头捷足先登。马士基、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等全球排名前21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南沙开展业务。目前南沙港区已经开通了74条国际班轮航线、28个“无水港”和3条国际邮轮航线。


数据显示, 2016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262万标箱,这一数字相当于广州港全港的2/3强,助推广州港跃升全球第七位。以南沙为母港的3条国际邮轮航线2016年实现进出港32.6万人次,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推动贸易便利化不断走向深入。”潘玉璋说。



深化改革 自贸区溢出效应凸显

新设企业为此前历年总和的2倍


3月29日,天刚拂晓,香港执业大律师张鹏登上最早一班客轮来到南沙自贸片区法院。这是第一位受邀到南沙自贸区法院自贸片区商事调解中心主持调解的香港大律师。凭借熟练的调解技巧,张鹏让一宗涉港商事纠纷双方在1小时内“化干戈为玉帛”。除了首次邀请香港大律师,南沙自贸区法院还在全国率先聘任5名港澳籍人民陪审员,让港澳同胞消除两地司法距离感。


瞄准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南沙正在成为制度改革创新的高地: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经过两年的大胆试、大胆闯,自贸区南沙片区先后取得了239项创新成果。其中49项创新经验属于全国首创,13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21日的发布会上,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江若尘如是评价。



“互联网 政务服务”在自贸区南沙片区先行先试。据介绍,南沙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搭建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信息平台,开通企业专属网页,创新电子签名、电子身份认证等审批措施,在全国率先实现“十三证三章”联办,“一照一码”拓展至八个部门,成为全国市场准入联办证件最多、办事速度最快、群众体验最便捷的地区。


“2014年南沙企业登记总量仅有1610家,2016年全年登记总量就达到了1.42万户,增长了近10倍, 但办事人员窗口数量却减少了差不多二分之一。”南沙政务办主任罗建中表示,办事效率提升了,前来办事的企业、市民也得到了实惠。


“证照分离”改革步伐加快。半年前,自贸区南沙片区率先在全省试点“证照分离”,让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经营。经过半年试点探索,南沙“证照分离”改革中60项区级事权事项全面落地实施,审批时间和审批材料大幅压缩,大部分事项从改革前3-20个工作日办结改为当场办结,提升企业获得感。


自贸区溢出效应和改革红利双双提升。潘玉璋表示,2016年南沙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8.76亿元,增速持续保持全市第一,两年来共新设企业24671家,超挂牌前历年注册企业总数的2倍。



产业升级

总部型企业加速集聚达到103家


今年3月,亚信大数据全球总部与央企运营投资基金双双落子南沙,前者为全球企业“引进来”提供导引,后者为央企“走出去”搭建桥梁。


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行业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亚信时代科技集团更凭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优势,将为广州带来硅谷的顶尖资源,引导更多国际企业到穗投资。


凭借其在硅谷的资源网络,亚信计划发起设立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的海内外双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引导全球、尤其美国硅谷最有潜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带土移植”到南沙发展,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南沙正成为吸引总部企业入驻的“强磁场”。目前,南沙重点推动央企设立全球功能性总部、国际投资业务总部、区域性和综合性总部。2016年,依托中远海运、中交建、中铁建、中铁隧、广汽等龙头企业,南沙成功推动中远集运华南总部、中交融资租赁、中铁TBM盾构研发生产基地、广汽电商、广汽商贸等一批新业务、新业态重大项目落户。 数据显示,在南沙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已达到74个,总部型企业达到103个。



瞄准“一带一路”及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等战略机遇,央企近年来纷纷加速布局南沙,目前已经集聚近70个央企投资的总部企业和平台公司。 总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的央企运营投资基金将带动更多央企“巨无霸”落子南沙,并以此为“走出去”基地。


目前,中交产业投资控股正在积极推动非洲等地的海外产业园区投资项目,打造千亿元级的中交集团国际产业投资发展平台。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也双双在南沙设立“走出去”基地,推动高铁“走出去”。


对此,潘玉璋表示,南沙已经逐步成为大型央企调整全球业务布局的重要基地和设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在加快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增强“一带一路”服务枢纽功能、提升高端制造业实力和推动区域开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亮点


82.1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