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川阅全球宏观
卖方宏观研究,舞动漫天彩绸固然是一种本事,剪取庭前小枝也需要视角与功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川阅全球宏观

政府工作报告: 哪些新变化?(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 公众号  ·  · 2025-03-05 13:30

正文

作者:陶川 邵翔 张云杰 钟渝梅

如何应对“更趋复杂严峻”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这可能是今天政府工作报告最核心的问题——在有效需求依旧不足的背景下,贸易和科技领域将面临更大的冲击,这就需要政策进一步加码:

政策发力要早、要足: 报告特别强调政策要前置发力,而且“看准机会要一次性给足”。结合这几年政策的灵活性, 如果不够,政策后续可能还会加码

科技要“加速”: 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更加强调“ 加快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兴、未来产业已经成为破局全球竞争的关键 ;而和去年一样, 科教兴国、创新引领发展 也被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外贸外资上要更加“积极”: 外部压力集聚下,外贸上一方面是支持外贸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出口内销渠道;而外资上的亮点则扩大互联网、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综合开放。

提振消费则“谋已定”,伺机而动: 除了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外,可能更重要的是其他充分的政策储备,比如提升消费能力(收入)的机制,对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领域的拓展。

具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五大信号值得关注:

总量政策:面对不确定性 见招拆招 当关税遇上两会,面对美方频繁的加征关税,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 便给予了答案 ,这一次中国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 底气 更足、政策储备也更多。

消费: 见招拆招 的一大 后手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消费 出现的频次明显更高了, 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育儿补贴 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促消费 机制也正在完善中,可见消费这个 后手棋 已经备好。后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之际,消费会择机出台。

产业:科技的 含量 在边际提高。 虽然 新质生产力 仍在重点工作排序的第二位,但是 对于它的定调,多了 加快 二字,说明近期工作重心还是在科技。 除了继续此前就强调过人工智能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具身智能、 6G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也亟需巩固和加快发展 。除此之外,与去年相似, 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助推 科教兴国 (人才要素)被列在工作次序的第三位(图1) ,科教兴国下构建 教育 - 科研 - 人才 的支持体系。

货币:延续 适度宽松 基调, 与不确定性抢时间 诉求下,降准或迎来兑现窗口。 第一, 以关税为代表的外部 不确定性 已近在眼前,降准等总量工具或已迎来 适时 落地窗口。 第二, 近期国内利率、汇率风险均有所缓释,尤其是此前 抢跑 的国债利率普遍回调,再度为货币宽松留出空间。 第三, 财政、货币的协调配合是打好政策 组合拳 的关键一环,年初以来政府债供给压力显著上行。 我们预计货币政策或将迎来 出招 时点,以降准为代表的总量操作或率先落地

财政:迎来三大 突破 2025 年我国政府债规模将正式进入 “13 万亿 +” 时代,显示出新一年财政发力的最大 诚意 ,背后伴随着三大亮点:

第一个“突破”,是赤字率定在 4% 不仅打破了我国财政史的赤字率最高纪录、 3% 赤字率隐形约束不再,同时也是历年目标赤字率的最大提升幅度。

第二个“突破”, 是随着新增专项债用途拓展到化债、土储等, 新增专项债额度首次突破 4 万亿元, 不过若剔除掉化债的 0.8 万亿元,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 3.6 万亿元

第三个“突破”,是特别国债首次以两种形式“亮相”, 一类是用于“两重”、“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元);另一类是用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特别国债( 0.5 万亿元)。

风险提示: 信息统计不完全;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哪些新变化?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3月5日
报告撰写: 陶川 SAC编号 S0100524060005, 邵翔 SAC编号 S0100524080007, 张云杰 SAC编号 S0100525020002, 钟渝梅 SAC编号 S0100124080017

相关阅读:
关税翻倍:政策如何对冲?(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两会前瞻:科技的“空中加油”(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民企座谈会: 新义与深意(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