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君曾给大家推荐过一部叫《雇佣人生》的阿根廷短片。它没有一句对白,却对人物化成工具的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在豆瓣上也很受欢迎,5万多观众给出9.1分。各大电影节也很买账,一举拿了77项大奖。
这两天刷片时,又有一部阿根廷短片让毒药君虎躯一震。
它一口气拿到325项大奖,数量是《雇佣人生》的四倍。其中还包括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它就是——
《灯具》
Luminaris
灯具的主人公是两点一线的上班族。
卷发男的工作是造灯泡。
给他一个玻璃球,嘴里嚼一嚼,就能吹出一个电灯泡。
卷发男的搭档眼镜女则负责吹亮灯泡。
▲眼镜女眼镜的变化很感人
公司里像他们这样的搭档还有很多组。
什么工作时间久了,都会感到枯燥无味。
就像这对搭档,说到底,只是制造电灯泡的工具。
卷发男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他趁搭档不注意,偷很多制造电灯泡的原材料,玻璃珠。
为此,他精心策划,还写了策划书。
眼镜女发现了这个秘密,然而并没有说什么。
眼看卷发男就能积攒满满一大罐玻璃球的时候,
公司领导发现了他的偷窃行为。
他理所当然地被踹出公司。
计划泡汤的卷发男很绝望,把策划书当垃圾扔了。
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人捡起了他的策划书。
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搭档眼镜女。
她要帮卷发男实现梦想。
影片的结尾,两个人乘坐大大的灯泡式热气球,飞往城市的上空。
影片采用真人停格的拍摄手法,具有强烈的机械化视觉效果,可谓形式服务内容。
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制作团队需要极其繁琐地操作。
比如要定期给演员修剪毛发,保证他的样子一模一样。
眼镜女吹亮灯泡,眼镜要由小变大就用了三副。
当然最耗费精力的还是光线的变化。
你要相信,不同时刻的光线呈现出的色彩,也各有不同。莫奈发现这个秘密,才开创了印象派。
▲莫奈代表作《日出》
拍摄外景时,需要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每一帧的间隔不超过15秒,才能保持画面连贯。
正是因为这样用心,这6分钟短片,足足拍了两年半。
《灯具》用六分钟讲述了一个工业时代的童话。
短片中男人负责吹灯泡,女人点亮灯泡。有人认为,这是在寓意,男人创造世界,女人点亮世界。
一个人除了工作,还必须要有梦想支撑的精神家园。
▲卷发男的梦想是做一个可以飞翔的大灯泡。
结尾处,卷发男和眼镜女拥吻,但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成全他们爱情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同事,而是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人成为流水线上的工具,这让短片具有鲜明的反对人类异化的主题。
《雇佣人生》和《灯具》都探讨了人类异化。
《雇佣人生》的主角贩卖尊严和自由换来丰富的物质生活。
《灯具》走得更远。短片中的人都是毫无情绪的机械运转。并且短片指出,要逃避庸常的生活,就要遵循内心的想法,创造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工业时代,人很容易成为大机器中的一环。
对于这种流行病,很多哲学家都提出各自的真知灼见。
康德提出“人非工具”,马克思称之为异化,马尔库塞说是单向度的人(指的是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当然,在一部貌似表面欢快的动画,引入这些揭示人生残酷真相的哲学思考未必受欢迎,毒药君就不继续解(zhuang)释(bi)了。
花六分钟看看《灯具》吧。
或许在你做完一天要做的灯泡后,就会发现自己小小人生中大大的梦想呢。
每天推荐三本好书
白天看励志,晚上看窝心
有喂饱精神的鸡汤
更有涨姿势的干货
这个刚刚出生的宝宝
需要每一个你温柔地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