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已过半,Q3季度也刚刚好过半。
但很多人都跟我讲,业务难,生意难,很多指标都不达预期。
我认为,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公司领导必须要深入一线,躬身入局,才有可能打到粮食。
什么是“一线”呢?
就是离公司业务最近的地方,离客户最近的地方,离竞争最近的地方,离钱最近的地方。
你看,业务、客户、竞争、钱,都是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要害之处。
一个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如果不能深入到这样的“一线”去,那怎么干好业务呢?
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公司的高管,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然后指手画脚。
一旦拿不到结果,他就会说:
“明明我的战略这么清楚,为什么你还是干不出来?”
“我都说了怎么做,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
最后,他只会认为是下属的能力不行,是下属的执行力差。
事实真是这样吗?
他在办公室里,做决策,搞战略,觉得非常正确,非常可行。
但其实
他的战略决策跟市场脱节,跟客户脱节,跟团队员工脱节
,根本落不下去。
作为领导,你必须要深入一线,将局外人的角色,转变成一个身体力行的角色。
这样才能看清问题,看到机会,找到体感。
就像曾国藩说的那样:“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胸)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希望)。”
如何
真正做到深入一线
?
核心就是要“身、心、脑”都在一线。我们一个个来讲。
1.“身”在一线:以身作则带头冲
你的身体是要在一线的,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员工都是心如明镜的,上面不冲,却要下面的人卖命,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可能会迫于压力,装作努力卖命的样子,但他只是在敷衍。你想要的执行力不会到位,你想要的结果也拿不到。
只有你带头探了险,踩了坑,排了难,并且仍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员工才会看到你的决心,才有可能被你点燃。
有些公司高层,他把“高”理解为高高在上遥控指挥,他永远在开内部会议,只听下属PPT汇报,一级遥控一级,一级敷衍一级。
这样的人,怎么能调动团队呢?怎么能做好业务呢?
我自己就曾亲手开除过一个高管。
他来自于大厂,毕业于顶尖名校,有着非常好的工作履历,但我毅然决然地开掉了他。
为什么?
因为
我才发现,这个高管根本不能躬身入局,每一天晚上都占用下属五个小时的时间,一直开会。
他不冲在前面解决问题,也不能帮下属拿到结果,在会议上,还要表现老板的威严,团队80%的人都跑掉了。
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躬身入局,自己做不到,却要求下属,是难以服众的。
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永远都要第一个冲在前面。
只有你的行为、作风、为人,能得到员工的认可,他才会相信你,从而使众人行。
2.“心”在一线:关心一线员工
有的领导,身体是在一线了,但他只是跑到前线去亮个相,装个样,然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了。
这就心不在一线,他不关心一线员工,不了解他们的状态,不在意他们的悲喜。
当高层的心不在一线时,一线的心也就不在业务上。
所以,你不但要身在一线,还要心在一线,核心有两个点。
第一个,要关心一线员工的状态。
一线在前面战斗,状态是第一位的。
但是,他们的状态,又恰恰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生猛的竞争对手,是越来越挑剔的客户。
竞争对手把单子抢了,客户给冷脸了,销售业绩上不去了,都会让扑在一线的员工心情遇冷,状态变差。
况且,还有各种隐形的公司内部斗争,让他们内外受气。
这个时候,
你作为领导,要懂得“闻味道”,及时察觉到他们状态的变化。
以前马总(马云)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跑上跑下,每一个分公司,每一栋楼他全部跑一遍,跑完后,就开会,及时指出问题,激发状态。
员工的问题都会写在脸上的,叫做相由心生,他们什么状态,团队什么氛围,你看看员工的脸就知道了。
所以我建议你,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基层的员工聊一聊。慢慢地,你一定会了解你之前不知道的情况。
第二个,要保护好打粮食的员工。
一线,是真刀实枪在前面肉搏的,是实实在在打粮食的人。
打仗的士兵一般胆子比较大,也很容易负伤。
胆子大,有血性,敢做事,他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打到粮食。
但也正因为他敢做事,所以比一般人经历的失败会更多,犯的错也会更多。
这时候,你作为领导,一定要保护好在前面打粮食的员工。
你要有适当的容错机制,也要提前想好合适的兜底制度。
核心就是不能让在一线拼命的员工,还要时刻担心身后安不安全,更不能因为他们一个项目做失败了而背黑锅到底。
所谓打妖怪你去,背黑锅我来,说的就是领导要关心一线,
要敢于担当
。
3.“脑”在一线:站在一线想问题
就是你想问题的时候,做战略的时候,要站在一线的角度去思考。
否则,你做出的所有决策、战略,都是空中楼阁,空洞无物,无法落地。
第一个,对一线业务要敏感。
你要深入市场,深入客户,及时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
永远要比别人更敏感地看到机会
。
当你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趋势的变化,能够掌好舵,就不会翻船。
另一方面,当你遇到难题时,
业务遇到卡点时,当你不知道怎么干时,
你也要敏感地察觉出来,并且第一时间去一线找答案、找方法。
正如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创新业务怎么做,用户体验怎么做,服务品质如何提升,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要从客户那里去寻找。
一句话,你要躬身入局,要走到现场去,用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耳朵去倾听不同的声音,用嘴巴去问问题,用手去触摸产品的功能,用鼻子去捕捉异常。
要做到真正的深入一线,就不要怕两脚沾泥。
第二个,做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到一线的执行。
很多领导,常常抱怨下属执行力差。
但其实,执行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大部分的执行不到位,都是因为上面的战略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