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躬身平凡 成就不凡 ·  20 小时前  
Python开发者  ·  OpenAI ...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爬虫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Machine Learning ...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 被放弃了,阿里牛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直播面试、视频简历,这样才能找到新工作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3-09 18:43

正文

图源:壹图网

30秒快读

1

又到一年春招时,有多少同学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态应对毕业前的最后一根稻草?

2

除了51job、58同城等主流招聘App以及撰写简历时惯用的那些文案,如果能get一些求职新姿势,或许可以缓解当下的紧张和焦虑,同时在面试官面前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3

实际上,早在2018年,抖音、快手的崛起就将短视频之风吹到了招聘行业,视频简历应运而生。如今,火爆的直播生态又催生出直播招聘的春天。

01

智联招聘:看直播抢offer

2020年疫情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不少企业因为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加速了招聘线上化的节奏。创业者时常在社交平台上感慨,尽管有迫切的用工需求,可是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往往会和优秀的人才擦肩而过,因此雇佣双方都在寻找更便捷、更高效的面试形式。


什么样的形式既可以调动更多感官、承载更多信息,又可以保证沟通对象的真实性,鲜活地展示企业形象?答案一定是当下如火如荼的直播。

打开“智联招聘—职位—看直播抢offer”,可以看到丰富的直播间,它们代表了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招聘专场。预约感兴趣的招聘专场后,就能在直播开始前收到开播提醒,即使错过了某个专场,后续也能观看回放。


进入直播间后,该专场的主播会反复介绍哪些职位正在招人,求职者可以边听边看,因为直播间下方的“职位”一栏内写有工作内容、岗位要求等信息。求职者根据上述信息修改简历后便能直接点击“投递”按钮。如果着急,投完简历后还能点击“连麦抢offer”按钮,寻求现场反馈。


这种类型的直播更像是一场预热,因为最终的面试还是要在指定日期于线下举行。主播通常会以前辈的姿态在直播间里为求职者答疑,叮嘱大家一些面试时的注意事项,例如迟到问题、是否需要穿正装、最晚何时会收到面试邀约短信等。


相比之下,通过连麦完成的视频面试更能体现雇佣双方实时互动性。有使用过“智联招聘”视频面试功能的雇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只要有电脑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联网查看简历,然后向心仪的应聘者发起视频面试邀请,届时双方便能像视频聊天一样进行沟通了。


线上面试还有很多实用的设计,比如“查看简历”和“书写面试评语”可以在同一界面完成,从而更好地给求职者打分。这种碎片化的招聘模式也很符合主播、自媒体人等新职业的作息习惯,上述雇主在10分钟之内就向一位求职者发了offer。

02

脉脉:看社区防踩坑

对于刚毕业的新人来说,尝试一些官方校招或内推之外的求职渠道可以解锁更多可能。譬如职场内容社区App“脉脉”,帮助求职者避坑大概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由于平台上聚集了各行各业的公司内部员工,拥有实名职业认证背书,“脉脉”可以迅速勾勒出一幅中国职场图鉴。在这里既能看到行业高手切磋职业问题,也有吃瓜员工围观吐槽。系统会向你推送大公司的第一手动态,手握资源的HR也会不经意地抛出橄榄枝。

中年危机、职业瓶颈、转型破圈等打工人常见的老大难,虽然距离懵懵懂懂的新人还很遥远,但是每了解一分可能都会对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一丝助力,至少不会让人两眼一抹黑地踏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职场爆料、同事吐槽、投资理财、买房租房等问题在“脉脉”的“职言”区都有讨论,新人可以在此窥见职场的真实现状,谨防踩坑。


当吃瓜群众离开“职言”区后,就该去求职所需的“机遇”里逛逛了。首先要设定好自己的求职偏好,譬如目前的状态是“正在看机会”还是仅“关注行情”,期望的行业、方向、工作地点和薪资又如何呢?后续在系统的推荐职位里进行筛选时,也不妨大胆地向HR或前辈们请教问题、表达自己,试着探索更多机会。


03

上啥班:招聘界的“抖音”

打开招聘界的“抖音”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用过“上啥班”就知道了。


作为一款相对小众的招聘软件,“上啥班”主要通过“看视频,找工作”的形式打破传统。找工作前,还在绞尽脑汁写简历吗?换个画风,来录短视频吧。

如何用视频代替简历记录自己的职场生活?“上啥班”提供了不少方向:做过什么工作?想找什么工作?秀一下你的特长?分享下工作中的有趣瞬间?也许担心从没上过镜的小白会不好意思上手,系统还特地在满屏的拍摄建议中加了一条“露个脸就可以哦”。


登录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用人单位发布的企业短视频,像“抖音”一样上下滑动屏幕即可切换。有些短视频画风清奇,可以看到经理小哥哥化身说唱歌手一边唱着自行创作的土味Rap,一边带领观众在公司内部“云参观”。

这样的好处不仅在于增加了视频的可看性,而且有助于求职者直观地了解工作环境,从表演者的字里行间感受他们的团队氛围,毕竟年轻人多少都会在意工作伙伴够不够nice。听到用人单位说“大家一起给你过生日,还有定期的员工派对”时,不知有多少求职者会被戳中红心?


除了系统推荐的招人视频,在“学啥”一栏下还能看到许多干货类的视频,譬如“BD业务拓展是做什么的”“大学生兼职的陷阱”等等。


如果想要了解更加具体的岗位职责,那就点击视频右下角的“在招职位”,会有文字介绍岗位的亮点、福利等内容,诸如“高提成”“免费住宿”“节假日有XXXX元过节费”等,详情还可以通过“打电话”“聊工作”等按钮来咨询职位发布者,甚至预约“视频面试”。


不过,短视频虽然能带来“欢脱”的观看体验,但是对于精准求职似乎帮助不大,因为视频里推荐的职位常常和求职者事先设定的偏好风马牛不相及。若想找到对口的工作,还是要在“职位”里按照行业和职能仔细筛选才行。


另外,求职者的视频简历和企业短视频相比也有较大落差。点击“看看别人怎么拍”,会发现许多人采用的都是手持自拍的视角,不仅风格过于单一,而且很少用后期制作去弥补,导致画面抖动、录音不清晰、无字幕等问题很影响观后感。

作者/IT时报 记者 李蕴坤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壹图网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征集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