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我的实盘账户(六)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07-02 11:01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公众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这个账户最初的本金是100万,但随着今年以来股市的一直下跌,我看好的企业股价也不断下滑,能做的就是加仓。3月30日复盘的时候,我已经加仓了20万,到了6月,贸易战引发一系列恐慌,任何消息都被解决成负面,跌得更惨了,股价也显得更有吸引力,我多次赎回货币基金账户的钱,陆陆续续又投入了40万。因此,这个账户的本金已经增加到160万。


不过这段日子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主账户和父母账户是真没有钱买了,我也只能任由市值大幅缩水。


再交代下账户近期的调整情况。


1、新股方面,湖南盐业开板,18.56元卖出1000股,,6月中了中信建设和南京证券,也是开板就卖出。这三只新股总共赚了2.8万元。卖出后的资金合并到账户里,都被拿来补仓了。


2、融创在29.1港币和25.3港币的股价上,各自补仓3000股,腾讯在404.2港币和382.6港币的股价上,各自补仓200股,中国平安在64.1元和61.3元股价上,各自补仓500股,招商银行在26.5元股价上补仓1000股,格力电器在45元股价上补仓1000股。


我知道,补仓会抬高这个账户的成本,但投资是不能抱着成本概念,公司在发展,每年的利润再增厚,就会抬高企业内生价值。在股市中常会遇到有趣的现象,有些公司明明股价高了,但从性价比来看,这时候买入却比早几年买入更划算,根源就是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过股价的增加速度。


实盘账户的持仓复盘下:

现在账户里的这些公司,都不会考虑卖出,如果继续跌,我就继续买,直到货币基金池子里没钱了。


我的投资逻辑不变,持有的这些企业的发展跟中国未来消费升级的理念密切相关,只要我们依然向往更好的生活标准,这些企业就会有机会越来越好。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持续跟踪这些企业的信息,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熟悉,那么估值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对于投资的把握也会越来越大,分内的事情。


至于股价的波动,看穿了,就是市场情绪的反映而已。这里面每一个焦虑慌张不知所措的人都是波动背后的主导者,大家的集体慌乱,让跌来得惨不忍睹,反过来,当市场进入牛市的,也是同样的一群人,集体的狂欢,让涨来得不可思议。


对于股市上每天出现的各种消息,猜测它们背后的意义,绝大多数都是无用功,因为不同的解读视角会得出不同的态度,比如媒体评价某个企业,今天可以夸它专注做好一件事情,这叫做匠人精神;过几天要损它,就说它思维僵化,原地踏步。


02


对于想做投资的朋友,我有些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多投入到企业的研究分析上,不要到处打听某某股票怎么看,未来市场是涨还是跌。小白能够问到的答案,真的不可能是答案,也就是自我娱乐下罢了。


投资不是玩游戏,你要对买股票这个事情,要找到逻辑支撑点,每次买卖的时候,心里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能不能为这个决定负责。


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投资市场,注定是无法成为大师了,能做的无非几件事情:


1、挑选几个长期业绩好的龙头公司,有闲钱就去买,买了就好好拿着。空余时间里多对企业做些了解,这样能够让自己拿的更稳。


2、没有能力做1的人,可以挑选好的指数基金,长期定投,尤其是在市场特别低迷的时候加大定投,比如前段暴跌的日子就是非常好的时机。跌都跌倒没有人喊抄底了,人人都失望透了,这也充分说明市场很萧条了,这才会有大把的机会啊。


我为什么一直推荐沪深300指数基金呢,逻辑是这样的(受益于基金经理朋友的启发,整理如下):


中国有几千家上市公司,里面有好的公司,也有烂公司。但是沪深300里所包含的300家公司,覆盖各行各业,是国家层面选出来的,代表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优质企业,而且这300家公司的位置还会动态调整,如果当中有一些公司业绩不好,会被剔除,更换其它优质的企业,这也保证了沪深300指数背后的企业质地一直处在优良的状态。


沪深300指数基金背后,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稳健优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长期盈利情况是要好过其它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从收益率来看,中国优秀企业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其次是整体企业的收益率,再然后是全社会各行业发展的收益率,后面才是国家gdp的增长速度。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想赚钱,自然就是抓住这些优质企业的股权(也就是沪深300的份额),共享它们的发展红利。


但如果我们只关注沪深300指数基金短期涨的好不好,这几个月有没有赚钱,那说明自己没有想明白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真正赚钱的逻辑点在哪里。


03


最后说个事情,跟近期货币基金实时赎回限额有关。


7月1日起,货币基金实时赎回有了金额的限制,从过去几百万的额度一下子限制到1万元,这让我非常郁闷。


我太习惯把闲置资金扔到货币基金里,遇到股市大跌需要补仓的时候,用货基的实时赎回功能,几秒钟内调出5万或者10万入股票账户,即时买入股票。亦或者生活里有大额支出的时候,也可以实时赎回货基。


但一限额,就必然会影响到很多事情。


周末的时候,专门电话咨询了基金公司朋友,问解决办法,聊完发现,真没有太多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人为地把活期资金分散开:


1、同一家基金公司里可以多买几只不同的货币基金(有实时赎回功能)。比如说,南方基金旗下有7只不同的货币基金,那么就每只都放点钱,未来如果有急需的时候,7只基金实时赎回,就可以提供7万元的流动资金。


2、如果不想放在一家基金公司,那就通过第三方平台分散买几家公司的货币基金,也可以在微信里放点钱,支付宝里放点钱,总之就是到处撒钱的模式。急需用钱时候,也是同时赎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