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冰点周刊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16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17 小时前  
新华社  ·  就在明天,一起期待! ·  3 天前  
文明海南  ·  视频疯传!网友:英雄!哥太帅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冰点周刊

新人结“新”婚

冰点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05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几场个性化婚礼的形式和背后的理念。新郎韦晨昊取消了婚宴中的饮酒环节,提供茶饮代替,并简化了婚礼流程,以增加来宾的互动体验。新娘胥月则在婚礼上禁烟减酒,增加了游园会和个性化设计,以尊重宾客的需求和喜好。王韵瑶的婚礼融合了二次元文化,反映了新人对梦想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共鸣。安深则选择了旅行结婚,强调婚姻是自由平等的结合。这些婚礼反映了年轻人对婚礼的新观念,挑战了传统习俗,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文章还提到了代际冲突的问题,建议年轻人和父母互相理解尊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个性化婚礼形式丰富,新人敢于挑战传统习俗。

新郎韦晨昊取消婚宴饮酒环节,提供茶饮;新娘胥月禁烟减酒,增加游园会;王韵瑶的婚礼融合二次元文化;安深选择旅行结婚等。

关键观点2: 婚礼意义转变,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

年轻人认为婚礼是重要场合,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举行,省去不必要的东西,更注重仪式对自己或小家的意义。

关键观点3: 代际冲突在所难免,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父母辈更看重婚礼的展示功能,年轻人则注重婚礼对小家的意义。除了经济因素,代际冲突主要在于观念和认知上的不同。


正文

胥月婚礼游园会一角,来宾在婚礼仪式前参与围炉煮茶、自制香囊、投壶、猜灯谜等活动。受访者供图

作者|戴纳 实习生 张瀚霄
编辑| 杨杰 

一场有趣的婚礼是什么模样,每个婚礼主角都有自己的想象。

可能是在婚礼上敬奶茶,让爱不再“醉人”;可能是邀请喜欢的二次元角色参加婚礼,让陪伴了青春的他们,一起见证新的幸福;也可能是在这重要的一天,聚齐所爱之人,办一场游园会。

个性化的婚礼形式日益丰富,一些新人力求婚礼“不被定义”。

民国时期的青年效仿西式婚礼,新潮女性头戴面纱、身穿婚纱,新人交换饰品,在中西式文化相结合的氛围里走进婚姻殿堂;近一个世纪后,在一些婚礼中,新人取消接亲,取消交换戒指,宴席穿便装……他们不拘泥于形式,不“流水线”,不攀比,他们在结一种“新”婚。

从拒绝在婚礼上“搭酒塔”开始

10月19日傍晚,广西南宁一场婚宴现场,300多位宾客用奶茶、果茶、纯茶送祝福,新人举着高脚杯逐桌敬茶。

“为什么办完婚礼,新郎一定要醉醺醺地回家?”不想做醉酒新郎,31岁的韦晨昊为自己的婚礼订购了320杯茶饮。

韦晨昊是一家宴会公司的网销摄影师,“搭酒塔”是他最不喜欢的婚宴环节。根据当地习惯,“搭酒塔”是将红包一层一层地叠放在酒杯下面,形成一个“酒塔”,新郎和伴郎在众人的起哄中,一杯一杯地将酒喝完,才能拿走红包。工作两年来,他经常看到新郎和伴郎在婚礼上被灌酒,有时候客人需要借用公司的板车,把喝得不省人事的一堆人拉到车上去。

韦晨昊观察过,有的新郎实在不会喝酒,“耍赖”也能通过,只是会被认为影响气氛,“有些人觉得喝酒才热闹,或是想捉弄别人”。

婚礼前一周,韦晨昊通过朋友联系到一家新式茶饮品牌,提出为婚礼提供300多杯茶饮的需求。婚礼当天,距离婚宴现场最近的门店调集了10多名员工制作饮品。

韦晨昊婚礼现场,为来宾准备新式茶饮。受访者供图

受邀的宾客多数是年轻人,许多人第一次在婚宴上喝茶饮,觉得新奇。一开始,韦晨昊担心长辈喝不惯甜饮,为他们准备了纯茶,每一桌也摆放了酒,有需要的宾客可以自行选择喝酒。价格上,韦晨昊计算得出,奶茶和酒水的支出差不多,婚礼结束后退回去不少未开封的酒。

婚礼上饮酒的习俗很古老。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潘祥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国,“合卺酒”,即“交杯酒”的前身,至少可以追溯到周代。酒不仅是婚礼,也是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礼仪的必备物,用于敬神或世俗欢娱之用。

婚礼上的酒精,有时却助燃了不友好的婚闹。潘祥辉表示,婚礼上的酒逐渐变成一种攀比现象,酒闹也与“酒以成礼”文化相悖。

韦晨昊的妻子说了一句令他十分感动的话。她认为,“婚礼的意义是在重要的场合把我介绍给他最重要的人”。对韦晨昊来说,结婚需要一个仪式,但他更希望这个仪式按照新人自己的想法举行,省去不必要的东西。

因为不想浪费时间,他取消了租婚车,接亲环节也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和妻子达成共识后,他们顾虑的点只有一个:宴席要让宾客吃饱、吃好。

“婚是给自己结的”

10月27日,四川攀枝花25岁的胥月,为自己办了一场“禁烟减酒”的草坪婚礼。从接亲开始的每个环节,这位主职为图书编辑策划的女士都做了个性化设计。

没有长长的接亲车队,胥月向公交公司租了大巴车。一行人坐上48座的浪漫“大巴婚车”,穿梭在攀枝花的大街上。近来多地公交公司相继推出婚车服务。此外,还有新人用三轮车、拖车、摇摇车等当婚车。

宾客提前得知了胥月办的是一场禁烟减酒的婚礼。胥月和丈夫都厌恶抽烟,母亲有哮喘病,不能吸二手烟,早在筹备期,胥月便以草坪婚礼为理由,告知宾客婚礼不提供喜烟。“相信爱我们的人,会愿意在那一天尊重我们的需求。”她在婚礼邀请函里写道。

小时候胥月和母亲参加别人的婚礼,母亲不喝酒也不喝碳酸饮料,和新人干杯时只能临时用鸡汤代替,“在我的婚礼上,我不想没有妈妈能喝的饮品”。她设置了酒水自助台,除了保留4瓶白酒,主要增加了奶茶、果茶、果汁、米酒等饮品。

胥月和丈夫与宾客敬奶茶。受访者供图

婚礼前一个月,胥月向宾客发了婚礼调查问卷,发现和预想的不同,同龄男性对于烟酒的需求也并不高。她将烟酒预算用于增加迎宾区的移动拍照亭、游园会等,来宾可以参与围炉煮茶、自制香囊、投壶、猜灯谜等活动。增加这些之后,来宾沉浸于“新中式”的游园会中,最终开销比预计的减少了三分之二。

在婚礼的主仪式上,胥月取消了敬茶改口环节。她和丈夫都来自离异家庭,他们用给父母和好朋友颁奖的方式,表达言语之外的感恩。

宾客发现,这场婚礼也没有交换戒指的环节。胥月认为,比起钻戒,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爱情的玉石,更符合她的审美喜好。她用桃花石手工定制了小篆名字印章,蘸金泥,和丈夫一起将名字盖在画着紫藤萝花的婚书上。她解释,紫藤萝的花语是“热情的爱”,在东方文化中,紫藤萝花因枝条和花序相互依偎、缠绕,还象征着友谊和支持。

仪式来到尾声,胥月把递手捧花环节改成丢“生菜狗”“柿子兔”的玩偶,传递升官发财、事事如意的喜气。

“婚是给自己结的,不是结给别人看的。”潘祥辉指出,正是这样一种心态,使得年轻人敢于挑战陈规。不管中式还是西式,婚礼的流程都相对正统,“消解正统仪式的严肃性,年轻人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以及自己做主的轻松感。”

因为取消了接亲环节,王韵瑶的婚礼躲过了上海75年来最强的台风天。

王韵瑶曾当过3次伴娘,她尤其不喜欢“折腾”的接亲环节,“仪式和流程应该都是服务于人本身,而不是人去迁就它们。如果大家都乐在其中,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当作一个项目去完成,就没什么意思”。9月16日婚礼当天,她没有在凌晨四五点起床洗澡化妆,而是悠闲地睡到上午10点,再到婚礼现场确认准备情况。

王韵瑶与丈夫因《名侦探柯南》(以下简称“名侦”)结缘,从婚礼迎宾区的名侦30周年海报图,到主舞台上主角告白、亲吻的著名场景,从指引牌,到喜糖盒子,王韵瑶的婚礼现场处处透着名侦元素。在他们的陪伴下,王韵瑶携手佩戴着芙莎绘(名侦角色)胸针的爱人,走进人生下一个阶段。

王韵瑶婚礼迎宾区,《名侦探柯南》角色列队欢迎。受访者供图

尽管到场的人不全都了解名侦,他们还是被这一场主题婚礼所惊艳,王韵瑶的奶奶用手机给没到场的亲朋打视频电话“炫耀”。

“喜欢二次元文化,是因为从人物角色中找到人生的共鸣,他们给我们带来力量。大家现在更愿意为梦想买单。”王韵瑶说,在上海,类似的二次元主题婚礼,从大约5年前开始流行,新人只需要将需求告知婚礼策划公司,对方就可以设计落实。

新颖的婚礼形式很快在互联网上扩散。潘祥辉认为,这种传播方式有助于婚礼移风易俗,推广新的婚姻观念,也可能造成“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后果。他提醒,新人备婚要防止被婚庆公司利用,面对五花八门的新式婚礼,应量力而行,不能为出新而出新,不顾自己和家庭的消费实力。

胥月备婚时参考了许多网络上的婚礼攻略,她认为婚礼行业中的“个性营销”存在另一种消费陷阱。

她举例,五金首饰只出现在婚礼当天,却比正常可用于投资的黄金,多了不少加工费;更新颖的场地也意味着多了场地使用费和服务费等开支;考虑到“万一用得上”,她购买了许多布置婚礼的用品,婚礼当天却忘了拆封。

办一场“反传统”的婚礼有多难

王韵瑶坦言,实现二次元主题这场“梦中的婚礼”,得益于开明的家风,“在我们家是自己管好自己,长辈不理解但尊重”。她筹备婚礼期间,长辈们只问了何时到达何地,别的一概没有过问。此外,她认为也和自己经济独立有关,“是否有独立经济权,很大程度决定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行为支配权”。

胥月的婚礼在洋溢着大闸蟹香味的宴席中结束。根据宾客反馈,每一个环节都按照预期进行,甚至超出了预期。尽管如此,胥月还是想到,在筹备婚礼时,是否可以与长辈更好地沟通。

胥月坦言,前期她和父母吵了不少架,长辈指责她太幼稚、想得太简单,“你以为办婚礼是过家家”“你这样会让我被笑话”“我不去参加了,你就顾好你的朋友吧”,父母的原则是和参加过的婚礼标准齐平,否则违背礼数,太标新立异不合规矩。他们原本难以接受一场“反传统”的婚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