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DeepSeek,新重磅! ·  昨天  
政事儿  ·  省委副秘书长姚轶,拟提名新职 ·  2 天前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2 天前  
政事儿  ·  张庆一,拟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一周风向标:Micro-LED 潜力无限,智能手机迎来销量拐点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2-25 18:03

正文


关注标的

核心标的

【半导体】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LED】澳洋顺昌、三安光电、木林森

【LCD】京东方A、深天马A

【5G&消费电子】立讯精密、大族激光 、三环集团、欧菲光、蓝思科技、国光电器

【CCL&PCB】胜宏科技、生益科技、景旺电子

建议关注

华灿光电、环旭电子、顺络电子、歌尔股份、信维通信、依顿电子、深南电路、东山精密、三利谱、东旭光电、精测电子


一周风向标

半导体


半导体作为可选消费品-电子产品的重要上游元器件,交货周期8-20周,因而向来被认为是经济景气度前导指标。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超预期,存储器、功率器件、硅片、晶圆代工不断涨价便是最好的明证,驱动力来自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物联网化、智能化需求。


大周期景气复苏,继续看好2018年半导体全产业链景气(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封装、半导体制造)。我们认为:存储器、功率器件等产业链较短的IDM模式下的半导体产品涨价已经明确发生,产业链较长的fabless+代工模式的半导体产业链也将步其后尘,1)NXP全面上调芯片售价6%-10%;2)2018年1月1日起8寸晶圆代工费上涨5%-10% 表明已经分工模式产业链已经启动。


2018年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进阶的重要年份,国家战略+重要芯片价格高企+大基金二期促使中国在1)存储器;2)功率器件;3)CPU等核心部件上尤其重点布局。


由此我们看好:


1) 功率器件,尤其是IDM厂商,包括:士兰微、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台基股份等;


2) 存储器件,包括:兆易创新等;


3)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半导体封装企业,包括: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等;


4)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厂商,包括:晶盛机电、北方华创、雅克科技、上海新阳等;


5)半导体设计公司重要买点在研发而非业绩,往往业绩低点但研发产品持续推向市场时点是重要买点,模拟芯片厂商圣邦股份盈利持续值得重点关注,数字芯片设计公司容易出黑马。


LED


近期MiniLED与MicroLED受到关注越来越多,我们对MicroLED技术持长期乐观态度,市场的热度将刺激更多资源的投入,MicroLED的到来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本期我们重点测算MicroLED的市场空间。



Micro LED显示屏与传统LED显示屏最大的区别在于显示屏中单个LED的尺寸和像素点间距。Micro LED在单个LED尺寸和点间距上都达到了微米级别(几十微米),而传统LED显示屏的LED尺寸和点间距则以毫米级为主,Mini LED大小则在100μm(边长)左右。



Micro LED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智能手表、VR/AR由于所需像素最有可能实现量产,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Micro LED也将在户外显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TV等领域实现商业化。下面我们将根据下游主要应用产品的出货量、分辨率等数据来估算2018-2021年Micro LED 4寸外延片潜在的市场空间。下游应用我们主要选取智能手表、VR/AR、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V面板和户外显示屏。


我们预计2018-2019年Micro LED 4寸外延片潜在的市场空间为8.64亿、9.26亿、18.93亿以及38.23亿片。即使Micro LED只替代10%的显示市场,未来市场对4寸外延片的需求也将超过8000万片/年,这已经超过目前全年的4寸外延片需求了(我们估算去年全年4寸外延片需求约在6000万片左右)。 【具体测算过程详见我们发布的研究报告】



MiniLED市场空间测算


与Micro LED不同,Mini LED是一种背光技术,只是增加了更多LED灯珠。由于Mini-LED可以做的很小,可以实现更多精细的分区,进而通过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实现高动态范围(HDR)的屏幕效果,呈现更细致的屏幕画面。此外Mini LED面板厚度也可以做到和AMOLED面板相同。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包括华为、OPPO和小米在内的知名智能手机厂商都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机中采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台湾厂商群创发布AM MiniLED技术(Active Matrix,主动式矩阵),强调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顶级的HDR(高动态范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望在今年量产。


如果说MicroLED还只是几年后的设想,MiniLED则近在咫尺了。

Mini LED登场有望刺激未来LED外延片需求。基于以下假设,同时按照Micro LED外延片空间测算方法,我们测算出2018-2021年Mini LED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对4寸外延片的需求分别为110万、290万、606万和1263万。


假设1:2018-2021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5.85亿、16.42亿、16.95亿、17.44亿部;


假设2:单机mini LED芯片数为4000颗;


假设3:Mini LED芯片尺寸采用150μm;


假设4:未来四年Mini LED在背光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5%、10%、20%。



相关标的。 如果MiniLED和MicroLED商用,首先获益的是上游芯片厂及下游显示屏企业,建议关注具有相关技术储备以及红黄光芯片生产能力的芯片厂, 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 ;以及具备显示屏商业化实力的龙头企业 利亚德与洲明科技


LCD


传统淡季致二月面板价格续跌。 IHS最新数据显示,2月,主要电视面板价格跌幅都有所扩大。其中32寸面板价格为63美元,环比-1.6%,较上月-1.5%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40寸报92美元,环比4.2%;43寸面板价格为101美元,环比-4.7%;49寸和55寸面板价格为135、175美元,环比分别下降3.6%,0.6%。



我们预计全年面板供需基本维持平衡,电视面板价格则有望在二季度开始企稳。


从面板需求方面看,今年下半年的世界杯赛事将刺激电视需求,考虑到厂商备货以及历年彩电销量情况,电视销量有望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增长,再加上平均尺寸的增长,我们预计LCD面板需求将在二季度迎来拐点,全年预计LCD面板需求(按面积算)增速在11%。


供给方面,18年新增产能主要有京东方福州8.5代线和合肥10.5代线产能爬坡,中电集团下的咸阳和成都8.6代线爬坡以及惠科重庆8.5代线,全年新增产能预计在11.2%。全年供需基本维持平衡。



投资策略,在面板需求有望受体育赛事大年刺激以及全年面板供需基本维持平衡情况下,我们看好有新产能开出的面板龙头 京东方 ,此外我们继续推荐受益全面屏渗透加速的中小尺寸面板制造商 深天马A ,另外我们建议关注面板上游材料和设备国产化催生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 三利谱、东旭光电和精测电子

消费电子&5G


国产机去库存告一段落,2月智能机进入销量拐点,看好机构性投资机会;2018 MWC 2月26-28日举行,关注智能机新机型发布、5G、AI和AR。


信通院数据统计,1月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9.4%;1月份国产机仍在去库存,进入二月份,有春节因素的拉动,销量跌幅收窄,同时手机厂商进入上半年的新机型发布器,新机型开始拉货,手机有望迎来销量拐点,进入稳定的环节一周期,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每年智能机的发布时间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3月份前后,很多手机厂商会在MWC前后发布第一批旗舰机;第二个时间段为9-10月份,各大厂商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发布下半年手机新品。2018年的MWC将于2月26日-2月28日在巴塞罗那召开,届时华为、诺基亚、三星、索尼、中兴、LG、华硕、Vivo等公司将发布自己的旗舰机,除此之外,小米陶瓷背壳机身MIX2S 将于2018年3月27日发布,手机新品开始拉货。2018 MWV 除了智能机外,5G、AI、AR也值得重点关注。


智能机进入存量时代,重点看高端机单机价值量提升带来产业链的投资机会。2018年大趋势是全球手机维持1-2%的增长;成熟国家换机周期变长,智能手机出货量略有减少,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东和非洲;从手机结构看中低端机占比提升,高端机略有下滑;对于单机价值有提升,竞争格局好的股票存在结构性机会。重点看好光学、背壳去金属化和5G技术。 最近板块回调较多,部分优质龙头标的已经回调到20倍左右估值,建议逐步布局。重点推荐的标的: 欧非科技,立讯精密,三环集团,大族激光,蓝思科技。

CCL&PCB


SW印制电路板指数上周上涨2.57%。


宏观


月度高频数据方面,2018年1月:


台股PCB原料板块营收当月同比22.03%(近六年次高),环比3.21%;台股CCL板块营收当月同比21.42%(近六年次高),环比4.38%。


台股FCCL板块营收当月同比14.87%,环比-8.62%;台股玻纤布板块营收当月同比33.61%,环比-2.93%。


台股铜箔板块营收当月同比-6.62%,环比17.93%。

台股PCB制造块营收当月同比29.32%(近六年次高),环比-6.28%;台股FPC制造板块当月营收同比51.30%(近六年次高),环比-6.72%。


台股IC载板板块营收当月同比16.31%,环比10.66%;台股HDI制造板块营收当月同比20.56%,环比-10.21%。


台股PCB组装板块营收当月同比1.98%,环比7.16%。

2017年12月:


北美PCB当月BB值1.15(近六年新高)。


北美PCB订单量当月同比33.9%(近六年新高),累计同比8.0%,环比29.1%。

以上月度高频数据主要反映以下几点:


1.   上游原材料公司营收增速快,产品价格上涨,通常原料涨价向下传递需要1-2个月时间,我们预计2018Q1 CCL、PCB均价有5%-10%的上调空间。


2.   从FCCL、FPC、HDI板块的营收高增速可以看出,下游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回暖,前景并不如前期股价下调幅度所反映的那样悲观。


3.   统计中各板块公司增速均创下历年新高&次高,虽然Q1是传统淡季,但我们认为2018年Q1可望超预期,建议关注订单爆仓、产能利用率高增速快的厂商。

行业景气度跟踪


我们产业调研获悉,大陆手机厂去年Q3开始库存调整后,如今开始回补库存,2018年 3月将涌现一波零件拉货潮。其中OPPO紧急回补库存,在农历春节假期前对相关供应链业者追单,加码数百万支中低阶机种相机镜头、面板(含贴合)急单,供应商信利等年前忙出货。此外各大品牌新机型也将集中推出。


此前受手机销量下滑影响PCB板块跟随下调,实际上硬板厂下游客户丰富多彩影响不大,软板厂虽有影响但依然可以通过国产替代、汽车市场等增量份额弥补,因此我们认为恐慌大于实际利空效果。建议关注 东山精密、弘信电子 等软板厂,港股关注 安捷利实业

下游增长点


我们产业调研获悉,台资厂敬鹏(全球车用PCB龙头企业)、健鼎1月份营收创下历年同期新高,主因是大陆汽车PCB市场需求超预期订单暴涨,工厂开工率提高。此外,我们还获悉由于2018年车用电子需求大增,IDM大厂委外代工订单塞爆世界先进及联电8寸晶圆代工产能,到5月前产能爆满,不少IC设计加价才有机会拿到产能。我们认为2018年车用PCB市场将继续引领行业各细分市场的需求,相关企业业绩有望超预期。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据ev-sales数据,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2万台,同比增长58%;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7.7万辆,同比增长53.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7.8万台,同比72%,占全球比例最高约为46%。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稳居全球第一,虽然相关的PCB配套产品多为外资企业提供,但是随着陆资PCB企业凭借竞争优势逐步通过主机厂认证,其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建议关注汽车板业务已有深厚积累的 景旺电子 、增发募投新能源汽车用PCB项目的 胜宏科技 、汽车板业务不断发展的 依顿电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