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后的三个新闻,都挺重要,特别是
理财整改
相关的,建议耐心阅读到文末。
......
今天,
30年国债,终于下破了2.5%的关口
,长债的参与者,在关口徘徊了很久,发现阻力不大,呲溜就下到位了。
所谓的阻力,就是央妈的嘴。
之前央妈通过市场人士之口,告诉大家,2.5%-3.0%,是30年这样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每次逼近2.5%,就喊话提示风险,然后长债就如惊弓之鸟一般,上行一段时间,但今天真的又破2.5%之后,下图,今晚截止目前,央妈还在沉默,这个沉默,可能是想先静静,也可能是在憋大招。
今天,确实不太适合发声,因为上午
发改委
举行了一个发布会,报出来的数字,不一定契合央妈的部分后市观点。
发改委说:
截至5月末,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项目的
开工率,已经超过80%
。
这听起来很多,但新闻要连续地看。
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是去年四季度发行完毕的,也就是说,这1万亿,去年钱就到位了,根据去年10月的吹风会,这1万亿国债,初步考虑23年使用5000亿(主要用在河北的灾后重建等),结转24年使用5000亿,也就是说,按序时进度来说,去年年底,就得花掉一半了(以项目开工计算),然后比如今年开门红再花一半。
而结果来看,假如去年年底真花掉了一半,那么,前5个月,剩下的5000亿,只花出去了3000亿,
还剩2000亿没花掉
。
那么,再往前看一个月,5月的发布会,说截止4月末,开工率是70%,也就是说,5月单月,开工了1000亿左右的项目,那么如果要花掉剩下的2000亿,可能还得2个月,到7月底,去年发的1万亿,才能全部开工。
这里折射出的一个问题是,
市场可能不缺钱,但是缺能快速开工的项目
(或则说是符合开工要求的)。
这里的逻辑,我们之前,在《
银行理财业绩基准太高了
》里面,有提到过,简单来说就是:
这就能,从另外一个层面推导出今年债券整体下行的逻辑,因为发改委
项目批得慢
(审核要求高,长期来看其实是好事),所以财政部发债慢,债券供给少、需求多,然后利率下得快,最后央妈干着急,自己出声提示超长端利率过快下行的风险。
下面这个图,
就很像欠配的机构,被提示风险之后的心情
,但在下行突破2.5%之后,向客户提示长债的风险,也没啥问题,毕竟干成一件事,一看决心,二看能力,三看时机,前两者央妈都不缺,就看她准备挑什么时机下手了,另外,4万亿的地方债新增限额,这两天基本已经全部下达到各省市了,看后续发债的进度了。
......
今天市场能聊的热点太多了,我给大家摘要几个。
1、A股方面,高度关注智能车板块。
今天汽车板块,有几个重要信息。
第一,华为相关的
赛力斯
今天大涨8%,市值达到1515亿,首次超过理想(收盘是1510亿),成为新势力车企第一股。
第二,发生在
杭州
的故事,杭州的书记,今天见了特斯拉副总裁,表示要加强在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同时,有一个实际的大新闻,杭州发改委批复了,杭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特斯拉最想干的就是智能驾驶。
第三,前几天,
武汉
的发改委也批复了武汉的“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备案金额170亿。
第四,补充一下,这个所谓的
“车路云一体化”
,实际就是中国政府,关于智能汽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为一体,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落地,简单来说,这么做,至少可以减少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
第五,年初,几个
部委
发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最高层次的高屋建瓴文件。
结合上面几个事情,你就可以知道这个新闻的脉络:
车路云一体化,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路线选择,年初,几个部委发布了指导性的试点通知,现在,这个试点开始落地,并在部分城市加速了,且
都有政府资金的引导支持,
将是一个既有实际需求,又有远景规划,还有资金支持的优质投资方向
。
这就导致,第一,从个股而言,像赛力斯这种,背靠华为这颗大树,在智能汽车领域领先的车企,有更大的空间;第二,使得智能汽车相关的ETF今天领跑,且前景看好,最近其实一直在涨,现在规模最大的,是
智能汽车ETF
,515250,
场外叫富国中证智能汽车(LOF)
,场外代码是161033、013292,表舅之前和大家说过,从汽车板块的三大块来看,后市,最看好智能车板块,其次是整车板块,最次的是上游的原材料板块。
2、证监会,发布了《以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很多风向很重要,给大家总结几个重点。
第一,“六个强大”当中,强大的金融监管,是监管部门的目标,“
金融风险容易藏在细节、藏在暗处、藏在边际变化里”
,所以要加强监管强度,主要是为了
防范风险
。
第二,近期最关注两个风险,
私募基金、债券违约
,对私募基金的强监管,预计会贯穿很长一段时间,今天,浙江和深圳局,分别处罚了一家私募。
第三,提到“
目前机构监管、持续监管制度机制相对健全,但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
”,所谓的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其实需要的是监管与时俱进的专业性(知道市场在玩什么、怎么玩,以及怎么管起来),说明,监管对不足的认知很充分,这里,最典型的,其实就是高频量化,一刀切也是不对的,但怎么管好,最有利于市场的公平、有效,这需要技术、技巧和专业性,
提到要“
加快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制度机制,加强高频交易监管
”
。
第四,提到“要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是面上的风险,
对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也更大
“。说明,不怕小跌,但不允许暴跌,要“当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
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重点提到,“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和市场稳定机制建设,坚决防止股市异常波动”,战略性力量储备,其实就是当出现异常波动的时候,除了汇金,其他的救市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