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矛盾在舆论上往往是一个遮羞布。就是说你看到性别问题被放在前面了,就要去找它真正藏起来的问题。大家在新闻里看见
#出嫁女招上门女婿仍分不到租地款#
和
#农村失地出嫁女赢了官司却卡在执行#
肯定会非常生气,花点耐心,我来原原本本给大家介绍下里面的政策演变和矛盾。
大家在新闻里看到了一个很独特的词叫“两女户”,这个词来源是计生年代的“一孩半”政策。简单说就是一个家庭,头胎要是儿子就不能再生;生了女儿,可以“自愿”不生,然后变成独女户享受政策,再或者再生一胎。要是两胎都是女儿,就是“两女户”,也就是一家四口。
在这个政策框架下,享受村里的福利。道理也很简单,要是按人头来算,那岂不是谁生得多,谁享受福利就多,谁还肯少生呢?
那么新闻里看到的这家人家就不一样,他们是通过离婚再娶的方式多生。也就是计生当时争议极大的“限女不限男”。意思就是男人离婚找个没生育过的,就能多生孩子。这家人家也回来上户口了。他们家生育数量就比其他人家多。
那么现在农村有土地承包。就是总共有一块蛋糕,给村里人分福利。村里的人还停留在老政策当中,就是想这户人家当时登记的双女户,就按四个人头去分钱。给他们钱,让他们家里自己协调。不然不就成之前守政策少生的家庭吃亏了?
而这户人家生的多,就要按新政策分钱。家里每个人头都要拿钱。就是家里现在每个人都独立成户了。每户都要拿钱。
核心矛盾就是新旧政策不同带来的分歧。
之前是鼓励少生,所以按户分钱。两女户,就是四口人,拿四个人的钱。现在是农村生育率也在大幅下降,鼓励多生了。所以每个人独立成户,要按人头分钱,多生的家庭就多拿。
矛盾不就出来了?
所以这个女孩子根据新的规则去起诉要钱,她能赢官司。而村里一共就那么多钱,她要多拿,别人就要少拿,所以就执行不了。民众不服气的,是男女问题吗?
大家在新闻里看到了一个很独特的词叫“两女户”,这个词来源是计生年代的“一孩半”政策。简单说就是一个家庭,头胎要是儿子就不能再生;生了女儿,可以“自愿”不生,然后变成独女户享受政策,再或者再生一胎。要是两胎都是女儿,就是“两女户”,也就是一家四口。
在这个政策框架下,享受村里的福利。道理也很简单,要是按人头来算,那岂不是谁生得多,谁享受福利就多,谁还肯少生呢?
那么新闻里看到的这家人家就不一样,他们是通过离婚再娶的方式多生。也就是计生当时争议极大的“限女不限男”。意思就是男人离婚找个没生育过的,就能多生孩子。这家人家也回来上户口了。他们家生育数量就比其他人家多。
那么现在农村有土地承包。就是总共有一块蛋糕,给村里人分福利。村里的人还停留在老政策当中,就是想这户人家当时登记的双女户,就按四个人头去分钱。给他们钱,让他们家里自己协调。不然不就成之前守政策少生的家庭吃亏了?
而这户人家生的多,就要按新政策分钱。家里每个人头都要拿钱。就是家里现在每个人都独立成户了。每户都要拿钱。
核心矛盾就是新旧政策不同带来的分歧。
之前是鼓励少生,所以按户分钱。两女户,就是四口人,拿四个人的钱。现在是农村生育率也在大幅下降,鼓励多生了。所以每个人独立成户,要按人头分钱,多生的家庭就多拿。
矛盾不就出来了?
所以这个女孩子根据新的规则去起诉要钱,她能赢官司。而村里一共就那么多钱,她要多拿,别人就要少拿,所以就执行不了。民众不服气的,是男女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