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lian
【文章摘要】
后微信时代,用户增长红利早已不再,内容提供的增速超过了用户的增速,不断增长的内容在瓜分一个阅读总时长日渐饱和的市场。
当耳边不断传来唱衰微信自媒体生态的声音是,另一边一些公众号一夜涨粉30万的消息又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1、得超级连接者的天下
2、正义与真相的文字永远都有力量
3、当代新式迷信成为年轻人情绪的宣泄
【正文】
本文全文共3000字,点击“阅读原文”可畅读完整文章内容。
今年1月我们“媒介360”公众号发表了一篇《2018,再见,互联网!你好,区块链!》,阅读量超过了十万加。
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普“知识点”的垂直知识类、分析类文章开始走俏,成为大家关注的新宠。究其原因,是因为垂直类文章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而花边新闻、搞笑娱乐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这就造成了不同的涨粉效果。
点击图片可查看干货文章《2018,再见,互联网!你好,区块链!》
当然以上不是本文的重点,因为这篇专业性较强且超过万字的文章,只为我们公众号带来了不到2000的增粉,而一周前《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这篇不到3000字的文章,为公众号“今夜九零后”带来30万涨粉。
在整个行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多少自媒体运营者们一年的KPI,这篇文章一夜之间就完成了。
(目前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过千万,收到10万元的封顶级赞赏。据说已经因为转发量太大而触发了腾讯的限流机制。现在把这篇文章发到朋友圈,很可能会被直接屏蔽。)
粉丝是别人的,阅读量是别人的,在后微信时代,如何创作出有传播力的内容产品,成了很多整个行业的痛点。
在《疯传》一书中,提到过病毒式传播的六大法则:诱因、实用价值、公共性、情绪、故事、社交货币。
我认为如何在这个碎片化、粉末化时代,精准洞悉用户的心理才能制造更有益传播的内容。
1、正义与真相的文字永远都有力量
有时候,正义也是一种情绪。
无论是愤怒、同情、兴奋的生理情绪,都能激发用户的正义感情绪,从而为正义的力量而作出正义的转发、点赞和评论。
这一类型的内容最为明显的就是社会民生事件,比如崔永元举报范冰冰事件,传播极广,那是因为传播对用户来说,是以正义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关于崔永元的文章久久登顶微信文章阅读榜首。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假疫苗事件、毒奶粉事件,还有最近的碳九泄漏事件,在消息越遮掩越爆发的情况下,关于揭发、陈述、后续报道的文章也一直在刷屏朋友圈。
上图是朋友圈热传爆款文章,因涉嫌夸张,阅读量突破600万后被删除。但几天前对该事件报道几乎无声之时,民众对于真相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也不可避免妄加揣测。
所以,善用用户的正义感和爱国心,给他们一个塑造形象的机会,可以大大提升文章的传播力度。
当然,“正义感”有时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就是谣言四起。例如不经核查,将济南地区高校坠楼自杀事件,造谣成校园暴力事件,迅速发酵,引发用户大量转发,“正义感”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情感的共振,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畸变。
2、得超级连接者的天下
微信已经掌握了连接世界的力量,如何用这股连接的力量去获得更多粉丝成为公众号应该思考的内容。但微信公众号的载体仅仅限于写内容吗?是不是我们的脑洞被限制了?
……
(以上为内容节选,阅读全文请点击“原文链接”注册媒介360企业版会员)
相关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