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药一世界
与同仁分享药的童话世界,遨游在医药行业的宇宙,仰望社会的星空。脚踏实地话医药,仰望星空追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最新发布,所有中小学严查! ·  17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刚刚,湖南发布雪情提醒!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春节突然猛增!紧急提醒:别再自行买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药一世界

致敬|军队是最好的商学院,细数军人出身的医药企业家

一药一世界  · 公众号  ·  · 2017-08-01 23:48

正文

问题: 怎样才能让我的工作学习更有效率呢??

答案: 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蓝字 一药一世界 即可!


  • 在一定的意义上,全球现代企业管理是一帮军人出身的企业家奠定的。



曾经备受全球商业界推崇的《蓝血十杰》就是描述一帮二战时期美国空军的后勤英雄战后加盟福特汽车,把数字化引入现代管理,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业,这帮军人被称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教父”。


他们信仰数字、崇拜效率,三十岁即各有建树,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他们之中产生了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院长和一批巨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然不全都是名校出身,但是却造就了一个响亮的学校——哈佛商学院。


在中国商界,任正非、柳传志、王石、任志强等一大批企业家是军人出身,在医药产业界,也有一大批企业家经历过戎马倥偬的军旅历练,然后在医药商业界开疆拓土。



1


赵新先:当过兵,坐过牢



“当过兵的和坐过牢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台湾作家李敖这句话用在赵新先身上尤其贴切,而赵新先也经常用这句话戏称自己的人生经历。


他是企业家。掌舵三九集团20年,他将三九从一个军队药厂缔造为资产超过200亿的庞大企业集团。


他坐过牢。2005年11月21日,赵新先被刑事拘留,以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关在了距离创业地、笔架山只有一公里远的深圳梅林看守所。


但最让他难忘的岁月仍是五十多年前,在仓山脚下、洱海之畔度过的军旅生涯。1964年19月,那个年代的中央军委要求大学毕业参军入伍的军官下放到野战部队基层连队当战士一年。赵新先与一群刚从全国各大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起被分配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背着五颜六色的行装,离开学校到富拉尔基驻军23军X师X团连队锻炼一年,那时赵新先23岁。


军旅生涯无疑是最艰苦的。赵新先被分到步兵团的机枪连,连队的营房是民宅,座落在富拉尔基的近郊。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然后是半个小时以上的跑步急行军,要求背背包,有时要求全副武装。全副武装意味着带上重机枪,赵新先一个人扛18斤重的护板,严冬的早晨,气温甚至在零下30度,全副武装跑半个小时早己是满身大汗,冷风吹透衣服十分难受,大约需要半小时靠体温把汗水蒸发掉,那种感觉才会消失。


那一年的除夕夜,当举国欢庆欢聚时,赵新先和他的战友们正背着步枪齐步走在冰天雪地里执行巡逻。寒风刺骨,大头鞋整齐地踏在雪地上,发出嗄吱嗄吱的响声。万家灯火的欢聚有他们的坚守。


一年的军队生活给赵新先后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学习解放军从严治严,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在干部培养与管理上,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年轻化、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他明白,思想过硬才能顶住各种困难,才能干大事。下连队当战士的经历,也推动他在南方药厂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并不断通过总结来推动工作、提高自己。


2016年6月,“三九教父”消失十年后,75岁的赵新先以“新先制药创始人”的身份重新归来,就在深圳笔架山脚下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2


郑翔玲:雷厉风行的女兵



“军队的经历让我信仰那种脚踏实地和不畏艰辛的军人气概,让我相信人这辈子,什么苦都能吃。”十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却是郑翔玲最美好的回忆,只因军队精神的纯粹和宝贵。


郑翔玲出生于陕北绥德,家中兄妹六人中排行老四。15岁的小女孩,在那个人们对红色有最高的忠诚与向往的年代选择了入伍参军,成为陕西省军区的一个“小兵”。这一待就是十年。


郑翔玲被历史战火的存证深深震撼过,感受过什么叫牺牲,什么叫军人。回忆起军营里的同伴,郑翔玲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不少长官手臂上的伤痕——一个个弹孔,那种穿透身体之后在正面留有一个小孔、背面却是如碗口一样大的伤疤。


十年军旅生活烙印的气质深深体现在她以后的工作风格中。在正大集团的扩张过程中,郑翔玲展现了军人式的管理风格。她雷厉风行,带着军人的果敢和坚定;她从不拐弯抹角,在上下级的沟通和任务分配时干净利落。她“说话快,吃饭快,走路快”,她做事心无旁骛、不受干扰,只要12点没过,一定今日事今日毕。


在这样的管理风格下,正大制药营业额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增长,2014年实现了99亿港币的营业额,也是在那一年,郑翔玲的个人财富在胡润女富豪榜单上名列第十一。


3


闫希军:坚持的追随者



闫希军自小就有着“将军梦”,为了表达参军的愿望,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希军”。1969年,部队到闫希军的家乡征兵,彼时年仅16岁的他第六次向部队领导申请参军,但部队领导考虑到年纪小拒绝了他。


但从军愿望迫切的他并没有放弃,追着军车车辙跑了五六十公里到了当地接兵的新兵站,部队领导被他的坚持所感动,破例接受了闫希军。那之后,闫希军开始了31年的军旅生涯。


期间,他担任过所在部队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军医学校药师培训班的队长兼指导员、军医学校招待所负责人。兜兜转转,1984年底闫希军又回到药剂科,五年后因工作出色调任天津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担任药械科主任。


为了解决药械科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闫希军经过反复考量决定研制将复方丹参片进行现代化处理的复方丹参滴丸。


没有资金又缺少技术资料,复方丹参滴丸的起步非常艰难。既是战友又是爱人的吴乃峰和他共同坚持,一起钻研,经过无数和不眠之夜的努力和无数次失败经验的积累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复方丹参滴丸。


研制成功之后则是转化成产品,这一过程给闫希军带来更大挑战。投入生产,意味着需要筹建一座现代化制药大楼,但根据规定只能给制剂室投资140万元,其余近千万元的资金缺口需要他自筹,才能将制药大楼立项并且建成。为了寻找资金,他与妻子每天奔走在京津各大药厂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闫希军找到了投资方,制药大楼也在1993年底成功建成。


一年后,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天士力集团的前身)诞生了。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复方丹参滴丸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600万元,两年后突破8000万元。复方丹参滴丸还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重大奖项。


1998年又是闫希军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党中央和军委的决定,要求部队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与部队脱钩。一个是他自小追求的梦想,一个是他投入巨大精力创办而成的天士力,艰难抉择之后,47名和他一起开创天士力的干部和志愿兵集体脱下军装。


发展至今,天士力2016年的营收已达139亿,在研新药和专利到期抢仿药项目已有68个,复方丹参滴丸还成功申报了FDA的Ⅲ期临床,向国际化进军。



4


徐镜人:军人的情怀



徐镜人于1966年5月自部队退役后,白手起家,1971创办了当时仅是镇办的制药车间的扬子江药业。


经过40多年拼搏,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2009年~2015年,扬子江主营业务收入连续7年名列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前三甲,位居2014年、2015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首位。2016年营收超百亿。


虽然离开部队多年,徐镜人仍然对部队怀揣深厚的感情。他曾公开提及,每年“八一”建军节都会重回军营看望和慰问部队官兵。香港回归祖国、抗洪抢险的最前沿、三军仪仗队、西沙群岛和海军泰州舰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地点,都留下了徐镜人的足迹。


全国双拥办的领导对扬子江药业的拥军情结给予高度赞誉,扬子江还获得“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5


娄丹:敢打硬仗



1950年,年仅15岁的娄丹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开启了他40余年的军旅生涯。不过,娄丹的军队事业并非我们印象中的那般,是冲锋陷阵的那类兵种,而是军医起家,这也是娄丹将自己定位于“一介书生”的原因。


按道理,娄丹的军旅生活应该一直走下去,直到退休。“我只有技术,没有钱没有房,办企业的过程就别提了,反正是企业家吃过的苦我全吃过,企业家的福一天没享过。”在80年代中期,带着治疗肝炎的基因工程技术,娄丹几次成果转让未果,便开始自己创业。在1993年的一天,当时担任沈后军事医学研究所微生物免疫研究室主任的娄丹带着一帮子弟兵下海,创建了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兼任公司董事长、总裁、总工程师。那一年娄丹已经58岁。


第一个拳头产品“益比奥”上市时,国内生物基因药物因价格太高而供需比失衡,患者、厂商和医院多败俱伤,市场陷入僵局。娄丹的“倔劲儿”在这里开始体现。“定价100元,上市。”当时市场定价一般在200~250元,随后,娄丹打出“使干扰素像青霉素一样让老百姓用得起”的广告语,将大品种干扰素价格下调了60%,定价在66元。


虽然娄丹的一意孤行招致整个行业的敌对,1999年3月和7月,行业协会连续开了两次“EPO产品成本与价格座谈”公开讨伐三生。但是军人出身的娄丹以果敢、强硬的行动进行回击,降价之后,三生的干扰素在国内销量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4位,销量是降价前同期的15倍。


渐渐的,三生的价格策略在市场开拓初期显现了它的威力,三生产品以价格优势穿透了整个市场,接着以技术实力为后盾积累了产品的质量优势,再加上规模效应,三生的EPO已经进入良性轨迹。


找准一个有市场潜力的项目,通过价格策略打开市场通路,而后用品牌战略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娄丹带领的三生制药没有安进那般炫目的光环,但却同样成功演绎了一个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独到生存法门。



6


刘保起:乘势而上



八百里蒙山沂水,这里曾是一方红色革命圣地,这里也曾是一篇“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的贫瘠之地。时势造英雄,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进沂蒙老区,山东罗欣药业在这样的星星之火中成长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