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三权分置"意见》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和解读。韩长赋表示,“三权分置”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权分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农村改革创新
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实施“三权分置”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农地农民有,农地农业用”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多项举措保障新型经营者权益,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和制度保证,农民进城落户无须退出土地承包权。
什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可以自主经营种植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作物。后来,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转让给其他人。

受让人不拥有承包权,而是一种经营权。这样,就有了三种权利,即归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归原农户的承包权,以及归实际经营者的经营权。为了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国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
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
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
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
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
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
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中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进,推动着农民并不太欢迎的新农村。
严格的说,新农村建设是对农耕文明的一次冲击,这场冲击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同时也终结了城市时代的命运。
“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三十年后,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
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时的“住”,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由“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乡村环境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房地产也开始转向广阔的乡村市场。乡村的路因为每个小城市均为3—5万人,道路呈现放射状的,小城市不是在水泥钢筋之中,而是在林中、水塘边、在小山坡,这里的路是景是田是人文环境,农村不再是汽车,可能是自行车、摩托车(太阳能)盛行,很多路又把水泥给改成砂石路和泥路。
三十年之后,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城市或将会成为问题与破坏的代名词!
中国人很快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制度破冰已经开始,这一切告诉我们,在中国做农民要趁早了!
说了几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现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早已开始,很快大家便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蓝领和农民,在中国其实是一群人(没有财产收入的赤贫阶层),他们富起来的社会才是“橄榄型富裕”。为此,制度破冰已经开始:一方面是农村土地新政,让农民也有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是提高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
前段时间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十条具体政策措施,对农民释放了重大利好信息!
保地权、稳就业、有社保,这些一个都不少。也就是说,农村户口迁移到城市后,不仅可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就业机制等公共服务,还可以同时保留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依然享有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知道当今社会什么资产最值钱,除了土地还是土地!农民动不动家里就有十几亩地,这就等于每天在家里“北京瘫”就能有足够的收入,成为“壕”是指日可待的!
农村户口“含金量”上涨
据调查发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缓慢的背后,存在一定的“逆城镇化”现象。
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不再迁户口了,一部分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户口人员,已经完全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却还是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
之所以常住城市的农民落户意愿不高,一方面缘于农村户口所附带的利益,城乡二元制结构下,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有宅基地和农田、山林等的承包权,甚至随着近年政策的倾斜,农村户口在养老、医疗方面也有所优待;另一方面,此前城市居民所具备的优势,诸如教育、医疗、购房,农村户口人员只要与城市居民参与同等工作即可获得,吸引力大减。
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
——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
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出台各种利好农业、农民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农业领域,新农业蕴含着巨大潜力,是一块值得投资者期待的领域。而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大整合,或许可以看作是房地产业的“前十年”,经过大整合后,也许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呢?
时代在变,农村也在变
曾经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现在的农民:一鼓作气,收割田野

现代化作业,霸气侧漏啊
全民创业的时代
农村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
现在竟有种强烈的冲动回农村去!
告别机车轰鸣的喧嚣
告别车水马龙的拥挤
告别难以企及的房价
告别真伪难辨的食品和雾霾常在的空气
回到小山村
承包一大片地
当一个现代化农民

播种

育秧

插秧

待青苗茁壮成长

看稻子由青转黄,在稻花香里说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