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公众号出事了。
近日,19个微信公众号因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网民举报后,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被上海网信办依法处理。其中
“上海中考”等7个公众号被停止更新15天;“上海初高中讯息”等8个公众号被停更30日;
“人民监察”、“人民法治上海”等4个账号被关闭。
上海网信办微信号『网信上海』信息截图
双11临近,各种锦鲤活动上线,也存在较大风险。
微信团队、相关部门集中处理违规行为,到底哪些坑不能踩?结合近期上海网信办的封号情况,我做了一种归类整理,小伙伴们推文前可以做一个对照。
做号不易,且行且珍惜!
做裂变活动的小伙伴,操作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因为诱导操作被判违规。很多小伙伴被判定诱导操作时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判违规。咱可以先看一下微信团队对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的定义:
诱导分享是指通过外链或公众号消息等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将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为。奖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积分、信息)等。
诱导关注是指通过外链、公众号群发或二维码等方式,以奖励或其他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关注公众号的行为。奖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积分、信息)等。
图片来源:微信运营中心
从微信团队给到的解释来看,似乎一切在微信平台上通过奖励的形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关注的行为都涉及违规。实际操作过程中,微信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解释处罚。但并不代表微信就放任这一类行为。有两类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明显的诱导分享/关注行为,且强制用户操作
近期支付宝的“中国锦鲤”抽奖爆火之后,全国各地都在玩锦鲤活动,并且有不少公众号借势“锦鲤”活动的热点带来不少用户关注度。
却有不少玩锦鲤活动的公众号,不仅没能涨粉,还被删文、屏蔽群发功能。综合多个被处罚的小伙伴反馈,主要由于在做“锦鲤”活动时存在明显的诱导行为。
2、诱导活动刷屏
同样是锦鲤活动,前两天“招商银行”的小招玩出了刷屏的效果,据说,一天涨粉100万。不过,被微信团队判定内容涉及违规,账号被限制关注。后来虽解除限制,但相关“锦鲤”活动也告一段落。
今年7月份,“社会人”小猪佩奇火爆的时候,多个公众号发起免费领取小猪佩奇×Sup「公交地铁卡」的活动,《小猪佩奇×Sup「公交地铁卡」免费领取!最强联名,送给社会人!》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部分做过此类活动的公众号因涉及诱导关注被微信官方删文,但目前搜索仍有不少推送此文的公众号尚未收到处罚。
二师兄说:
对于诱导分享/关注的判定不好把控时,建议参考同类或已经做过类似裂变活动的账号,同时尽可能参考微信官方的规定,在做裂变活动时一定要注意!
根据微信运营最新的规则,发布时政新闻需要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而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发布时政新闻本身就是违规的,但目前微信并没有严格处理这一行为,只是部分做法过于惹眼的账号被处罚。
而近期上海市网信办处罚的“人民监察”、“人民法治上海”不仅违规发布时政新闻信息,还在名称上误导用户,涉嫌假冒官方机构,从而受到的处罚十分严重,账号被直接关闭。
今年10月15日,河北网信息管理执法通过公众号发布消息,两公众号因私自搞《最出色的校长2018XX(城市)最满意校长评选》活动,被河北当地教育部分约谈、喊停。
二师兄说:
看好自己的身份证,认清自己的身份,做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事,假冒他人,尤其涉及Zheng府机构部门不仅违规,还有可能涉嫌违法。
此次被封的账号中“没有买卖没有杀害”就是因为传播谣言被处罚。
谣言本身就是一件危害极大的事,尤其是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情况下,一个吸引眼球的谣言,也许就能引发一场灾难。无论基于利他,还是利己,都不应该传播谣言。
谣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吸引眼球,将一些不实信息拼凑进行发布,以达到混淆视听,引发他人关注的行为。
2017年6月,微信公众号“闽南X哥”发布一段1分32秒的微信视频,并附上图片称“突发,安溪湖头为二两猪肉起冲突!打架惨案!”
事实上,这一事件发生在广东,而不是福建安溪,而是公众号“闽南X哥”的运营者为了吸引用户关注,有意造谣。最终被有关部门约谈,并发文说明,并写下保证书。
还有一种,从他人处听到的信息,不去核实信息真假,直接发送获取流量。
近期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中,最事件原因未公布的情况下,多个大号为第一时间抢得流量关注,将事故原因归咎“女司机”,并加上了“女司机穿高跟鞋开车”、“逆行”等各种虚假消息。
最终警方公布调查结果,相关谣言不攻自破,众多账号不得不删除推文。
6.28上海浦北路幼儿园伤人事件中,微信公众号“予老板的9亩地”发布“嫌疑人因子女被学校劝退,75万元赞助费未归还引发报复”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转载,影响恶劣,上海市网信办协调有关部门注销此微信公众号。
今年2月份,公众号“大由中华吐槽君”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对外发布“德国留学生在德受到
撒旦教’死亡威胁
”的谣言,并通过旗下矩阵号“北美吐槽君”“土澳吐槽君”等多个账号进行转发炒作,造成大量网友恐慌。
有关部门约谈了“大由中华吐槽君”的负责人,并关闭了“吐槽君”系列的6个微信公众号和11个微博号。
二师兄说
:安全第一位,不要为了涨粉制造谣言,终是害人害己。已有不少例子,轻则被约谈、封号,重则遭受牢狱之灾。这一类问题,都可以主观规避,重点还在于你如何选择。
此次被处罚的“世界未解之谜”就是因为假借科学探索名义传播低俗虚假信息被封号。
从微信每周违规处罚名单来看,因涉及低俗内容被处罚的账号占比居前两位。这一块也是有关部门重点打击的。10月份两部门约谈微信,主要是针对低俗信息提出要求,微信也第一时间做了处理,并在官方渠道公布了处罚情况。
短视频、小说类最容易踩坑尤其容易踩坑。
2017年10月13日,因涉嫌低俗或色情,大量接小说广告的公众号被屏蔽部分功能,甚至被永久封号。
千万大号“咪蒙2017年6月份就因为推文《嫖娼简史》被封停一个月,解封后赶紧调整了方向。
近期有小伙伴反馈公众号被微信屏蔽搜索,连续多天搜一搜来源的用户几乎为0,也是因为视频内容涉及低俗的嫌疑。
二师兄说:
两性话题、情感话题的确容易带来流量和关注,尺度把握不好容易踩线,尽量少碰为好。如果能够像杜蕾斯一样把握好度,可以偶尔操作。
此次“上海初高中讯息”“魔都升学爆料”等14个教育类公众号就是因为曲解教育政策,传播不实信息,给家长造成误解,而受到处罚。
涉及政策方面,如果解读不当,容易造成全民恐慌,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今年7月份“好姑娘光芒万丈”、“HUGO”、“她刊”等多个知名大号因为在发布文章《警惕!女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却遭遇qiangjian,被迫嫁给山区老光棍》,因为对个别事件的解读,误导了大众对支教政策的认知,被封号一个月。其中,“好姑娘光芒万丈”家几十个账号被禁言。
随后,“好姑娘光芒万丈”老妖也在朋友圈发文反思。
不仅仅是涉及政策解读方面要注意,关于法规等方面一定要有敬仰之心。
今年8月25日,一条“你们被贴罚单,我请你们吃面,交通违章凭交警罚单,可到面条店兑换一碗面条……”的信息在淮安人的朋友圈传播,老板本想借助罚单问题安慰用户做活动,没想到为活动准备的36000碗面条一碗没送出,却被有关部门约谈,并被拘留5日。
二师兄说:
永远爱国、保持初心、心怀敬仰。事前多些警醒,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涉及政策有关尽量不要碰,如果一定要操作,请以事实为准。
这是一次保护你的分享,不建议你收藏,记在心里更重要。回顾下今天分享的千万不要踩的5条红线:
1、诱导分享、诱导关注
2、假冒官方机构账号,发布时政新闻、做评选
3、传播影响社会稳定的谣言信息
4、传播低俗信息
5、曲解政策、缺乏敬仰
只要你在规则范围内操作,就不用被微信整顿、处罚等各类消息困扰啦。
还有哪些行为要规避呢,留言区等你分享,二师兄会翻牌送你会员哦
本文排版使用i排版,更多样式请登录ipaiban.com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