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季度上涨10%,硅晶圆二季度还要再涨20%;
2.三星DRAM扩产下半年涨势将暂停;
3.半导体关乎国家安全 日本希望本土消化东芝闪存;
4.连线: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神经形态芯片,将取代CPU;
5.英特尔三星纷推出4G基带芯片 高通压力不小;
6.日半导体设备厂Tazmo购并Facility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一季度上涨10%,硅晶圆二季度还要再涨20%;
集微网消息,据海外媒体报道,继硅晶圆价格第一季调涨成功之后,第二季硅晶圆合约价持续上涨,业界共识目标将上涨达20%。 因货源供不应求,客户抢货强强滚,供货商目前最头痛的是分配产能的问题,
全球硅晶圆商排名
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过去多年,硅晶圆供给过剩,市场跌价凶,硅晶圆供货商多数赔钱赔到不敢再投资扩产,直到去年底市况改变,供货商感受到需求增加,今年第一季才成功调涨合约价,但涨幅有限,平均约10%;第二季需求明显增加,涨幅也趋于明显,部分产品涨幅可望超过两位数。
分配产能 业界很头疼
硅晶圆供货商指出,大客户签硅晶圆合约都采半年或一年,供货也优先考虑,但因货源供不应求,中小型或新客户抢货强强滚,深怕旺季到来,无货可测试或量产,纷纷强烈表示愿意加价购买硅晶圆,造成货源价格水涨船高。 业界共识第二季上涨目标将达两成,供货商表示,「最近很头痛如何分配产能的问题」。
全球五大硅晶圆供货商包括日商信越半导体、胜高科技,台湾环球晶圆、德国Silitronic、南韩LG。 其中,原本排名第6大的环球晶圆,今年正式并购SunEdison,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硅晶圆供货商,月产能涵盖12吋晶圆达75万片、8寸晶圆100万片、6寸及以下晶圆达83万片,全球市占率跃升为17%;胜高与台塑集团合资的台胜科,目前8吋硅晶圆月产能达32万片、12吋达28万片。 环球晶、台胜科等硅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均达满载盛况。
逐季上涨 有钱买不到
市场调查机构均看好今年半导体业将年成长5%至7%,除了产业成长幅度较高之外,业界指出,大陆大手笔投资晶圆厂,完工的晶圆厂进入试产或量产阶段,对硅晶圆需求增加,但全球只有5家供货商,为了寻找可靠的产能,不惜加价一成以上争取硅晶圆材料。 台积电与国际大厂则持续推进先进制程,带动多年只跌不涨的硅晶圆变成抢手货,且有钱还买不到货,逐季上涨可期。
2.三星DRAM扩产下半年涨势将暂停;
集微网消息,全球内存龙头三星电子传出将进行DRAM扩产计划,业界认为,由于建厂时间还要两年,难解今年缺货窘境,不过受心理层面影响,恐让下半年DRAM涨势止歇。
三星决定斥资87亿美元,扩充南韩华城厂DRAM产能。 三星表示,新产线约需两年时间建造,将视研发进度和制程转换良率,决定生产18nm或更先进制程的DRAM。
对于今年DRAM供需,稍早包括南亚科总经理李培瑛、创见董事长束崇万,及威刚董事长长陈立白都表示,今年DRAM因主要供应大厂将产能挪移生产储存型闪存(NAND Flash),且只做DRAM 制程升级,未见扩大资本支出增产,加上DRAM市场除个人计算机外,在各类智能装置,如车用、电视、家庭自动化、网络、服务器以及移动装置等普遍使用, 让供给缺口浮现。
半导体市场变化快速,新厂生产商品常到落成时才拍板定案。 以三星华城厂 17 号线为例,此一产线原本预定制造系统半导体,但是后来改用于生产内存。 三星也在南韩平泽厂(Pyeongtaek)竣工后,才决定平泽厂 6 月启用时将生产 NAND Flash。
三星电子代表说,三星 DRAM 的毛利率超过 45%,尽管三星产品售价高,但是由于质量出众,优于竞争对手,在市场供不应求。 三星是内存霸主,去年在全球 DRAM 市占高达 48%。
集邦统计,首季除利基型DRAM涨幅在10~15%外,其余包括标准型DRAM、服务器DRAM、移动DRAM等,涨幅都在20~35%不等,并在淡季写下单季历史最大涨幅。 预估第2季DRAM合约价仍会续涨,涨幅虽收敛,但也会逾一成。 三星决定增产DRAM,内存模块业界表示,这一波DRAM上涨是由三星领军,使价格回到合理的利润,预料不至于杀价抢市场份额。
3.半导体关乎国家安全 日本希望本土消化东芝闪存;
网易科技讯 3月16日消息 据金融时报报道,日本的银行家、政客和公司正在临时加紧组建一个“全本土阵容”的竞购联盟,以谋求对东芝闪存业务的收购。受到核电业务减记的影响,东芝正寻求出售旗下著名的储存芯片业务以减少亏损。
民族和政治色彩浓厚的交易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这一事件同时也将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动日企改革的努力带来严峻考验。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一洽谈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无公司敲定交易。此前有分析师预计,东芝旗下计算机芯片子公司的售价可能高达200亿美元或更多。
在东芝卖芯片家底求自保之际,日本商界领袖和政界人士担忧东芝的技术落入海外公司手中。“半导体业务是日本的一项重要核心技术,行业雇员亦汇集了世界顶级人才。让这些技术和人才流失海外不利于国家安全和利益。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对策。”日本最大企业游说团体Keidanren的主席Sadayuki Sakakibara在上个月作出如此表态。按照计划,东芝将在3月寻求初始投标,并计划在5月底之前选择首选投标人。
由于东至迟迟未能提交第三季度财报,按日本证券法规定,东芝或将被置于监督之下,面临被摘牌的可能。在二度推迟财报发布之后,周三当日东芝股价下跌12%。
杰富瑞集团日本股票策略师Zuhair Khan警告,东芝股票停牌退市的风险可能远高于市场预期。“无论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第三季度财报迟迟不能公布,这都加剧了东芝向证交所提交可信报告的难度。”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森山森山补充说,东芝似乎指望东京证券交易所(TSE)能将西屋核电问题定义为“特殊情况”,从而避免被摘牌。此前TSE已将东芝列入退市观察名单。
另外有分析师强调,东芝的临危救急计划未能解决眼前危机,并且闪存业务能否卖到合理的价格也令人担忧。
为了能够通过变卖闪存业务来抵消核电业务的亏损,东芝和一些银行无疑都希望闪存业务能卖个好价钱,而出价方的国籍背景被置于次要考虑的位置。前文所述的“本土消化”显然不太能满足卖方的需求。民族优先的色彩也有违市场经济。
东芝出售闪存业务已经吸引了一些全球科技公司和收购基金的兴趣。包括韩国SK海力士、台湾富士康和私募股权基金银湖都有意参与竞购。
在本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分析师询问东芝管理层是否有日企参与竞标。东芝总裁纲川智(Satoshi Tsunakawa)拒绝透露投标人信息,不过他表示公司会避免选择可能引起政治问题的国家:“半导体技术关乎国家安全,所以我们知道要谨慎选择买家。”
佳能和信越化学都已表示不会投资东芝芯片。与此同时富士康和SK海力士则公开对东芝待出售业务表现出强烈兴趣。银湖集团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不过日本民族情结和政府力量的参与或许会给潜在交易带来变数。在2012年的一起类似案例中,背后有日本政府支持的基金战胜美国KKR基金,成功购得萨瑞电子的大部分股权。
当时日方基金的收购亦得到包括丰田和松下等日本企业的支持。丰田和松下均为萨瑞电子芯片的客户。分析师认为本土消化最终削弱了萨瑞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与之类似,分析师认为东芝客户和供应商涉足东芝芯片业务也可能削弱东芝芯片在高度竞争市场中的地位。 东芝的闪存业务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电子。
4.连线: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神经形态芯片,将取代CPU;
【AI世代编者按】《连线》杂志近日撰文指出,神经形态芯片(neuromorphics)被设计专门用于模仿人类大脑,他们可能很快取代CPU。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类似于苹果Siri这样的人工智能服务,都需要把用户问题传输到遥远的数据中心,然后通过数据中心的运算再传回答复。此类人工智能服务需要依托云计算,是因为目前的电子设备还没有足够的计算力,来运行机器学习所需的超强处理算法。
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中配置的CPU,都无法单独支持在设备中运行像Siri这样的系统能够。不过理论神经科学家、加拿大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pplied Brain Research联席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艾利斯密斯(Chris Eliasmith),对新型芯片将会改变这一切充满了信心。
“许多人都认为摩尔定律已走向终结,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将无法廉价的获得‘更多计算力’,”艾利斯密斯说。在他看来,神经形态芯片的快速发展将会解决这一问题。虽然神经形态芯片并不广为人知,但若干家大型芯片制造商已在开发此类芯片。
传统CPU的处理指令基于“时钟时间”--信息如同被节拍器管理一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神经形态芯片在芯片中模拟人脑同步处理多种数据的能力。根据图像、声音或其他信号的变化,神经元可以改变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所以说,这些神经形态芯片模拟的是人脑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人脑的部分功能。
神经形态芯片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因为此类芯片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耗电量极低。举例来说,一块由IBM制造的神经形态芯片包含了五倍于英特尔标准处理器的的晶体管,但却只需要耗费70毫瓦特的电量。而一块英特尔处理器需要35至140瓦特的电量,耗电量最高达到神经形态芯片的2000倍。
艾利斯密斯指出,神经形态芯片的概念并不新鲜,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设计。但是当时的设计需要把特定算法直接植入到芯片当中,这意味着需要一块芯片了识别动作,用另一块芯片来检测声音,还没有芯片能够像人类大脑皮层一样扮演通用处理器的角色。
这部分的源自于程序员还没有办法设计出与通用芯片配合使用的算法。因此即便是类似大脑的芯片早已被开发出来,为它们开发算法仍是研究人员主要的挑战之一。
这些努力的核心是一款名为“Nengo”的编译器,开发者使用它为能够在通用神经形态芯片硬件中运行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自己的算法。编译器是程序员用于编写代码的软件工具,它把代码翻译成复杂的指令,让硬件能够做一些事情。
让Nengo实用性增强的是它使用了程序员们熟悉的Python变成语言,以及它把算法加载到如神经形态芯片等许多不同硬件平台中的能力。很快,熟悉Python的程序员就能够为神经形态芯片硬件编写复杂的神经网(neural nets)。
“类似于视觉系统、语言系统、动作控制和适应性自动控制器早已被植入了Nengo,”Applied Brain Research另一位联席首席执行官彼得·苏玛(Peter Suma)表示。
使用Nengo编译器编写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系统名为Spaun。在2012年发布之后,Spaun被誉为计算机模拟的最复杂的大脑模型。Spaun能够接收视觉输入,计算结果,并通过机械手书写下来。它的表现出来的智能,曾经只被人类所拥有。虽然Spaun不够完美,但它极佳的表明,计算机终有一天会模糊人类与机器认知的界限。最近通过使用神经形态芯片,大多数Spaun的运行速度提升了9000倍,且耗电量要比原来使用常规CPU更低。到2017年年底,所有的Spaun都将会在神经形态芯片硬件中运行。
艾利斯密斯因为自己的项目赢得了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理事会(NSERC)的约翰·波兰尼奖(John C. Polyani),此奖也是加拿大对突破性科学成就的最高认可。在苏玛偶然知道了艾利斯密斯的研究项目之后,他们二人开始携手商业化这些工具。
“Spaun向我们表明,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开发出流畅的智能推理系统,而神经形态芯片将会在短期内让人工智能了解许多类型的语境,”苏玛说。苏玛还强调,“像Siri一样,在明确的发出指令之前,如今的人工智能仍都处于离线状态,我们很快将会拥有永远在线、陪伴在用户左右的人工智能助理。”
“想象一下Siri能够听到和看到用户的所有谈话和交流。用户可以询问类似于‘中午午餐时我和谁谈论了东京产品发布会?’或是‘玛丽莎为我妻子的生日礼物有什么想法?’等问题,”他说。当问及用户的敏感信息是否会被一些公司掌握时,苏玛强调人工智能会通过用户自己的设备处理算法,因为信息不需要再通过大公司的服务器进行处理。
对艾利斯密斯而言,“永远在线”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机器认知的必要一步。“如今市场中绝大多数的人工智能系统和我们使用的生物智能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永远是即时运行的。在物理世界里,身体和大脑是配合使用的,”他说。
IT产业早已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欲把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广给用户。包括苹果、亚马逊、三星电子、谷歌(微博)、Facebook等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语音助手,希望有一天能够让它们成为数字助手。
随着神经形态芯片和Nengo等工具的崛起,人工智能很快将会在用户手机中展示出惊人的自然智商水平。(编译/明轩)
5.英特尔三星纷推出4G基带芯片 高通压力不小;
在2017年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MWC)登场前夕,英特尔(Intel)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分别发表了最新的4G数据晶片,试图挑战高通(Qualcomm)主宰的行动晶片厂。而两家厂商的进攻对高通而言,则是喜忧参半的消息。
根据TheStreet报导,几乎垄断4G LTE与3G EV-DO数据市场的高通,以IP授权绑架晶片的手段已开始遭到苹果(Apple)等厂商的反抗。因此英特尔与三星推出新的晶片产品,正好给了高通在面对反垄断诉讼时一个开脱的说词。然而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动作对近来面临困境的高通行动晶片部门,又可能造成更大的冲击。
英特尔宣布推出名为XMM 7560的2G/3G/4G数据晶片,可支援最大1Gbps下载与225 Mbps上传速度。XMM 7560采英特尔14奈米制程,比起前一代采28奈米制程的XMM 7480,以及部分iPhone 7/7-Plus使用的XMM 7360更加先进。除了最大下载速度外,XMM 7560的多重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也有大幅的提升。
XMM7560是第一个可支援3G EV-DO网路的英特尔数据晶片,而目前包括Verizon、Sprint、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等多家电信厂商都仍在使用3G EV-DO网路。由此看来,XMM7560很有机会协助英特尔从高通手中抢下更多iPhone市场。
Susquehanna预测,如果苹果为了降低对高通晶片的依赖,而全面采用英特尔晶片,那么高通将可能损失10亿至14亿美元的年营收,而数据晶片平均价格较低的英特尔,则有机会取得800万至11亿美元的年营收成长。
三星即将推出的Exynos 8895行动SoC配备8核心处理器,并支援1Gbps的最大下载速度。Exynos 8895与高通旗舰SoC Snapdragon 835一样,都采三星最先进的10奈米制程。Exynos 8895的多重载波聚合也比前一代Exynos 8890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