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系列访谈里,徐子秋算是一个「守得云开见明月」的特例。他也是目前仍在创业的受访者。
故事还要从 6 年前说起,当时还在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徐子秋与一位好友合计捣鼓一个项目。徐是计算机科学出身,但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合作的好友在一家知名 4A 广告公司担当资深设计。
从 2011 年起,俩人便陆续利用业余时间规划自己的产品,对于和产品打交道的人而言,Side Project 不算什么新鲜事,徐子秋的优势在于身为产品经理,同时兼具技术能力。
「我学的是 CS,编程底子不错,同时又做了这么多年产品。」比这让他们感到自信的,是徐子秋对于 UI、UX 的审美。「现在是消费社会,人们对好的设计需求很高,这方面我朋友就能帮到我很多。」4A 公司的设计师刚好能够帮助徐子秋完善前端页面的视觉。
但徐子秋邀请他合作的目的并不仅仅在此,他试图做一个面向设计师的众包网站。
「所谓零工经济嘛,你肯定也听说过,国内有几家平台,但说实话,给人的印象很糟糕。我们当时想做一个有品质感的,面向设计师和广告人的众包服务平台。」
在参考了 Upwork、99design 等一系列海外知名平台后,徐子秋弄出了一个设计众包软件 demo。
「但这个项目没能继续运营下去的。用户上不去。」
对产品本身,徐子秋并不缺乏洞察能力,不论是早期的设计师众包灵感,还是后来联想扩展而成的私单运作平台,在几年后都出现了类似的成功运营的互联网项目。
徐子秋发现他的弱点在于 BD(商务拓展)这块,「我们两个人发现很难推广自己的 Side Project,以前在阿里,没有察觉到这方面会这么困难。」
既然没有人,那就先去凑团队。2013 年夏天,以他为中心,一支七八个人的团队被组建起来。同一时间,徐子秋从阿里辞职,「不敢 all in 的创业者都只是在投机。」徐子秋认为应该给自己一个背水一战的理由。
这次他们的项目早已不是那个设计师众包平台,徐子秋认为设计行业并非自己所长,并且市场不会特别大。这次他盯上的是一款职场社交类产品。
「那时领英进入中国势头很猛,但他毕竟是外国公司。」根据过去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徐子秋坚信国内出现数家能和领英分庭抗礼的职场社交平台,既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他想试一试。
花了 7 个月的时间,徐子秋的团队捣鼓出了 App 的测试版本,并在朋友中进行推广,凭借朋友邀请朋友的模式,2014 年 3 月,这个初生的 App 已经有了一百多位内测用户。然而这款职场社交项目的运气止步于此。「有点生不逢时吧,我们高估了职场社交软件的受欢迎程度。」
再次失利让徐子秋和他的长期合作者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徐子秋坚持继续做下去,而设计师则决意退出。徐虽然感到失望,还是答应了对方的退出条件。
尽管失去了合作时间最长的伙伴,但由于徐子秋的坚持游说,团队没有散。他们决定先以接外包私活的形式维持生计。
半年后,转机到来,一位朋友将另一位创业者介绍给徐子秋,对方有资金支持和媒介资源,但急需一支有战斗力的技术团队。两人约见了一面,聊得很尽兴。「我们之间有短板互补的作用。」作出合伙决定的时间很快,徐子秋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带领他的团队加入了对方的项目里——新项目是以知识付费为核心的互联网产品,这次,他踩中了风口。
2017 年7月,电话里的徐子秋言谈仍充满热情,让人很难想到他背后是长达数年的连续受挫。徐的公司已走上正轨,团队也从不到二十人——其中七个还是徐子秋带去的——扩张到了今天的接近两百人,并已实现盈亏平衡。
关于创业,徐子秋的体会是,自己在阿里的经历并未让他少走多少弯路,有很多草根出身的创业者比他更快获得了成功,也有很多名牌满身的创业团队还在等待救命稻草。
「能够咬牙坚持很重要,我指的不是对一个 idea 或者技术的坚持,而是对创业的坚持,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你自己都想不到的变化,也许机会就等在那里。」徐子秋言谈间有一丝暗自庆幸的意味,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