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宝频道
狭隘是阻挡创作最大的敌人。设计需要思考、沉淀和思维转变,而文字是设计思维转换的另一种方式。欢迎来我这里“读”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宝频道

【大宝】在反复无聊的日常工作中,你最该做的一件事情是.....

大宝频道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6-26 22: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做设计久了,总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是那些反复无聊的事情。没有挑战、没有提升也没有价值。然后就一天天的混沌度日,一晃,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新人的年龄,但水平却依旧停留在新人的段位。


对,这就是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年龄和水平没有一致性的同步增长。时间的流逝是被动推进的,而能力需要主观的努力积累。


反复无聊才是最为真实的日常。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面临的都是颇具挑战或是能立刻带来成就感的工作。这就好比,(我相信)淘宝的设计师不希望天天都在做双十一、双十二一般的大活动,腾讯的设计团队每天都要做出刷屏般的H5是一样的。


反复无聊才是最为真实的日常。所以,你并不孤单。


两三年前,听过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一场内部分享。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致的意思是,我们刚买的电脑,功能配置都一样,不同的人使用,有人用它工作,有人用它学习,也有人用它打游戏,时间久了,电脑就会跟着变得不一样。人也是,刚出生的时候智力水平差别不大,生活环境,学习和工作的习惯的差异,长大之后人和人的差距就会变得很大。


如果把人比作电脑,那么你的生活习惯就好像是电脑的系统,而工作技能和本领就像是后天装载的软件。电脑的性能是不是优越除了自身的硬件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系统和软件的兼容度是否发挥到足够的极致。就好像配置相当的安卓手机和苹果,苹果手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周期大多会长于安卓手机。


在反复无聊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最该做的是像优化系统那样的逐步优化和迭代自己,再去装载那些能对你发展有竞争力的“软件”,努力的让软件和系统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并持续的提升下去。


之前有提过一个词叫 “技能清单” 。当然,这不是我提出的,是查理芒格说的(这里不解释查理芒格是谁啦)。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你的工作范畴之内,需要理清楚自己需要哪些技能,并逐个的去攻破它们,即便有些技能并不那么常用,也要列出一个清单,经常的关注它们找机会去运用它们。

所以,在反复无聊的日常中,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成就感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审视自己的职业,理清楚哪些是你真的需要“装载”到系统中的技能,哪些是需要你去卸载的软件,因为大量的无用软件即便功能出众,也会拖垮你的系统。


又有人会问,道理我懂,如何去做?

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观点一样,首先你要知道:即便都是做设计,相同的职业属性也会有不同的偏重。哪怕都是视觉设计,也会分为产品视觉和品牌视觉,哪怕都是平面设计,也有擅长品牌设计和包装、VI或是字体设计等等。


先找准你的那个“偏重”吧,然后看看这个“偏重”的每一个提升需要哪些维度的技能来支持,像查理芒格说的那样,列个清单,逐一攻破他们。


性能的提升除了软件之外,还需要系统自身不断的去“打补丁”。也就是说,除了“技能”,影响你的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你的习惯。


问自己一个小问题就能马上能检测所来自己的过去是多么的失败。

问题如下:

列举出自己的五个优秀的习惯,越具体越好,不可以是空洞的形容,比如什么善良、内敛、谦虚… 而是具体的某个好习惯,比如:能做到晚上11点前一定睡觉、饮食健康体重常年维持在XX范围之中等等...


大部分人很难说出5个。除了技能之外,也许这5个好习惯就是决定你和你认为优秀的人之间差距的原因。


培养出一个好习惯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在给自己的系统不断的“迭代”。改掉坏毛病算是在修BUG,那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在优化和增加功能。


所以,在反腐无聊的日常中,哪些小事情值得你去“修BUG”,哪些好习惯值得你去“迭代”,这是个值得你好好思考的问题。


再小的事情,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再不起眼的事情,如果用心也能让别人感受得到。抛开那些无聊的反复,其实, 你就是你过去的总和


受苹果公司的规定,IOS版的微信赞赏功能被关闭了。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价值,可以扫码打赏来支持我的文章。


今日互动:

说说你的5个好习惯吧~



喜欢这篇文章的你也许还会喜欢:

【大宝】20岁到30岁,设计师应该知道的真相。

【大宝】在做设计这件事上,你还能坚持多久?

【大宝】关于设计师提升工作效率的建议清单


— 大宝的设计私语录 —

每周一篇,

解密一个设计问题背后的思考逻辑 ,

持续迭代你的设计认知系统。

个人微信号开放 ,欢迎有趣的人来撩


[ 微信公众号:cenferdesign ]



—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