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日梦呓语
醒不来的人写给爱做梦的人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白日梦呓语

峨眉山瓦屋山之行

白日梦呓语  · 知乎专栏  ·  · 2017-08-05 17:45

正文

大三暑假跟王师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川陕甘采集猕猴桃、珙桐、藤山柳和绞股蓝,峨眉山是行程的第一站。我背着行囊,一大早在山脚下的镇上吃好早饭,便跟着老师从最下面的报国寺出发了。当年自己还只是一个热爱认植物的愣头青,一路上兴匆匆地问这问那的,现在大抵也就只记得九头狮子草了。爬到洪椿坪时我们两个还有说有笑的,一边认植物一边采材料,到了爬九十九道拐的时候,便已经累得没力气说话了。走到天黑便在半山腰的仙峰寺住下,睡了个几十个人的通铺。早上六点醒来上厕所,听到大堂里面有和尚在做早课,自己躲在门边瞅着。山上很快便起雾了,朦朦胧胧如太虚幻境一般。一边听和尚念经听得丢了魂,老师已经在前面催促我赶紧出发了。

从遇仙寺沿九岭岗经洗象池上到雷洞坪一路,也是又陡又长。原计划是直接上到金顶,一路边走边采登上雷洞坪时,天已经黑了,我跟老师商量了一下,便直接招了个车下山了。次年毕业那个暑假跟同学又来了一次峨眉山,走了从雷洞坪到金顶一线,也帮老师采了第一次没采到的猕猴桃和藤山柳。

这次在深圳开完植物学大会,就回四川了。想着家里和成都都热得很,便跟父母直接去峨眉山待几天,到达的第二天便兴冲冲地要上山。父母腿脚不便,我一大早便一个人出发了。峨眉山中段是一个大环,下接报国寺,上接雷洞坪,所以并没有办法一次性走完全程。这次打算从万年寺出发登到华严顶,补完以前没有走过的那半个环,然后再从遇仙寺往下走到五显岗。

从万年寺停车场走到万年寺还需要走半个多小时,沿路都是村寨,并没有什么看点,不差钱的话可以直接坐索道到万年寺跳过此程。万年寺到华严顶这半边,路要好走得多,不像清音阁到遇仙寺那半边,又长又陡,我大概花了两个多小时便到了华严顶,上山的话可以选择从这边上。但这半边的景色和植被多样性远不如清音阁到遇仙寺,下山的时候可以走那一边。一路上遇到的人并不多,现在大部分人都选择直接开车到雷洞坪,直接上金顶。上面还有索道,即便是不坐索道,往返也只需三四个小时,路又好走。雷洞坪以下又长又陡的山路,便渐渐没什么人走了。其实下面的景色和植被都远好于雷洞坪金顶一线,特别是洪椿坪到九老洞一线。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错过的话实在是可惜。


大约下午一点钟开始往下走,从遇仙寺向下就是著名的珍稀植物长廊,有大量珙桐连香树等名贵树种,各种植物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

石蜈蚣草( Scutellaria sessilifolia )。花和叶都生得很密的一种黄芩,密恐福音,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海州常山(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楮头红( Sarcopyramis nepalensis )。野牡丹科的粉嫩小花,在万绿丛中非常惹眼。

在沿途经过的潮湿岩崖上还意外发现了我两种课题需要用到的两种植物:


岩菖蒲( Tofieldia thibetica )。岩菖蒲很不起眼,但在植物系统学上的位置却很特殊。本来长期被放在百合科里,但后来研究表明其应该独立成科(Tofieldiaceae),并属于天南星目。但目前岩菖蒲科在天南星目中的位置还不是很确定,整个科有四个属数十种植物,中国有岩菖蒲属三种。其中长白岩菖蒲( T. coccinea )分布在吉林和安徽,也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寒带。另外两种岩菖蒲和叉柱岩菖蒲( T. divergens )是我国西南部特有种,两者以邛崃山、大凉山、乌蒙山为界呈东西分布。我现在正在梳理整个岩菖蒲科的系统分类。


高山粉条儿菜( Aletris alpestris )粉条儿菜也是一类非常不起眼但系统演化位置很特殊的一个类群。粉条儿菜跟岩菖蒲一样,原来被放到百合科,后来研究发现其属于薯蓣目纳茜菜科(Nartheciaceae)。该科五个属,中国只产粉条儿菜属,且该属以中国为分布中心,以中国西南部为盛。该属15个种,中国就有13个,且近年来还有两个新种的报告。该类群在系统演化上的位置如此特殊,但大概由于花小颜值低,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研究热情,属于很缺爱却很值得被爱的类群(颜值决定命运啊!)。

一路边看花边往下走,山路又陡又拐,碰到好多气踹嘘嘘充满绝望的登山客,都在问我前面还有还远。不由得庆幸自己此时是走在下山的路上。但走到五显岗停车场时,也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晚上到住处,又花了一个小时处理标本,准备硅胶干燥分子样。

这次峨眉山之行,彻底补全了整个峨眉山从下至上的所有登山线路,又采到了自己想要的植物,可谓满载而归。第二天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兴匆匆地踏上去附近瓦屋山的旅途。

瓦屋山目前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来到景区大门,却没有旅游大巴送游客上山,只能自己走近一个小时,才能走到第一个景点双洞溪。双洞溪依山傍水,由于头天晚上下了暴雨,景区内的溪流更是水量充沛,隆隆作响。瓦屋山以飞瀑出名,每走一会儿就能碰见一处,最里面有两个大瀑布更是蔚为壮观。


双洞溪入口处的溪流和小瀑布。

第一处大瀑布,从天而降,倾泻而下,接近拍照时浑身都被溅湿了。


第二处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着如此湿润而又原始的环境,直觉告诉我,肯定有好植物长在这里。

常山( Dichroa febrifuga

掌裂叶秋海棠( Begonia pedatifida ),非常晶莹水润的花朵,跟此处的环境相得益彰。


长柄熊巴掌( Phyllagathis cavaleriei var. wilsoniana )野牡丹科锦香草的一个变种。


峨眉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cordatum )看到峨眉双蝴蝶的时候兴奋得跳了起来。非常喜欢双蝴蝶,名字寓意好,花并蒂而生。花朵又气质高贵,由白到顶端转为紫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