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北京领证结婚指南和免费福利! ·  昨天  
最爱大北京  ·  德国“授权”到期 , 「进口德绒」被99元清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明朝的精彩远不止《明朝那些事儿》!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12-02 23:27

正文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52

作者: 杜杜杜

审核:喵大大     编排:王天娃


明朝史一直是历史研究者的“富矿”和大IP,拥有众多粉丝而著称。


得益于《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明朝众多的奇葩皇帝、残酷的政治、长期的军事斗争、援朝抗日的伟业、倭寇骚扰的抗战先声, 前赴后继的铮铮忠臣,两面三刀的背叛者,丧尽天良的小人……


只是许多读者开口闭口都是 明朝那些事儿 ,拿现代观念去调侃古代,用戏说的心态去读历史,用想当然的观点去推演历史,难免有些驴唇不对马嘴。譬如,书中在讲明朝的灭亡的时候将“白银货币”的短缺视为明朝气数已尽的重要因素,而市场为何缺白银?因为老百姓喜欢保存银子,不拿去流通。


乍一看,明朝白银短缺似乎颇有道理。实际上呢?如果明朝政府不是大力推行“白银货币”,城市乡野的老百姓又怎会有机会去使用白银、收藏白银?再者,作者想当然认为明朝白银紧缺,而实际上白银作为一种普遍的货币单位恰恰是在明朝,这既有美洲开发带来的全球贵金属货币流通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明朝政府财政运作的“白银化”……


明朝那些事儿 不是不精彩,现实的历史有着比戏说更为复杂、更为精彩、更为惊心动魄的细节。这些并不是开启上帝视角,把历史重新捋一遍就能获得的,而需要浸淫在其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历史。


明史研究领域其实诞生了一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佳作。如果对明史有一些深入了解的兴趣,不妨从这些书着手。


1、《明史讲义》




作者:孟森

出版社:中华书局


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虽然文字上多有文言的痕迹,阅读起来稍显生涩,不过毕竟是开山立派的书,很多明史的核心问题,孟森先生都已经关注到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的框架, 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考证翔实、轮廓清晰,论眼光高远,一代宗师绝对不输于后来者。


2、《万历十五年》



作者:[美] 黄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这本书太有名了。没读过《 万历十五年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历史的。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在中国是万历十五年,书中写了一些人一些事,表面看来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能看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症结所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在此书体现的淋漓尽致。



3、《重写晚明史》系列



作者:樊树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樊树志先生在国内明史圈子也是数一数二的资深学者。这几本书延续了他一直以来对于晚明史的关注,尤其是站在全球的角度重读晚明王朝,老爷子读的材料多,故事信手拈来, 用大量鲜活而带着温度的细节构建了晚明时期的大历史。坊间流传着“明朝亡于万历”的说法,但读了这套书你会发现,万历虽然几十年不上朝,脾气又臭又倔,但他绝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从十岁时的三好少年——有思想、有作为、有目标,怎么突然就变成一个亘古未有带头罢工的皇帝了呢?


4、《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作者:谢国桢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晚明一团乱麻,“党争”尤其惨烈。 明明是历代皇帝忌讳的“党争”,为什么到了明朝末年突然之间愈演愈烈了? 作者寓明清之际的社会、政治面貌于东林党争、复社、几社等集会结社活动的背景考察, 巧地妙呈现明清社会的状况和士大夫的风气。鲁迅曾以“钩索文籍,用力甚勤”勉励之。另外这本书还可以配合着小野和子的《明季党社考》一起读,感受下学术研究如何接力进行,步步推进。


5、《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作者:王天有、高寿仙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书名气不大,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阅读体 验非常不错。 将明朝划分为开创、腐化、整顿、衰蔽四个时期,高屋建瓴。通过“多重性格”的角度来鸟瞰明朝,凸显了明朝的复杂性、矛盾性、怪诞性。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时期的时候,先通过《导言》对该时期的社会概况进行了总体的阐述,大气磅礴,然后分别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那段时期的错综复杂的大明王朝的现状。越是复杂的历史越需要高超的笔法。


6、《明代政治史》



作者:张显清、林金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讲明朝不能不讲政治,问题是怎么把复杂的政治讲清楚。这本书从 阶级结构、国家形态、政府机构、官僚管理、法律制度、政治改革、党派斗争、民族政策、对外关系、政治思想等方面来讲政治,不仅是讲政治制度怎么规定,还讲政治运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建议把这本书当成工具书,尤其是在看历史剧的时候、编历史小说的时候,明朝的政府怎么管人管事,明朝的官怎么说话办事,一切都有规矩。


7、《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作者:王天有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从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开始,依次叙述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宦官机构、两京制和南京机构、地方机构以及国家机构中的吏和皂隶,全面而又系统地论述了明代国家机构的实质及其作用,突出了明代皇帝把“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原则进一步贯彻发挥的特点,弥补了过去史书的不足。


8、《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



主编:王毓铨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这本书常常被人忽略,谈政治史的书很容易找,经济史方面的断代史研究却不容易下手。《大分流》这种热点书其实不适合给入门读者阅读,在东西方学术逻辑中兜兜转转,实在不是普通读者能够领会的。


《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 卷(上下)》由著名经济史专家王毓铨先生挂帅,刘重日和张显清两位任副主编,由张显清和林金树等十几位学者通力合作 ,用 90 万字的篇幅, 对明代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土地制度、租佃关系、赋役制度、经营方式、经济思想等作了深入的论述; 对明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交通运输、城镇集市、食盐茶马等经济部门的生产状况及国家管理政策作了详细的考察。


这本书等于 20 世纪明代经济史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在面面俱到的同时,绝无堆砌材料、剪刀加糨糊的敷衍塞责, 对于经济史领域的 问题又能做专题式分析 建议留在手边当工具书,随时翻阅。


9、《南明史》



作者:顾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