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研发把关及设计的重点,是研发人员存在的核心价值。
对食品这个行业来说,我应该算是个中生代,进入这个行业是我从小就立定的志向,我不会说自己是因为看到鲑鱼逆流而上而立下的宏愿,这麽说未免也太过于矫情!我更喜欢看到人们因为美食的治愈,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那是一直支持著我热爱这份工作的信念 ----「让每个人因为美食而感到幸福」。
「食品研发」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个相当有距离感的工作,也因为接触不多,常常产生许多误解,以为可能就只是个吃吃喝喝的开心工作罢了。但食品是一门相当专门的科学,如同生物和化学一样,都是需要不断试验及深究的学问,包含「如何兼顾产品的美味及稳定性?」、「该使用什么加工方式增加产品的安全及保存性?」等等,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研发把关及设计的重点,也是研发人员存在的核心价值。
入行至今已10个年头,在我的研发生涯中,绝大部分的心力都在业务通路产品的开发,业务用产品的种类包罗万象,你或你一定曾在街头巷尾的小吃店裡,甚至各大连锁速食、餐厅及便利商店中品尝过我用心开发的产品,无论它们在菜肴中是主角或配角,一定都曾在你心中留下美味的记忆。
开发业务用产品最大的挑战就是「跟时间赛跑」,所遇过最难忘的经验就是某大速食通路欲开设旗舰店,因此从产品开发、测试乃至到位仅不到数个月时间,众多的品项与时间压力对于研发来说是相当大的精神与能力的考验,正当产品如期上市终以为心中的大石可以落下的同时,又因产品销售超乎预期,急需增加排产,于是研发人员只能紧急下厂协助现场量产,这是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只能说时间与压力真的会让一个人激发出自己从未发现的潜能「化不能于可能,让可能变成万能」。
近年来频传的食安风暴让食品业蒙尘,也让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互信结构瞬间崩盘,更因为政府法规的朝令夕改让业者无所适从,向来讲求变化快速的业务通路逐渐趋近保守,突然间朝气蓬勃的食品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状态。
食安事件更让许多非食品人的「专家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也让许多食品添加物无端遭受污名化,再加上媒体不加求证的扩大渲染,导致消费者人心惶惶,只要看到不熟识的标示字眼就像看到妖魔鬼怪一样退避三舍,在不振的大环境裡无疑是雪上加霜,原本为了产品安全性及稳定性而必需的添加物,因为不被了解而遭客户要求去除,在在都让食品人的处境更加为难,也几乎让食品产业彷彿重新回到了原点。
食品研发就像是每支产品背后默默的无名推手,从原料来源的掌握、溯源,配方开发、投产乃至品质安全管控等层层环节的掌握与确认,甚至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测试与再接再厉才能成就一支产品的顺利上市,这些努力与泪水都是社会大众所不知的付出。
食品业界里有一群为数不少一同奋斗的前辈与朋友,大家默默的守在自己岗位上,为了让食品业的美好未来而持续努力。他们都没有放弃,我又怎能放弃?期许将来的一天,「食品专业」能受到重视与尊重,也希望食品人的努力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肯定。
延伸阅读:
▶
食品人 | 食品企业SC现场核查的感悟体会
▶
食品人 | 浅谈食品企业缺什么?
▶
食品人丨分享北方水稻的种植过程
如果你也有话想说,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