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电影《死亡乐章》反映的社会现象和家庭矛盾,以及人们面对生命和死亡时的道德困境。文章还提到了其他电影和新闻事件,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悲剧和待修补的问题,同时呼吁人们要找回自己的主体性,成为真正的自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死亡乐章》展示了家庭矛盾和生命终点的道德困境
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四口之家的内部矛盾,以及面对生与死时的挣扎,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悲剧和待修补的问题。
关键观点2: 文章提到了其他新闻事件,如老人对重病伴侣的无助和家庭的疏远
这些事件反映了社会中的巨大无力感和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家庭的思考。
关键观点3: 文章呼吁人们找回自己的主体性,成为真正的自己
文章通过引用宋丹丹的微博和李红的故事,强调了找回自己的主体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外界束缚。
正文
一位七旬残疾老人残忍地将67岁妻子推入江中致其溺亡,只因妻子癌症晚期疼痛难忍,主动寻求解脱…一位83岁老人亲手将46岁智障儿子杀死,因为老人担心过世后儿子无人照料,案发时老人已经照顾儿子40多年…一位84岁老人用一根脚手架杆子杀害了86岁妻子,妻子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没有把她送去养老院,而是亲力亲为照顾了10年,但妻子病情恶化,老人无能为力…在法律判决和道德尺度外,社会从未停止过,对横亘在生命里的,巨大无力感的讨论。遗憾的是,这些沉重话题对于步伐趔趄的国产片而言,似乎是某种创作禁忌,我们很难在银幕上看到符合本土语境的故事…最近,一部德国电影将镜头对准了一系列尖锐问题,国产片拍不好的和不敢拍的,都被它讲明白了——可当疾病夺走秩序,老两口细心构建的生活开始坍塌,一切都变得狼藉不堪…一起经历半辈子风雨的莉西站在面前,却认不出她是谁,还经常光着屁股跑到邻居家。因为糖尿病,她的视力越来越差,左脚趾已经坏死,日常行动非常不便。他们试过向保险公司申请提高护理等级,但对方经过潦草的评估,认为他们目前至少还能下床活动,简言之不够惨,所以拒绝了申请。他只是觉得很吵,起身走进卫生间,然后关上门,坐在马桶上,寻求清静。好在邻居听到了莉西的呼救声,从窗户跳入屋内,及时拨打了急救电话,避免了一场悲剧。自顾不暇的莉西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把盖尔德送去疗养院,做短期护理。不承想,盖尔德每日都会跑回家,有时候甚至连裤子都不穿…某个雨夜,莉西听到有人在不停地按门铃,于是起床撩开窗帘察看。不过,这次莉西没有开门,思索片刻后,莉西转身回到卧室,当作一切未发生…今年2月,《死亡乐章》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并一举拿下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剧本银熊奖”。影片共五个章节,细致地解剖了一个四口之家的内部矛盾,以及当人在面对生与死时所要经历的道德困境。3小时的银幕时长里,堆满了焦虑、怀疑、压抑、崩溃等情绪,吵吵闹闹,不止不休。因此有网友评价:《死亡乐章》又名《乱成一锅粥,大家趁热吃吧》。但剧本实在精彩,把东西方家庭均会面临的难题写得力道十足,让人看完不禁发问——人活这一辈子,究竟为了得到了什么,又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什么?丈夫的大脑正先于心脏衰亡,而妻子更是身患绝症,时日无多。这些呈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由哈内克执导,揽获金棕榈大奖的《爱》——身为音乐教师的安娜优雅了一辈子,却晚年中风,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安娜:给她洗澡,喂她吃饭,扶她如厕…但安娜的病情日渐恶化,肢体僵曲、无法表达,安娜忍受不了命运的羞辱,变得消极厌世。丈夫不忍心看安娜继续经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于是亲手用枕头闷死了她…你或许会疑惑,《死亡乐章》里,莉西和盖尔德的儿女呢?儿女不照顾老两口吗?以致于,莉西从儿子出生时就感受不到对孩子的爱,仅仅只是日复一日,尽力把母职做好。但,她偏偏是家里最反叛的孩子,从未对母亲的宠爱做出对等的回应,拥有歌唱天赋却追求与指挥家哥哥活出不同,跑去做了牙医助理。儿女与父母、哥哥与妹妹之间,一天比一天疏远,似乎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当父亲盖尔德因肺炎身故,这两兄妹一个因车子的电量耗光而抛锚在乡间小路上,另一个压根儿联系不上。安葬盖尔德的骨灰前,她无所适从地说:你曾经是个好人,谢谢你…这简单的一句话,饱含了混乱的晚年生活对夫妻情感的消耗,自顾不暇的她,已讲不出太多,只有生者能听到的,动情的语言。处理完盖尔德的后事,莉西和许久未见的儿子坦白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觉得没意义,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并不是很好,不值得为了治疗带来的折磨活下去。莉西交代儿子,卧室的衣柜里挂着一件大衣,衣兜里装着一本存折,上面大概有5000欧元。听完这番话,儿子内心并没有感受到悲伤,反而是气愤,气愤她在父亲的葬礼日没有把话题留给父亲。但莉西怎么都想不起来,当时是因为什么,严厉地训斥儿子。再小的事,只要是发生在童年,就能轻而易举地影响人的一生。此类真心话局,对一向强调含蓄隐忍,追逐牺牲精神的中国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大尺度”交谈。人们总是习惯对照各种道德模板,笨拙且小心翼翼地,假装爱着彼此。有位网友评论道:你知道你妈不爱你是一回事,一辈子到头来听你妈亲口说不爱你是另一回事。面对面表达“不爱”的心声,或许是这部电影情绪最浓烈的一处呈现。在创作与本片同名的交响曲时,严苛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为此二人爆发过无数争吵。最终,耗费巨大心血的音乐会首演失败,作曲家决心自杀,他不得不为搭档善后。但前女友和孩子的父亲不合,只能由他入产房陪产,并帮忙照顾新生儿。莉西的女儿,长期酗酒,浑浑噩噩,爱上一个有家庭的男人,掉入情感旋涡。原生家庭给她的成长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她的生活被负能量环绕,一切都是那样的消极…事实上,《死亡乐章》确实是按照一部迷你剧的体量拍摄的,导演在采访时透露,很快就会释出剧集版。电影中,生命的无常感和命运的无力感无处不在,像一张插翅难逃的巨网,禁锢住一个平凡的四口之家。如果有一天,六十年婚龄的父母说他们要离婚,在美国的女儿宣布同性恋,老公告诉我得了艾滋病,儿子抱回了他的私生子…那一天,我依然会拉起他们的手,搂住他们的肩,对他们说我还在这儿!因为我是真爱你,所以你有真自由,人生很短,你的人生你做主!情人节快乐!当年,因为这段话中的道德瑕疵,宋丹丹遭受了大量的批判声,甚至辱骂。但13年后,当看客摆脱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再回看这段话,才惊觉其价值:因为我是真爱你,所以你有真自由。生活在身不由己的时代,或许我们唯一能握紧的自由,就是找回自己的主体性。《出走的决心》中,在50岁的年纪,挣脱暴夫捆绑、挣脱女儿前途、挣脱孙辈成长,坚决出逃,为自己活一回的李红(咏梅 饰),便是找回主体性的最好例证。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事,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牺牲什么。点亮“”,你要首先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