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
“
文玩收藏圈
”
,再点击
“
关注
”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
免费
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张居正
与春秋时期的
管仲
、战国时期的
商鞅
、西汉的
桑弘羊
、唐朝的
刘晏
、北宋的
王安石
一起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六大改革家。为明朝中后期辅佐万历皇帝
朱翊钧
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
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挽狂澜,更被后世认为:是他使明朝的寿命延长了100多年!
清代学者
刘献庭
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
张居正
是也。"自从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后,明朝实际上再无宰相,然而明朝中期后,首席内阁大学士(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国家大政,实际行使宰相之权。
故而刘献庭的意思是说太祖
朱元璋
是开国皇帝,是创建明朝的第一皇帝;而宰辅多达一百六十余位,只有
张居正
是"救时宰相",对千疮百孔的明王朝有再造之功,在他之前和之后的明朝都无人能比。
来源于网络
自幼聪明 被誉为神童
嘉靖三年(公元1525年),
张居正
出生于江陵县(现荆州市)的一个秀才家里,而且自小聪明过人,很小就成为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通。据记载,
张居正
5岁能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
也就是说
张居正
23岁就开始正式进入政坛,这一波操作,即使放在今天,也得让多少"学霸"仰视啊!
进入官场后,
张居正
很快就适应了官场的那一套,模仿老师
徐阶
"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的为官之道,偶尔还会使上一些不太君子的手段打压对手,不过这个对手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鸟,或者可以说
张居正
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避免朝廷陷入奸臣之手掌控。
来源于网络
隔山打虎 推行改革
张居正
真正上位是在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驾崩,年仅十多岁的明神宗继位。时任内阁首辅但不太受朝臣待见的
高拱
在内阁里发牢骚说了一句:
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张居正
利用
高拱
与太监
冯保
之间的矛盾,将高拱的原话改为"
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
"后,指使
冯保
在皇贵妃李氏(明神宗生母)和陈皇后面前指责高拱大不敬的言语,并谎称高拱想谋立藩王,让皇贵妃和陈皇后大为吃惊。于是,因为高拱的口无遮拦,被
张居正
利用不太君子的小人手段,利用皇贵妃和陈皇后的力量,把趾高气扬又专横的
高拱
这只老虎打倒了,
张居正
顺势取而代之坐上了首辅之位。
万历皇帝尚且年幼,而且
高拱
被打倒后,太后更加倚重
张居正
了,所以国事无论大小都由
张居正
做主,这就给了身兼"帝师"和"宰相"角色的
张居正
一展抱负的机会。
针对隆庆皇帝驾崩后留下的烂摊子,
张居正
在万历皇帝期间当首辅十年,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清丈田地,实施"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主张农商并重,减轻百姓的赋役税负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明朝财政状况;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加强了北部国防;整顿吏治,严厉整肃了朝廷秩序,甚至使得皇宫里的奢侈消费现象也大为收敛……大明王朝这艘行将沉没的破船,竟然在
张居正
推行的"万历新政"修补之后,竟能扬帆顽强地继续航行。
来源于网络
人走茶凉 秋后算账
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张居正
病逝家中,享年58岁。
张居正
的死因,和毁誉参半一样,一直是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张居正
死后不到两年,昔日的反对派把矛头指向了他,从权重震主到私德败坏,把他批判得体无完肤。长大成人的万历帝也指责
张居正
"罔上负恩,谋国不忠",下旨追夺官秩,查抄家产,以罪状示天下,甚至一度扬言要起棺鞭尸,继而张家亲属自杀的自杀、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张居正
鞠躬尽瘁推行的改革,随后被一笔勾销,国家又陷入了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切都是死前的
张居正
难以想象的。
来源于网络
贪恋女色,纵欲而死?
昔日的反对派批判
张居正
私德败坏,意思是说他私生活混乱、奢侈、不检点,且当时的文士
王世贞
直言,张大人实死于春药过度。与
张居正
大致同时代的
沈德符
也批评这位"救时宰相"天天服用
戚继光
进献的壮阳药以致全身燥热,严冬无法戴帽出门,苦了百官,再冷的天也只能跟着首辅大人光着脑袋挨冻。这些说法是否属实?难道
张居正
就是一色情狂?
据记载,隆庆皇帝倒是有一段时间被妖姬迷惑,每日钟情声色。
来源于网络
操劳国事 自然病死?
有学者从
张居正
给友人的信件中得知,至少在万历九年夏天就开始他就觉得精神萎靡不振、饮食不思、精疲力竭,之后病情反复,时好时坏,渐渐力不从心,常常向万历皇帝请假回家调养,甚至申请告老还乡,但皇帝依赖张首辅已成惯性,便往往以大量赏赐,说些"宜慎加调摄,不妨兼理阁务,痊可即出,副朕眷怀"之类的话,极力挽留。
张居正
无奈,只好在有生之年"镂之肺腑",继续"捐躯陨首",继续改革大业,为皇上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