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门正道独家文章(artman_design)
今天看到共享充电宝的项目创始团队离职的新闻,其实我内心是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因为这个“共享充电宝”新闻出现的那一刻,我就马上分享给朋友并说不看好。
作为一个出门带6台手机的极端用户,都觉得不需要这样的共享充电宝。
可能你会说,我是特殊用户,不能归在正常用户里。
但是过去的那么多年,我作为一个手机正常用户,也不曾在户外忽然需要充电宝来打救啊。因为手机不会忽然没有了电的,每个人自己每天的量有多大,自己心中有数的,可以用得上的机会还真的很罕见。
何况还不说这些充电宝并不安全,可能泄漏信息。(这一点为什么最后才说呢,因为大部分用户一来不知道充电宝会泄密,二来觉得自己的隐私并不值钱,没什么好怕的。)
这2三年之间,忽然整个互联网创业,不带“共享”2字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
共享单车,几十家。当然,我们主要看到的还是OFO和摩拜。
然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什么的。
都什么玩意?出租就是出租,说什么共享?你们知道共享经济的意思是什么吗?
共享经济,到底是什么?
在百科上的解释为: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
注意了,核心关键词,闲置!
这个词最大的含义就是,我有,但是我用不上,所以,我拿出来分享。
无论是物体,还是知识经验,都不要紧,只要是资源,就对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共享单车。
数以十万计的全新单车,一排排放在街头。
他们并不是把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是让更多的资源变成闲置,而生产了一堆的新的。
这个生意的套路无非就是做一批廉价单车出来,占据了我们的公共人行道,然后顺便收我们押金去出租给我们。
所谓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不也就是这样的吗?
其实真正的共享经济,目前大规模影响的,还真的只有专车,我说的私家车的专车。
他们是因为上班下班空置着一个或者几个车位,所以顺便多载点人一起走,降低空置率,换取一定的报酬。
这里不一定是平台级的才是这样,几年前,我在某个平台上找到一个拼车的司机,他们2夫妻,还有2个同事,加上我,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他们的车去,这个才是共享经济。
充分地利用已经有的闲置资源。
如果你专门买了个车去跑滴滴赚钱,那不叫共享,那叫“摩拜”。
好了,那么我是不是一个共享房东的,很明显,是的。
因为另一套房子我将来有用,但是现在暂时闲置,所以出租了。我并没有专门买一套房子去出租。
说到出租,这个形式已经存在了无数年了。
例如,90年代的录像带出租店,一些自摆婚宴的设备,例如桌子碗筷等等,小城市非常的多,这种例子都不一一举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己的地方做自己的生意。
而有意思的是,这些自己地方做自己生意的行当,觉得很正常。
但是一旦占用了公众地方去做自己生意的,马上就变得伟大起来了。
说的就是共享单车,其实这些单车已经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我们的公共走道,甚至有很多是乱扔,那么为何这样的公司和经营理念就可以被大家所尊敬起来了?
甚至某家CEO说如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我真的看不懂哪儿公益了,我花了钱交押金,花了钱骑车,然后你说你是公益?
其实,这些共享单车越成功,我反而觉得我们的城市建设越失败。
再聊聊另一个有意思的分支:知识共享。
首先,知识肯定是一个资源,越是高端的,越是稀缺。
那么把自己不用来吃饭的那些知识共享出来给有需要的人,其实就是共享经济的一种。
我举个例子,我写教程,写文章,大部分都是我曾经有用,但是现在用处不是太大的知识。比如说,教你怎么用色,教你怎么排版,教你怎么分辨一个好设计。这些基础知识对我现在来说,并不是吃饭的知识了(也就是闲置的知识体系),但是我共享出来给目前靠这个吃饭的门友们,那当然是共享经济了,那么关于报酬方面,以前不是有打赏这个功能么,换取一定的报酬,并不全靠这个报酬吃饭。
非常的符合共享经济的定义。
如果我没有其它职业,全靠文章吃饭了,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支付之后才可以打开阅读,那就不叫共享经济了。那叫作家。
最后,希望互联网行业的大家好好创业,好好创造真正的价值,最好还可以改善一下社会的现状什么的,造词不能拯救世界。否则早就“生态化反,美到窒息”了
赚钱不可耻,但是不要一边消费我,一边说你很伟大地做公益了。
不求回报的初衷才叫公益,而创业失败,赚不到钱就那不叫公益。只能叫“捞钱未遂”。
不然,A股玩家才是国内最大的公益者。
越努力,越幸运。
这里是庞门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