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纪要社
买方、卖方的各行业、企业的跟踪纪要及音频,对突发事件(宏观政策、市场、行业、企业)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普京重要表态! ·  23 小时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2 天前  
财经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纪要社

跟踪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宋伯龙】智造升级科技兴国

思维纪要社  · 公众号  ·  · 2025-02-20 16:02

正文

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两边内容不一,请勿错过精彩内容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本期特别节目深入探讨了 2025年的投资趋势,特邀专家分享了投资经验和未来展望。强调选择时机和行业研究敏锐度为成功关键,看好新能源汽车、AI、低空经济等领域,认为中国在高端制造、科技方面具有全球竞争力,建议关注技术进步和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同时,提供了资产配置建议,强调在结构性牛市中,投资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和公司为关键策略,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宝贵参考。

2024年投资冠军宋柏龙分享蛇年投资大趋势

2024年的投资历程中,某基金经理通过配置低估值的半导体设备和抓住AI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年末增加了智能终端投资,以及在市场过度恐慌时加仓战略新兴产业,如低空经济和数据要素,获得了38.46%的收益率,位居股票型公募基金季军。他还提到,尽管未预期到后续的强力政策支持,但政策出台后,基金净值迅速上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聚焦高端制造与科技: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对话中讨论了投资策略的重点在于成长性和创新性方向,特别是高端制造和科技领域。 9月24日之后,进一步加仓这些领域,因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量稳质增阶段。特别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和芯片出口的显著增长,以及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大。此外,还强调了在不同阶段选择成长且估值相对较低的行业,如算力、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这一策略反映了对行业研究的敏锐度和择时的重要性,区别于公募基金经理普遍较少择时的做法。

构建投资框架:大势研判与主题投资策略

对话讨论了一种投资框架,该框架分为大势研判和主题投资两个部分。大势研判基于多个维度的分析,包括经济周期阶段、政策力度和产业出清程度,以判断市场看多或看空。主题投资则侧重于每季度评估具有成长性、确定性及壁垒的行业或子行业,通过分析行业景气度、资本开支和招聘情况等中观数据,选择投资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投资逻辑强调以合理价格买入并持有,特别关注投资方向的壁垒及其变化,衡量其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基金经理的量化与基本面结合择股策略

基金经理通过结合量化和基本面研究来选择股票。首先,根据不同行业构建特定的因子模型,如在医药行业注重博士和硕士的占比,对股票进行打分和排序,筛选出前 35%的股票作为重点研究池。随后,对这些股票进行基本面研究,包括发展空间、竞争格局、盈利能力、科研发展和管理层意愿等,最终结合风控和组合管理确定持仓。

量化投资与基本面研究的结合策略

讨论了一种结合量化模型和基本面研究的投资策略。该策略中, 70%的持仓基于量化模型,侧重于基本面因子而非量价因子,从而实现长期投资逻辑。剩余30%的持仓则基于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深入研究,寻找量化模型未能覆盖的优秀标的。通过这种结合方式,确保投资决策既具备量化模型的系统性和客观性,又融合了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以实现更全面的投资覆盖和风险控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对话中讨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 2020年的明确机会,以及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快速演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上升周期。当前,行业处于触底回升阶段,许多企业净利率下滑导致产能出清。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且与未来的低空经济密切相关。特别地,固态电池等技术的进展为低空经济和电动化产业链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与低空经济的未来布局

对话围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未来潜力以及低空经济的布局展开。观点认为,如果仅将锂电池产业链视为电动车的一部分,国内的产能和公司股价可能已到顶;但将其放在全球电动化的背景下,市场空间远未达到极限。对于 2025年的布局,强调了对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看好,特别是高端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增长,这些领域的增长率已显著超越整体社会增长,预示着投资机会。

中国高端制造的未来布局与持续发展

讨论集中于中国未来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方向,强调了人才、技术以及资本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指出了中国工程师红利的持续增长,以及在技术积累和资本支持上的优势,预示着中国在政策引领下,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将持续升级。此外,还提及了在不同领域如卫星、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中国已取得的全球领先地位,表明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全面性和未来发展潜力。

AI和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话聚焦于 AI技术及其对数据中心需求的影响,特别是AI芯片的高功耗导致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快速崛起。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液冷行业将实现300%至400%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AI芯片算力提升导致的功耗增加,促使散热技术从风冷转向液冷。同时,国内云厂商预期在2025年和2026年会逐步追上海外的趋势,尤其是在进口海外顶级AI芯片受限的情况下,国内GPU市场将有巨大空间。此外,对话还提到低空经济和AI细分方向的发展机遇。

AI终端:从智能眼镜到AI芯片的未来机遇

对话探讨了人工智能( AI)在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新机遇,特别强调了智能眼镜作为AI终端的潜力。智能眼镜结合AR技术,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规划跑步路线、自动点餐等,展示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场景。此外,随着AI技术的赋能,智能终端对人工智能芯片(NPU)的需求增加,预示着NPU市场的增长机会。中国有望在这一领域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领先企业,类似于智能手机行业的崛起路径。

2025年A股市场趋势及投资策略探讨

对话围绕 2025年A股市场的趋势和投资策略展开,重点讨论了智算中心爆发式增长、低空经济及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系、AI加持下的应用端等细分行业的发展。对话双方认为,随着算力提升带来的散热问题的解决,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些领域将迎来显著增长。同时,对于2025年A股市场的整体趋势,预期是一个逐步向上的走势,特别是在经济复苏和技术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具有成长性的新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领域将是投资重点。建议普通投资者关注人形机器人、AI应用、低空经济等相关领域,并在这些方向上进行早期布局,等待催化剂的来临,如低空经济的订单落地、eVOTR飞机的增多以及经营许可证的发放。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AI链驱动智能制造与科技升级

本期节目探讨了 2025年投资的大趋势,特别是AI链在推动智能制造和科技升级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树酵素、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和股子经济等领域的实际案例,强调了AI技术在创造新市场和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嘉宾分享了他们的投资框架和对未来的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以期在新的一年中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问答回顾

2024年你在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收益排行榜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2024年你的主要投资操作有哪些?

2024年股票型公募基金收益排行榜上,我以38.46%的收益率获得了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季军,这是我在首个完整年度管理公募基金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年初时,我配置了一些相对低估值的半导体设备,看好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在当年的爆发性增长。随着AI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苹果链等消费终端智能终端的投资。在市场下跌时,我认为市场过度恐慌,因此在九月中下旬加仓了战略新兴行业和新生产力方向,如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2024年你的投资策略是怎样的?

投资策略以成长股为主,同时在不同阶段选取兼具成长性和估值较低的行业进行配置,如算力、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并且注重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择时操作。

净值排名上升较快是由于调仓布局准确还是择时操作的成功?

净值排名上升较快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看好成长性方向,并在 9月24号进一步加大了对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的配置。当时看到的是中国经济处于量稳质增阶段,长期增长仍保持世界主流经济体中较高的5%左右GDP增速,且高端制造和科技领域开始领先全球。

2024年,你在行业研究和择时方面是否表现出敏锐性?

是的,我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表现得比较敏锐。我们团队相较于大部分公募基金经理更注重择时,因为我们之前在专户绝对收益管理经验中发现不做择时会导致净值表现不佳。我们的择时框架基于多个维度分析,包括经济周期阶段、政策力度、产业出清程度等,以判断市场大势,并结合中观维度数据挑选确定性高、成长性强的主题进行投资。

你们如何评估投资主题的成长性和竞争壁垒?

我们会结合行业景气程度、资本开支力度、招人情况等多个中观维度的数据进行衡量,挑选出具有成长性且有一定竞争壁垒的行业龙头或子行业龙头进行投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关注行业的成长性以及壁垒的变化,以合理价格买入并持有。

在投资中,如何衡量壁垒打破后带来的风险?

我们会去衡量这些壁垒是否符合我们的投资要求,并在投资框架中考虑壁垒打破后可能带来的风险。

你们搭建的投资框架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择股这部分的投资框架是怎么搭建的?

这个投资框架是我们搭建的择时框架,用于衡量和选择符合我们要求的投资主题。我与大部分基金经理不同,因为我有数学背景和量化研究员的经历。我们会在不同行业中建立各自的因子模型,每个行业模型中的因子是根据该行业的发展特点定制的。例如,在创新药领域,我们会看重博士和硕士占比等因子,并将这些因子应用于模型中进行打分。每个股票在行业模型中有一个暴露度,通过 z score排序后,我们会选取前35%的股票形成重点研究的股票池。

能否举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这个量化模型和基本面研究结合的投资框架?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在 2020年初,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家汽车厂商在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下一代车型,技术迭代明显,因此预判这是一个明确的投资机会。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会构建包含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毛利率等常规财务因子以及一些特异性的因子,将整车厂和电池厂等放在一起比较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触底回升阶段,且长期看具有在全球的竞争优势,我们对这个产业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其与未来的低空经济有一定关联。

这个重点股票池之后会怎么做?

在形成重点股票池后,我会进一步进行基本面研究,包括考察公司的发展空间、竞争格局、盈利能力、科研发展以及管理层意愿等方面。完成基本面研究后,我们会进行风控管理、组合管理,最终确定基金经理的持仓。

除了量化模型选出的股票,还有多少比例的持仓是基于其他方式发现的优秀标的?

量化模型选出的持仓占 70%,剩下的30%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在日常研究中发现并提出,如果这些标的未被量化模型覆盖且经过深入研究认为优质,也会纳入最终的持仓中。

你们的量化模型与其他私募基金的量化模型有何不同之处?

我们的量化模型很少基于量价高频数据,主要基于基本面因子,时限较长且符合基本面投资框架。这些因子由研究员和基本面研究员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回测验证效果良好后才被纳入模型。

2025年,作为一个专业机构,你会推荐投资者布局哪些领域以获取高收益?对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看法是怎样的?

我会重点推荐布局低空经济领域,因为它在技术和市场空间上都有很大发展潜力,并且有望成为电动化产业链中的新增长点。我们认为如果将锂电池产业链当作整个电动化产业来考虑,其市场空间远未达到上限,无论是材料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布局低空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们长期看好智能增长(高质量发展),并且看到过去几年中高端制造业的增长显著超过整体社会水平。尤其是人才红利、技术积累以及资本充裕等多方面优势,为中国高端制造在未来政策引领下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符合大逻辑的细分行业有哪些例子?

AI为例,随着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带动AI芯片需求增长,尽管国内云厂商增长略滞后于海外,但在未来几年会追上甚至领先,尤其是在海外限制进口顶级AI GPU的情况下,国内GPU将有巨大市场空间。此外,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革新也是重要机会,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液冷行业将实现300%到400%的增长。

国人消费习惯上对于软件和硬件的付费意愿有何不同?

国人在软件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