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一个盯着手机屏幕一脸“姨母笑”的女孩,她很有可能正沉浸在男孩子的甜甜的爱情故事中......
(《山河令》豆瓣官方剧照)
近日大火的古装武侠耽改剧《山河令》,又掀起了新一波磕糖热潮。《山河令》改编自晋江超人气作家Priest的作品《天涯客》,是一部武侠江湖风耽美小说。“美强惨”双男主设定,行走江湖的鬼谷谷主温客行与逃离庙堂的前
刺客首领
周子舒因卷入江湖纷争相识相知,最终彼此救赎。
除了“武侠剧的新希望”,“唯美武打风格”等关注点外,让众多女孩子们上瘾的是两位男主之间的情愫,简直是糖分超标,令人磕到天昏地暗。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在看耽美?喜欢耽美小
说的人,到底在喜欢什么呢?直女看耽美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转载自公号:
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虽然“懂的人自然会懂”,但对于不熟悉“耽美”的路人,我们依然想要给到一个明确的定义。
“耽美”作品,是指那些描写同性之间爱情的小说、漫画、影视等文艺作品,也就是恋爱双方为同一性别的言情作品
(Martin, 2012)。虽然理论上,耽美的角色可以是任何性别,但在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耽美作品都在描写男性间的“兄弟情”。
如果你不熟悉耽美文化,可能会对它有以下疑问或误解:
在这一点上,耽美作品和普通小说没有什么不同,一些涉及性爱桥段,另一些则完全不会写到“脖子以下部分”的互动。比如,“清水文”就是一类不含任何性爱描写的耽美作品。
至于有性爱桥段的作品,作者通常会在文前预警,或以tag标注,来劝退不喜欢或不适合阅读此文的读者。就算是新手乘客,也能分清坐的是宝马还是奔驰。
Q2:
只有弯的才看耽美吗?
看耽美会被“掰弯”吗?
大量的研究显示,
大部分的耽美爱好者都是“直女
”。对她们来说,看男人谈恋爱和跟男人谈恋爱一点不冲突。
而爱好耽美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有着其他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耽美的读者群体是非常多元的。(对,别不信,真的有直男看耽美!)
Q3:
耽美小说里描述的爱情和真实的同性恋情一样吗?
耽美作品本质上是言情小说的另一种形式,
里面的人物、故事通常比较理想化。如果想通过耽美小说去理解真实的同性恋情,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与同志文学不同,耽美作者多为女性,
内容体现了更多的女性视角。
它更贴近女性理想中的男性之间的爱情,而不反映真实的男性之间的爱情。
(花生与卷福也是很多人默默磕的CP)
相对普通的言情来说,耽美的
故事剧情、人物关系都有更多可能性。
在传统言情作品中,女主多是傻白甜形象,即使是火了一阵的“大女主”设定,那些女主的成功,依然依赖男主的爱和保护。
而在许多耽美小说中,恋爱双方并肩作战、相互成就。
这种平等的人物关系设定,会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位“直女”这样解释自己看耽美的原因:
“我喜欢男人,想了解他们,所以去读以男性为核心的小说”
(Zhang, 2016)。
对大部分爱好耽美的“直女”来说,耽美是一条通往男性心理的途径:为了创作,她们要
换位思考
;因为阅读,她们
感同身受
。通过耽美作品,“直女”可以接近男性、理解男性,以弥补现实中两性交流的缺憾。
3.阅读耽美作品,是异性恋者对边缘性别和性爱经历的“试探”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异性恋者没有机会体验复杂的性别认同、同性爱情,或是多元的性爱方式。耽美对Ta们来说,就像一个实验空间。在其中,读者
可以体验更复杂的性别身份,感受不一样的爱情,解锁多样的性实践
(Welker,2006)。
《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豆瓣官方剧照
通过创作和阅读耽美,
女性在表达什么?
在异性恋视角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女性长期作为“客体”出现。她们被男性角色观察、评论,为了男性你争我抢,并最终归属于男性(Mulvey, 1975)。
而耽美则是
女性影响、塑造、挑选男性
的世界。这个世界中,
男性成为了客体
,女性借此将两性关系的支配权力抓在自己手里,挑战父权文化下的权力结构(McLenlland, 2007);
通过在作品中将男性客体化,反抗女性被客体化的现实。
相比起言情作者,耽美作者会更有意识地塑造
势均力敌的恋爱双方,解构传统异性情侣“一强一弱”的形象特征,
借
此表达女性对平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追求
(Xu & Yang, 2013)。
在耽美的世界中,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都是流动的。
许多以往只出现在女性角色身上的特征,会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Galbraith, 2011),例如长相清秀、温柔体贴、顾家顾孩子,等等。
女性通过耽美,将女性的气质和责任赋予男性,
借此质疑传统性别分工,打破传统性别规范。
在现实社会中,女性表达性需求,往往会被认为是淫荡的、不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耽美也是女性表达性欲的自由地。
通过描写、阅读男性之间的吸引与性张力,女性得以展现自己对于理想中男性身体的欣赏,及对情欲的渴望。对于一些尚未有过恋爱及性经验的女性,
耽美让她们安全地“体验”到恋爱与性,而不用担心现实中约会的风险
(Fujimoto,2015; Valenti, 2005)。
借由创作耽美作品,作者倾注了自己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
,特别是恋爱双方权力的对等,以及相互之间的理解、体谅和支持。
而读者亦被作品中关于“理想爱情”的图景吸引,
希望这些特征能出现在自己的恋情中
(Zhang, 2016)。
同时,因为性别相同,在耽美的世界里,生育这一话题不再重要。读者在阅读时也可以暂时忘掉“传宗接代”的现实压力,沉浸在
单
纯因为爱情长相厮守的美好中,体验与现实不同的亲密关系叙事(
Galbraith, 2011)。
耽美作品不是新生事物,近几年更是因为改编网剧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但仍然与主流保持距离,“圈地自萌”。在流量经济盛行的当今,其他人或许巴不得上热搜,但很多耽美爱好者却希望能“安静地写文看文”,不受打扰。
毕竟,大众对于耽美的看法,仍然充满了误解和抗拒。有的人认为这是“变态”的、“污秽”的。也有的人态度虽然相对宽容,实际上仍然拒绝理解,这些女性为何“放着现实的恋爱不谈”,偏要在文字的海洋里“耽之于美”。
事实上,通过耽美,女性在寻找的不仅是另一种爱情,更是自身的力量。
在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中,她们不断在追求、争取和创造着一种更多元、更平等的话语环境。
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耽美仍然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小众爱好”,但我们相信,每一次接触和了解,都会让我们离彼此更近一点。
References(滑动查看):
-
Galbraith, P. W. (2011). Fujoshi: Fantasy play and transgressive intimacy among “rotten girls” in contemporary Japan. Signs, 37, 219-240.
-
Martin, F. (2012). Girls who love boys’ love: Japanese homoerotic manga as trans-national Taiwan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3, 365–383.
-
McLelland, M., & Welker, J. (2015). An introduction to “boys love” in Japan. In M. McLelland,
-
K. Nagaike, K. Suganuma, & J. Welker (Eds.), Boys love manga and beyond: History, culture,
-
and community in Japan (pp. 3–20). Jackson, M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
Wang, J. (2010). The subculture of BL fiction—the toy for young females to fulfill their emotional needs. Literature Review, 9, 33-34
-
Welker, J. (2006). Beautiful, borrowed, and bent: “Boys’ love” as girls’ love in Shōjo manga. Signs, 31, 841–870
-
Xu, Y., & Yang, L. (2013). Forbidden love: Incest, 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the erotics of power in Chinese BL fiction. Journal of Graphic Novel and Comics, 4, 30-43.
-
Zhang, C. . (2016). Loving boys twice as much: Chinese women’s paradoxical fandom of “boys’ love” fiction. Wome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39(3), 249-267.
《
晋江大神Priest经典作品合集(套装10册)
》
晋江大神Priest经典作品合集,套装共10册。人气大神Priest经典,包括山河表里、脱轨、默读、有匪全4册、大英雄时代(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