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莺
2024年6月28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联邦东区地方法院陪审团做出一份裁决,裁定美国电信运营商
Verizon
公司侵犯一家名为
General Access Solutions, LTD
公司的两件专利,总计赔偿
8.47亿美元
(约
61亿元人民币
)。
陪审团认为Verizon公司侵犯一件名为“用于耦合基站和移动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的专利
US9,426,794 B2
,应该赔偿
5.83亿美元
(约42亿元);同时对另一件名为“在TDD帧中使用选择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无线接入系统和操作方法”的专利
US7,230,931 B2
,判决赔偿
2.64亿美元
(约19亿元)。
General Access公司作为一家小型非专利实施实体NPE,在科技巨头面前再次依靠专利实现了“
大卫战胜歌莉亚
”的以小搏大的神话。
这种模式也成为美国专利制度之所以能够持续鼓励美国普通民众投入到创新浪潮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此外,该初步判决的金额也刷新了今年美国专利案件的最高赔偿额。从过去几年美国的重要专利侵权赔偿统计来看,本案8.47亿美元的总赔偿,也是位列前茅了。
根据2022年10月的起诉书显示,这两件涉案专利的最早构思及申请都可以追溯到2001年,也就是20多年前。
当时专利的发明人
Paul Struhsaker
,创建了一家名为
WestEnd Broadband, Inc.
的公司,由于他在美国军队和国家安全局工作过,因此深知无线通信面临的挑战,并能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2000年时,蜂窝通信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当时3G才刚开始),但是他知道未来的挑战在于对带宽、速度和吞吐量的需求。于是他致力于将"波束成形 "技术纳入无线网络,特别是利用先进的天线阵列在所需方向上产生聚焦的射频能量波束。尤其是,其试图将波束成形与时分双工(TDD)结合使用,以扩展蜂窝无线网络的范围、速度、质量和吞吐量。
而另一项技术则是利用WiFi向多个无线设备转播从较大蜂窝网络接收到的通信,也就是当前所用的“热点”。
此后,他将公司改名为
Raze Technologies, Inc
,继续开发相关技术,并宣称在2000-2002年开发、构建并测试了4G无线网络。此时,他也获得了多项无线通信的基础专利,就包括2001年分别申请,并在随后获得授权的两份涉案专利。
但是由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电信事业崩溃了,于是将Raze改名为 General Access公司。
此后,随着技术发展,4G和5G分别商用。他认为Verizon公司在这两方面都侵犯了其专利。例如他认为Verizon的
5G基站
侵犯了US7,230,
931
专利,此外Verizon销售的
无线设备
,包括4G或5G协议接收蜂窝信号,然后使用802.11 WiFi通信协议将信息路由到移动台的,侵犯了US9,426,
794
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发明人根据美国专利制度的特点,自2001年提出时开始,就为这两件专利进行了缜密的布局。
例如获得
5.83亿美元
(约42
亿元
)赔偿的US9,426,
794
专利,已经在2021年过期,但是在申请该专利之处,发明人提交了大量的临时申请,并在美国不断裂变衍生出新的分案专利,以增强专利组合强度。
另一件获得
2.64亿美元
(约19亿元
)
赔偿的
US7,2
30,
931
专利,更是身经百战。已经被多次提出无效挑战(IPRs),但是在已经做出的无效决定中,维持有效。同时这件专利期限经过1088天的延长调整,到2024年8月28日也即将期限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