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华创证券交通运输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DeepSeek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每 ... ·  3 天前  
腾讯研究院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华创交运|低空60标的巡礼】近期强势股透视之宗申动力:低空经济驱动航发市场机遇、收购隆鑫产业更有可为之处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0-27 19:58

正文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华创交运| 低空60标的巡礼之 近期强势股透视之宗申动力:低空经济驱动航发市场机遇、收购隆鑫产业更有可为之处。
在华创交运低空60系列深度研究外,我们还在推进华创交运|低空60标的巡礼系列,已分别就万丰奥威、亿航智能、中信海直、中国通号、四创电子、苏交科进行了介绍,本期我们选择宗申动力,探究近期强势股为何获市场青睐。
1、宗申动力:国内专业化中小型动力机械领先企业,以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机械为核心,“航空动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为新兴业务。
23年摩托车发动机产品、通机产品、产品零部件和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1.2%、47.3%、5.8%、1.6%。20-21年疫情下欧美对通机产品的需求使得公司实现了利润和收入的最高水平, 23年归母净利3.6亿。近年来公司摩托车发动机份额占国内的16-18%。
2、宗申航发: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
1)宗申航发公司形成以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的产品线, 构建了五大基础产品平台,推出20余款衍生产品以及螺旋桨产品,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目前已完成多款航空动力产品的研发定型和量产,在多款无人机和通航飞机进行了试飞测试。 根据公司24年中报介绍,加速推进适航认证进程以及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产品的研发。
2)财务数据:2024年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双显著增长。
2024H1实现收入1亿,同比增长127%;利润1711万元,23H1为亏损1073万元。
3)我们预计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或为航发公司带来新机遇。
a) 我们在低空60系列深度报告中就2027年低空通航及eVTOL市场空间做了详细分析测算。
b)我们认为工业级无人机 有重要应用场景, 军用无人机 在现代国防力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c) 宗申航发产品 已经应用于工业级及以上无人机、轻型通用航空市场, 我们预计或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
而正在加紧研发的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产品 对于解决eVTOL续航、载荷等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方案。
4)筹划分拆上市:有助于实现价值发现。 宗申航发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已于23年6月获重庆证监局受理。
3、收购隆鑫通用:潜在的协同效用,产业逻辑大有可为。
1)公司参股公司 “宗申新智造”拟收购 “隆鑫通用”总股本的24.5513%, 投资金额33.46亿,交易完成后,宗申新智造为隆鑫通用控股股东。
2)潜在的协同效用。
隆鑫通用主营摩托车及通用机械等业务,与公司现有业务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
2023年数据看, 摩托车发动机, 宗申动力生产254万台,隆鑫通用235万台; 通用机械产品, 宗申动力生产340万台,隆鑫通用293万台, 隆鑫通用分别是宗申的93%及86%,从份额维度看,具备潜在协同机遇。
3)我们认为产业发展逻辑,大有可为。
摩托车发动机市场 国内结构升级及出口空间是发展机遇;
通用机械市场, 如何升级产品品牌从而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是未来课题。
因此宗申完成对隆鑫的收购并推进双方协同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主业的市场地位,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产业上更有可为之处。
二、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本周继续大涨9.7%,全年上涨32.8%。
1、指数表现: 10月25日, 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为132.05点,周上涨9.7% ,其中制造环节指数周上涨11.4%,运营及保障环节指数周上涨8%。
全年累计表现: 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上涨32.8% ,其中制造环节上涨29.5%,运营及保障环节上涨36.6%。作为比较,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5.3%,Wind全A指数上涨10%,创业板指上涨18.4%。
2、个股表现:
周涨幅前五分别为: 宗申动力(45.2%) 、中无人机(35.7%)、深城交(25.6%)、天和防务(24.2%)、观典防务(21.2%)。
周跌幅前五分别为:司南导航(-5%) 、咸亨国际(-4.2%)、中国通号(-3.4%)、超图软件(-2.6%)、四创电子(-1.8%)。
全年累计看,涨幅前五分别为:宗申动力(284%)、万丰奥威(261%)、莱斯信息(246%)、深城交(219%)、苏交科(172%)。
三、投资建议:“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
我们进一步聚焦,建议关注8个标的。
低空三剑客: 万丰奥威、中信海直、宗申动力;
低空四金刚: 新晨科技、苏交科、深城交、莱斯信息;
低空一环节: 雷达)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纳睿雷达。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飞行器安全风险。

一、低空60标的巡礼之近期强势股透视:宗申动力:低空经济驱动航发市场机遇、收购隆鑫产业更有可为之处
在华创交运低空60系列深度研究外,我们还在推进华创交运|低空60标的巡礼系列,已分别就万丰奥威、亿航智能、中信海直、中国通号、四创电子、苏交科进行了介绍,本期我们选择宗申动力,探究近期强势股为何获市场青睐。
(一)宗申动力:国内专业化中小型动力机械领先企业
1、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机械为核心,“航空动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为新兴业务
宗申动力是国内领先的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机械制造商,最初由创始人左宗申先生以摩托车维修业务起家,逐步切入摩托车发动机制造领域,2003年通过资产重组于深交所上市。
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介绍,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 “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机械”为核心,覆盖“航空动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等新兴业务领域的产业布局
1)摩托车发动机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宗申发动机负责, 主要产品包括两轮车、三轮车、越野车、踏板车等全系列摩托车发动机,排量涵盖35CC至1000CC,品种齐全,机型丰富,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宗申发动机公司是国内摩托车发动机生产规模龙头企业之一,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 2023年公司摩托车发动机业务实现产品销售252.04万台,同比增长12.98% ;实现营业总收入33.64亿元,同比增长18.72%,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为41%;实现净利润1.29亿元。
24H1销售141.20万台,同比增长17.05% ;实现营业总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26.19%,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为42%;实现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28.05%。
近十年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7%提升到16%-18%左右。
2)通用动力机械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宗申通机和大江动力负责,产销量均处于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前列。
其中, 宗申通机 以动力产品为主, 包括通用汽油机、小型发电机组、高压清洗机、水泵、舷外机、电动产品和农林机械产品等;宗申通机公司动力机械产品远销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大江动力公司致力于发电设备、清洗和清洁设备以及户外园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 ,主要产品为变频发电机、直流发电机、高压清洗机、农业灌溉设备、割草机等。新能源产品(储能和电动工具)是大江动力公司战略转型的第二曲线。
3)航空动力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宗申航发负责, 主要为通航飞机和无人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已构建了五大基础产品平台,推出20余款衍生产品以及螺旋桨产品,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
4)新能源业务: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布局,覆盖了电动力系统业务(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储能业务(便携式储能、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氢能源业务(30kW及以下氢燃料电池系统)三大业务领域。
5)高端零部件业务: 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完善的制造流程,拥有铸造、机加两大生产工厂,包含高压压铸、低压铸造和重力铸造三大生产工艺,具备年产2万吨铝合金铸件、2000万件铝合金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公司高端零部件产品涵盖汽车四驱系统、变速箱、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发动机系统、摩托车动力系统、通用动力等领域,产品种类多达数百种。
2、财务数据表现
收入结构: 2023年摩托车发动机产品、通机产品、产品零部件和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1.2%、47.3%、5.8%、1.6%。
2004~2010年为公司业绩高增期 ,期间营收CAGR达15.3%、归母净利润CAGR达28.4%,与我国摩托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关。
2010~2017年国内摩托车销量持续下滑,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期间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稳健,营收CAGR为3.4%,归母净利润均值约3.3亿元,毛利率维持在15%~19%之间。 2018年公司收购大江动力后,通机业务为营收端的增长提供了主要支撑
2020、2021年海外市场景气度较高 ,2021年公司营收达91.8亿元,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分别为历史最高水平。
2022、2023年公司营收约在80亿元左右;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下降7.3%。
航发、新能源和高端零部件等新兴业务实现稳步增长。 2023年收购东莞锂智慧后,新能源类产品营收达1.4亿元,零部件业务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28.9%。
(二)宗申航发: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
1、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24年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双大增
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介绍,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宗申航发公司”)持续围绕“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中小型航空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发展航空动力业务。新工厂已经顺利完成搬迁并全面投入运行。
1)主要产品
宗申航发公司形成以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的产品线,构建了五大基础产品平台,推出20余款衍生产品以及螺旋桨产品,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
同时,宗申航发公司不断优化提升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发动机+螺旋桨+热管理系统+发电系统等集成式设计,全方位解决客户需求,夯实竞争优势。
2)市场开拓
根据公司2023年报介绍:
国内市场,宗申航发公司 积极开拓轻型航空动力(通航领域)、工业级及以上无人机(旋翼、固定翼)动力市场, 为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总成装备,目前已完成多款航空动力产品的研发定型和量产, 在多款无人机和通航飞机进行了试飞测试。
海外市场,宗申航发公司现已初步建立并覆盖以欧洲为主的销售网络,实现了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产品销售,国际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3)最新进展
根据公司24年中报介绍, 加速推进适航认证进程 以及 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产品的研发 ,为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继续加大对特定市场的资源投入,深入挖掘航空动力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4)财务表现
收入: 2021-23年宗申航发实现收入分别为0.45、1、0.93亿元,2024H1实现收入1亿,同比增长127%;
净利润: 2022-23年分别亏损939万及亏损4322万元, 24H1实现利润1711万元,23H1为亏损1073万元。
公司在2024年中报介绍:宗申航发公司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措施,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影响,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显著增长。
2、我们预计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或为航发公司带来新机遇
1)低空载人市场:
我们在低空60系列深度报告中已经做了详细分析测算
畅想2027,通航飞机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从通航机场数量+单机场对应飞机数量两个参数入手来做预测。我们预计27年较23年新增196座通航机场,总数量将达到645座,23-27年复合增速9.5%。我们预计27年通航飞机数量较23年增长44-119%。我们按照单机场对应飞机数量7.4、10、20架来测算,2027年较23年新增1454、1964、3929架飞机。
畅想2027,eVTOL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认为城市/城际空中交通具备最大的规模潜力,假设巡游出租车渗透率的1%,即意味着超过1.3万架eVTOL的需求。就当前进展而言,我们预计到2027年,低空+旅游是率先可商业化落地的市场,我们假设在2027年有三分之一的4A级以上景区引入eVTOL低空游览,一个景区5-10架,则至少5000-10000架需求。
2)无人机市场:工业级及以上无人机有重要应用场景
按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分类: 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
民用消费级无人机: 以娱乐应用为主,主要面向C端,包括个人摄影、航拍娱乐、影视拍摄、编队表演等;
民用工业级无人机: 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主要面向G端、B端,禁毒侦察、反恐巡逻、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电力巡检、航空测绘、护林植保、物流配送等。
工业级无人机有着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的作用,且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 年均增速25%以上 (包括消费级与工业级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在现代国防力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宗申航发产品已经应用于工业级及以上无人机、轻型通用航空市场,我们预计或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
而正在加紧研发的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产品对于解决eVTOL续航、载荷等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方案。
3、筹划分拆上市:有助于实现价值发现
公司在2023年6月发布《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宗申航发公司”)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3年6月,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70.57%,宗申动力持股52.47%。
公司介绍,分拆宗申航发公司独立上市,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宗申航发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激发团队创造力和凝聚力,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稳定性、积极性,夯实企业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有助于宗申航发公司利用上市平台, 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完善航空动力业务的产业布局,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同时,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对公司航空动力业务板块进行合理估值,提升市值管理质效 ,实现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023年7月4日,公司公告宗申航发公司已向重庆证监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材料,并于2023年6月30日获得重庆证监局受理。
(三)收购隆鑫通用:潜在的协同效用,产业逻辑大有可为
2024年7月公司发布《关于参股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 参股公司 “宗申新智造”拟收购 “隆鑫通用”总股本的24.5513%,投资金额33.46亿。
2024 年7月1日,公司参股公司宗申新智造与 “隆鑫系十三家企业”的破产重整管理人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参与隆鑫系十三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
本次交易完成后,按照《重整投资协议》 约定宗申新智造将成为隆鑫通用第一大股东 ,为隆鑫通用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左宗申先生将成为隆鑫通用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司24年3月公告,宗申新智造的股东结构为: 宗申动力持股47.9%, 关联方宗申投资持股52.1%。
截至24年8月19日,宗申新智造已获得法院裁定隆鑫通用202,814,030股股票,占隆鑫通用总股本的 9.88%。
隆鑫通用主营摩托车及通用机械等业务,与公司现有摩托车发动机及通用机械等业务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
2023年数据看,
摩托车发动机, 宗申动力生产254万台,隆鑫通用235万台;
通用机械产品, 宗申动力生产340万台,隆鑫通用293万台, 隆鑫通用分别是宗申的93%及86%,从份额维度看,具备潜在协同机遇。
我们认为对于产业发展逻辑而言:
摩托车发动机市场 国内结构升级及出口空间是发展机遇;
通用机械市场, 如何升级产品品牌从而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是未来课题。
因此宗申完成对隆鑫的收购并推进双方协同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主业的市场地位,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产业上有更多可为之处。
二、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本周继续大涨9.7%,全年上涨32.8%
1、指数表现:本周继续大涨9.7%,全年上涨32.8%
周表现: 10月25日, 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为132.05点,周上涨9.7% ,其中制造环节指数周上涨11.4%,运营及保障环节指数周上涨8%。
作为比较,沪深300指数周上涨0.8%,Wind全A指数上涨2.7%,创业板指上涨2%。
全年累计表现: 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上涨32.8% ,其中制造环节上涨29.5%,运营及保障环节上涨36.6%。
作为比较,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5.3%,Wind全A指数上涨10%,创业板指上涨18.4%。
2、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前五分别为: 宗申动力(45.2%)、中无人机(35.7%)、深城交(25.6%)、天和防务(24.2%)、观典防务(21.2%)。
本周跌幅前五分别为: 司南导航(-5%)、咸亨国际(-4.2%)、中国通号(-3.4%)、超图软件(-2.6%)、四创电子(-1.8%)。
全年累计看:涨幅前五分别为:宗申动力(284%)、万丰奥威(261%)、莱斯信息(246%)、深城交(219%)、苏交科(172%)。
跌幅前五分别为:航天宏图(-46%)、星网宇达(-30%)、观典防务(-29%)、谱尼测试(-29%)、中复神鹰(-27%)。
3、本轮涨幅看:泛空管领域涨幅领先
从9月24日到10月25日,低空60标的有5个翻倍:莱斯信息(145%)、苏交科(143%)、新晨科技(140%)、宗申动力(115%)、深城交(101%)。
华创交运低空四金刚本轮均实现翻倍,均为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且主要为围绕泛空管信息化领域的标的,符合我们此前产业链投资线索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
三、投资建议:“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

1、“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

此前我们报告复盘2014-15年“牛市”行情,重头戏在于互利网+与双创,背后亦有4G网络驱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低空经济存在可类比的相似之处,在市场整体活跃,成交量放大的背景下,不可忽视其表现机会。

我们进一步聚焦,建议重点关注标的

低空三剑客: 万丰奥威、中信海直、宗申动力;

低空四金刚: 新晨科技、苏交科、深城交、莱斯信息;

低空一环节: (雷达) 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纳睿雷达。

2 、从产业链维度:

1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主机厂为核心牵引的行情

我们认为产业趋势商业化进度或超市场预期, eVTOL或传统通航飞机或正迎来包括政府在内的订单潮。

低空飞行器主机厂商具备全国化甚至全球化拓展空间,市场容量更大。

我们认为两类主机厂公司或最有机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主企业。

其一是具有重大项目投资落地能力。能够吸引产业链企业配套,包括通用航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前沿驱动。

其二是具备运营能力。能够将生产-销售-运营打通,帮助当地实质性推动低空商业产值。

A股上市公司中主机厂商目前以 万丰奥威 为代表,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海外上市 亿航智能(华创电新团队覆盖)。

2 )我们深度推荐运营层稀缺标的:中信海直:持续看好通航龙头在低空经济浪潮下的三重受益逻辑与发展潜力。

3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方向: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 相关企业(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低空规划、飞行培训、检测检验、地面保障等环节),尤其低空空管/监视与信息技术安全领域。

我们理解新型低空智联基础体系,需要帮助实现:

飞行前(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航空情报、气象保障、飞行评估等)

-飞行中(空中管理、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非法飞行器的识别与处置、飞行监视等)

-应急处理(救援支持、反制干扰、拦截、打击等)

-飞行后(数据分析与共享)的全面体系建设。

受益标的中:新晨科技、地铁设计、中国通号、莱斯信息、四创电子、苏交科、深城交。

我们建议关注新晨科技: 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底,公司成功中标低空综合监视系统相关建设项目,并明确了在低空空管领域的拓展计划。

我们建议关注地铁设计、苏交科:我们认为 未来低空体系建设不是割裂的,而是与地面(地下)、海上、高空等有机融合的综合立体式交通网络,包括客流与物流。在这个维度上,过去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的公司具备向低空经济拓展的切入口。 苏交科近期发布了腾云系统,朝低空信息化管理更进一步。

我们建议关注中国通号, 我们预计公司在铁路轨交智控监测等领域内构建的技术与软硬件集成优势,具备向低空领域拓展的潜力。

我们建议关注空管领域龙头公司莱斯信息, 在民航空管系统领域市占率最高,已经斩获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相关订单。

我们建议关注四创电子: 雷达主要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产品契合、立足安徽、拓展低空领域新机遇。

其他相关标的还包括:

模拟机: 海特高新; 北斗/导航: 中科星图等; 雷达: 纳睿雷达、国睿科技等; 低空规划: 深城交、华设集团等; 低空安防: 天和防务; 检测检验: 广电计量等。

3 、重点区域投资维度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粤、皖、苏、川(渝)、浙等省市的企业,或在本轮低空经济浪潮中拔得头筹,显现示范效果。

1 )广东: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产业集群。

广州市有当前全球唯一三证齐全的eVTOL整体制造商上市公司 亿航智能 ,国资旗下有检测龙头企业 广电计量 等。

深圳市则聚集了无人机制造领域的全球龙头企业 大疆 ,无人机物流领域应用落地的 美团 顺丰 等,我国运营层核心上市公司央企 中信海直 亦在深圳。

珠海则有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亚洲通航展等知名展会平台。

位于广东省的上市公司主要为: 亿航智能、中信海直、地铁设计、深城交、广电计量、纳睿雷达、顺丰控股等。

2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成功为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经验启示

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成就了政府投资的典范标杆,也在今年发布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成为地方性法规,自24年3月1日起实施。

安徽计划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 我们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安徽省有望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塑造中,复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经验。

位于安徽省的上市公司主要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