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如松
探讨经济趋势和财经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如松

如松 : 为什么纸币必须大幅贬值

如松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03 14: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家对 1929 年的大萧条很熟悉,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就是货币贬值,将美元的含金量从一盎司黄金的价格从 20.67 美元调整为 35 美元,这也就是印钞的手段,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

造成 1929 年大萧条的原因是通货紧缩,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大跌让社会整体丧失了购买力,最终进入大萧条。

很多朋友和我说过,那时是金本位制度,和今天的纸本位制度完全不同。因为在纸本位制度下,央行可以随便印钞,可以将凯恩斯主义发挥到极致,不会发生 1929 年那样的通货紧缩,也就不会形成 1929 年那样的大萧条。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造成 1929 年大萧条的核心原因是贫富差距恶化进而导致社会整体基本丧失了购买力,而通货紧缩只是演化出大萧条的路径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路径也能让全社会基本丧失购买力,那就是债务不断膨胀!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速不断提高或维持稳定的时候(相当于资本投资收益率稳定或稳定上升),加印钞票保持一定的通胀率,有助于增加资本的投资欲望,推动经济增长。此时,由于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投资主体即便在投资的过程中部分借贷形成债务,也不会形成债务无法偿还、或债务不断膨胀的情形,因为投资收益足以偿还债务。

可是,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哪?情形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以后的情形。


次贷危机是需求不足导致的后果(以前说过这个话题,不再重复),这意味着产能和需求之间已经产生了矛盾,这是造成次贷危机的根源。可是,次贷危机之后,各国央行加速印钞,让世界的产能不仅未能收缩,而且还继续扩大。可是,需求不足的时候,经济潜力就会下滑,这就形成了现在的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因为央行加速印钞而恢复次贷危机以前的速度,甚至还在不断下滑。其核心是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也就直接导致债务加速膨胀。


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制中,德国或许是唯一的例外,因为以往欧洲主要受到美国为主导的北约的保护,欧洲国家自己的军费开支占GDP之比一直比较低;德国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高,对欧元区内的其它国家产生了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再加上德国的债务管理比较规范,让德国的债务水平比较正常。截至 2016 年底,德国公共债务余额为 2.006 万亿欧元,占 GDP 68.2% ,但即便如此,也超过了欧元区的标准( 60% )。其它主要经济体中,到 2016 年底,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公共债务率分别为 104% 254% 134% 89.3% 96% ,都远超过经济学家公认的警戒线 80% 。中国政府债务率虽然相对安全,但国企负债高昂,其最终担保人依旧是国家财政,也并不能乐观。

本来,如果世界继续和平下去,部分国家(这主要取决于体制因素)还可以通过紧缩财政开支逐渐降低债务率,但三方面因素让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一,政府借贷一般是比较容易冲动的,但还债非常艰难,这更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具有很强刚性的国家;

第二,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恢复并不如意,即便央行印制了天量的钞票,与次贷危机之前相比,经济增速依旧低迷,特别是近几年更低迷,让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受到制约;

第三,多极世界的到来,地缘纷争加剧,让各国必须扩大军费支出,加大了财政压力,这在亚太国家中最为明显。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 2016 年全球军事支出总额增加到 16860 亿美元,比 2015 年增长了 0.4% ,但各地区分配不均。 CNBC 的报道称,亚太地区是迄今为止军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2016 年该地区国家防务总支出达到 450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6% 。世界前 15 个军费大国中有 5 个来自亚太地区,过去 10 年该区域防务支出增长了 64% 。随着中印边界争端、印巴对抗、朝鲜半岛局势、东海南海的各种纠纷不断扰动相关各国,未来几年亚太各国的军费支出应该还会保持比较高的速度。 CNBC 的报告还显示,欧洲的军费开支 2016 年也在增加,达到 3340 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 2.8% ,这与美国的军事收缩紧密相关。 2016 年,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军费支出总共占全球支出的 10% ,意大利的增幅为 11% 。由于俄罗斯的威胁,让波罗的海国家2016年的军费支出出现了超常增长,拉脱维亚的防务支出增幅达到 44% ,立陶宛增加了 35% 。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军费支出国(这与其经济总量并不相称), 2016 年军费支出为 69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9% 。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 2016 年军费支出为 GDP 6.0%

2016 年军费支出下降的地区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南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以前说过,美国因为债务和财政因素需要修生养息,美军收缩是大势所趋。过去四年,美国的军费一直在压缩,阿富汗的美军不断撤出是原因之一。但在全球对抗不断加剧的形势下,美国也很难如意地进行持续收缩。 2016 年的军费支出即再次上涨。 CNBC 网站报道称,美国的军费支出虽然比 5 年前的最高峰低 20% ,但去年却增长了 1.7% ,达到 6110 亿美元。现在,川普已经决定增兵阿富汗,朝鲜局势继续恶化,意味着军费支出很可能再次进入上升的轨道,拖动财政支出加大。

美军的收缩态势,亚欧地缘政治纷争加剧,将推动欧亚国家的军费支出不断上升。

制度性因素、财政收入增长不振和地缘纷争加剧,让各国基本不可能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归还庞大的政府债务,相反,随着地缘政治纷争的不断加剧,只能加大财政支出,很多国家的债务率很可能还要继续上升。

同时,因为次贷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加速印钞,让资产价格不断膨胀,导致各国居民负债率一样高企。例如:海通证券姜超关于宏观债券研究中说到: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当前美国是 106% ,日本低于 100% ,中国达到 90% ,无疑都在很高的水平上。

当政府和私人部门债务率不断膨胀的时候,再加上贫富差距恶化,最终就会导致以中下层人士为主体的全社会基本丧失消费能力,萧条也就出现了。

所以,以往是因为通货紧缩导致 1929 年的大萧条,而现在,在全球数十年不断执行凯恩斯主义之后,债务不断膨胀一样会导致消费能力的丧失和萧条的出现。一旦能源等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通胀加速上升,货币利率只能提升,资产缩水而债务利息支出的增加,将让社会快速丧失消费能力,也就会快速地进入萧条周期。只不过这种萧条不是以通货紧缩为表现形式,而是以滞涨为表现形式。

所以,凯恩斯主义执行到极致,也会导致需求丧失,一样是萧条的结局。


一旦世界进入萧条周期,各国政府又能有什么对策?除了继续印钞之外,实际上什么招数都没有,因为政府不能创造丝毫的财富。此时,只能是通过更大规模的印钞进行货币重置。

货币重置的本质就是人为制造通胀的跳涨。现在每盎司黄金价格是 1300 美元左右,如若美联储将金价推动到 2600 美元(可以是多种方式),就相当于纸币价值贬值一倍,商品等资产也会升值(因为在萧条时期,购买力不足,体现出过剩状态,商品和资产的升值幅度将低于黄金),实际相当于用货币手段强行让全社会的负债率下降。比如:企业的矿山等资产就会增值,债务不变的情形下,负债率下降。这样也就可以让经济社会继续运转下去。

如果开启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参战国家很可能需要立即进行货币重置,因为各国财政以今天的债务状况根本无法支撑战争,只能通过货币跳跃性贬值筹措军费。

美国的通胀依旧低迷,但是金价却冲破了 1300 美元的关键技术位,一样要考虑上述因素。债务将成为当代社会无法解开的死结。

未来的世界,更多货币的面值向日元、韩元和委内瑞拉玻利瓦尔看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1705115.htm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齐俊杰看财经  ·  战胜华尔街 全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