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才把受黑暗森林理论支配的整个宇宙文明史全盘揭示出来,从而也才回答了小说最开始给出的一个悬念:杨冬自杀的真实原因:“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I.9)杨冬这句话,是理解整部小说的一把钥匙。
早已乘着“万有引力”号脱离地球的宇宙学家关一帆通过在宇宙中的观察、研究和猜测,构建了宇宙演化的历史。这是一个在黑暗森林战争中不断退化的历史,与霍布斯或达尔文所描述的进化史完全不同。那个没有被战争改变的宇宙,“真是一个美丽的田园,那个时代,至今有一百亿年吧,被称为宇宙的田园时代。” “田园时代的宇宙不是四维的,是十维。那时的真空光速也不是比现在高许多,而是接近无限大,那时的光是超距作用,可以在一个普朗克时间内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III.474)
后来,由于这个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状态,各个文明体之间相互猜疑,都争取先发制人,以各种方式消灭潜在的敌人,即他们能够了解其存在的任何文明体,而宇宙战争中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各种宇宙规律:
“宇宙规律是最可怕的武器,当然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无论在银河系还是仙女座星云,无论在本星系群还是超星系群,在真正的星际战争中,那些拥有神一般技术力量的参战文明,都毫不犹豫地把宇宙规律作为战争武器。能够作为武器的规律有很多,最常用的是空间维度和光速,一般是把降低维度用来攻击,降低光速用于防御。”(III.470-471)
降低维度和降低光速,解释了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方面:维度从十维不断下降,作为武器的光速也不断降低。小说中生动地描述了“魔戒”对降维的讲述和它自己从四维到三维的下降,而太阳系和人类文明,又因为三维降二维而最终毁灭。用于逃出降维打击的有效方式,是光速飞船,但光速航行的一个后果,便是降低光速,制造“黑域”或“光墓”。
关一帆进一步解释,降维一旦开始,就永远不会停止,最终导致包括攻击者在内的整个宇宙都会降到低维。为了避免在攻击中同归于尽,“攻击者首先改造自己,把自己改造成低维生命,比如由四维生命改造成三维生命,当然也可以由三维改造成二维,当整个文明进入低维后,就向敌人发起维度打击,肆无忌惮,在超大规模上疯狂攻击,不需要任何顾忌。”(III.471)这就解释了种子中那个低微的歌者在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之前的猜测:“是不是母世界已经准备二向化了?”歌者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感到那是莫大的悲哀。“歌者无法想象那种生活。”(III.393)降维打击的最终后果,是使整个宇宙降维。宇宙便是因为不断的降维打击,而从十维降到九维,再从九维降到八维,依次类推,而一直降到三维、二维。也是在反反复复的打击、防御与逃逸中,光速一降再降,一次次造成黑洞,而最终演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因而,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根本不是原来宇宙的样子,而是无数次降维打击和无数次降低光速的结果。
物理学家们“都想仅仅通过对物理规律的推演,来解释今天宇宙的形态,并预言宇宙的未来”,“物理学的目标是发现宇宙的基本规律,比如人类使地球沙漠化,虽不可能直接从物理学计算出来,但也是通过规律进行的,”因为他们坚信,“宇宙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永远有一桌没人动过的菜”(III.406),这一点是物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这就是物理学家杨冬的信念:“生活和世界也许是丑陋的,但在微观和宏观的尽头却是和谐完美的,日常世界只是浮在这完美海洋上的泡沫。”但她在看到了母亲叶文洁与三体世界的通信后,却发现,“日常世界反而成了美丽的外表,它所包容的微观和包容它的宏观可能更加混乱和丑陋。”(III.14)面对这些混乱,杨冬几乎要诉诸上帝了,在茫茫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条件如此苛刻,而地球上居然能有液态水,能有重元素,“这不是表现出明显的智慧设计迹象吗?”但她得到的回答是:“地球产生了生命,生命也在改变地球,现在的地球环境,其实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III.16) “植物、动物和细菌,都对形成现在这样的大气层产生过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生命,现在的大气成分会有很大不同,可能已经无法阻挡紫外线和太阳风,海洋会蒸发,地球大气先是变成金星那样的蒸笼,水汽从大气层顶部向太空蒸发,几十亿年下来,地球就成干的了。”在说这些话的绿眼镜看来,这只不过证明了“地球是生命为自己建的家园,与上帝没什么关系” (III.17),好像恰恰说明了生命力量的伟大。但这对杨冬是致命的,因为她马上想到了那个可怕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像这样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整个宇宙,像刚才那样,在开始运行时把生命选项去掉,那结果中的宇宙看起来是什么样子?”(III.18)这个问题让绿眼镜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宇宙中的生命非常稀少,对演化过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杨冬已经知道,“宇宙中的生命并不稀少,宇宙是很拥挤的。”(III.18)那么,宇宙中的生命,是不是也应该像地球上的生命一样,把宇宙建成一个美丽和谐、适宜生存的家园呢?如果是那样,杨冬为什么会自杀呢?
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的杨冬,就已经获得了关一帆经过几百年的宇宙航行才获得的理论。但杨冬显然看出了生命对宇宙的改造与生命对地球的改造的根本区别和完全相反的走向。同样是改变自然,地球生命将丑陋的大地变成美丽的家园,宇宙生命却将美丽的田园变成暗无天日的光墓。
杨冬当年的男朋友丁仪,是在二百年后即将出发去接触三体世界发出的探测器水滴,从而被突然气化之前,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又由他的学生白艾思在差不多另一个二百年后即将去接触二向箔,从而成为最早被二维化的人类之前表述出来:“难道制造假象的只有智子?难道假象只存在于加速器末端?难道宇宙的其他部分都像处女一样纯真,等着我们去探索?”(III.407)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III.18)在希腊文中,物理学(physics,φυσικὴ ἀκρόασις)就是对自然(φύσις)的研究,所以又称“自然哲学”。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其中的规律是永恒的,与人为制造的东西有根本的区别。但是现在,人类面对的地球和宇宙,根本不是这样的自然,原来认为恒定不变的光速,其实是被一次次减速后形成的,原来被想当然的三维世界,也是在一次次降维打击之后形成的。连这些最基本的物理规律都是“人为”的,都是黑暗森林的结果,还谈什么自然而然,还谈什么永恒不变?物理学当然就变成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