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东西
芯东西专注报道芯片、半导体产业创新,尤其是以芯片设计创新引领的计算新革命和国产替代浪潮;我们是一群追“芯”人,带你一起遨游“芯”辰大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痛悼!知名演员凌晨去世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涨了,涨了,暴涨!超388%!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东西

上海,正式签约1000亿

芯东西  · 公众号  ·  · 2024-07-29 12:00

正文

三大母基金落地。

作者 | 周佳丽

创投圈年度震撼一幕出现——
7月26日,一场签约拉开帷幕——上海正式发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母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上海国投公司为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的管理人。
投资界获悉,现场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出资单位出席签约。
当前,国资正成为中国创投行业的主力军,而上海可以说是创投基因最强城市之一。如此大手笔落地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上海争抢新兴产业的决心不言而喻。

01 .
上海1000亿签约
今年创投圈最大活水来了


上午九时许,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出资单位进行了签约;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诚通、中国国新9家中央企业与市国资委系统签署专项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国投公司作为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管理平台,与一批龙头链主企业、科技策源机构、科创金融机构等生态伙伴签署了合作意向。
这一幕酝酿许久。今年3月,上海政府多个部门联合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当中首次提及: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以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
数天前,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注册成立,分别是: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直到今天,签约正式拉开帷幕。投资界梳理,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投资方向如下:
450.01亿集成电路母基金,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将重点投向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集成电路相关领域;
215.01亿生物医药母基金,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将重点投向包括但不限于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端制药装备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
225.01亿人工智能母基金,注册在上海徐汇区,将重点投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每一支母基金背后,都有一份长长的出资人名单。其中上海国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经)参与了三支母基金,累计出资400亿元。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组建上海国经的批复。于上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举措,通过统筹资金和资源,积极推进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集成电路母基金
生物医药母基金
人工智能母基金
根据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此前公告信息,此次三大先导产业基金的期限均为15年(前8年为投资期,投资期最长可延长2年),为科技创新提供耐心资本。
随着资金陆续到位,这将成为创投圈今年最大一股活水。

02 .
一个超级国资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的全资子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上海国投成立于2021年2月,是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实施国有资本战略性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承担市场竞争类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运营。其中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产业投资板块,上海国投以“母基金+直投”模式,布局多元化基金组合。
成立以来,上海国投留给创投圈深刻印象:
  • 2022年,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S基金——上海引领股权接力基金,目标总规模人民币100亿元;

  • 同年11月,与上汽集团、上港集团等市属国企以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口区政府、奉贤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国资母基金正式揭牌,目标总规模500亿元;

  • 2023年,作为基石投资人积极参与复旦科创母基金;

  • 今年6月与中国人寿国寿投资、浦东创投合作在沪设立科创投资基金等等。

与此同时,上海国投公司还联合上汽集团、临港集团、宁德时代、哔哩哔哩等产业集团和投资机构共同设立的市场化、专业化股权基金管理人——孚腾资本,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消费服务四大板块展开投资,覆盖股权投资基金的全产品线:母基金、PE/VC直投基金、S基金。
里程碑一幕则是今年4月,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投集团宣布联合重组。重组后,上海科创投集团将由上海国投直接持有100%股权,为控股股东,袁国华任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至此,上海一个超级国资平台诞生。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袁国华曾表示,双方要加强联动协作、整合现有资源,承接好三大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重大战略性任务。上海新质生产力征程翻开新一页。

03 .
一场城市竞争赛


如此种种,足以可见 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决心 。最新落地的产业母基金,便在上海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这里已经汇聚了一批明星科技公司。如2015年在上海浦东成立的上海显耀显示JBD,目前已成长为MicroLED领域的领军企业,今年6月获得数亿元Pre-B轮融资,正式跻身独角兽之列。
上海正盛产硬科技独角兽。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见证了:2024上海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启源芯动力、女掌门带队的储能独角兽美克生能源,还有AI独角兽燧原科技、一举融资135亿元的积塔半导体、明星项目智元机器人,以及MiniMax、臻驱科技、生工生物、纬景储能、思星半导体……这些加速跑出的独角兽不同程度证明了上海的产业地位。
如此一幕幕,正是各地争抢新兴产业的一缕缩影。
犹记得不久前,北京设立4支共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
  • 200亿元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基石资本;

  • 100亿元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中关村资本;

  • 100亿元规模的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达晨财智;

  • 100亿元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为北汽产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