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由
金力院士
领衔,聚焦“创新科技成就未来健康产业”,旨在汇聚全球科学与产业精英,共创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欢迎报名!
一致性评价乌龙事件引起了大家对一致评价的关注。
本文就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投入
(费用、时间)
、产出等做一分析。
据国泰君安证券对已公布数据的162个药品的一致性评价费用分析发现:
100~500万元的占17%
(27个品种)
,多为境内外共线品种。如华海的盐酸帕罗西汀片、复星的氯化钾颗粒、康恩贝的蒙脱石散等均在100~200万元之间。鲁抗的蒙脱石散,西南药业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星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华海的厄贝沙坦片、氯沙坦钾片、利培酮片等都在200~300万元之间。
501~1000万元的占54%
(87个品种)
。
经作者长期跟踪发现,为鼓励一致性评价,各地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绝大部分在2018年12月首批国采落地之前发布,有只给真金白银的,也有同时对因此新增设备设施给予奖励的。多则千万,少则50万。
经不完全统计,给予过评奖励
最大方的是千年药都安徽亳州
,2018年9月27日亳州市政府正式发文,“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
给予单个品种1200-1500万元的财政奖励
;单个品种年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 万元、1亿元、2亿元、5亿元的,
每上一个台阶给予企业100万元的奖励”
。当然,亳州是中药之都,对化药一致性评价如此豪横也兼有招商引资,配合当地由中药材向制剂升级之需。
同样是安徽,合肥市于2022年9月发文,“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固体制剂、注射剂,按品种
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元的奖补
,在国内同品种前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200万元”。
其次是安徽阜阳,湖南、深圳、苏州
(前3家过评)
等都给予500万元奖励;
北京、成都、甘肃、广西
(前三家过评)
、哈尔滨、内蒙古等都奖励300万元。
关于对过评奖励,各地文件行文比较复杂,除奖励现金外还涉及种类多样的其他奖项,现将其中可归类的数字部分整理如下图。
除奖励一致性评价过评外,还有少数区域对集采中标也给予奖励的。
如2021年8月,河北发布《关于支持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为“鼓励企业参与带量采购”,对进入国家集采的品种
给予“不高于中标量销售额的10%”的专项资金支持。
2022年10月,杭州出台的《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按国家、省级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总价的 3%予以奖励,单个品种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
据江苏华招网对截至2021年12月9日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以下简称“过评”)
的1902个受理号
(不含视同过评)
分析发现,从一致性评价申请被CDE受理到通过一致性评价所需时间差异非常大,
最短的不足2个月,最长的则超过了3年,平均约为15个月,且在9个月~1年半的最多,占了57%。
具体如下图。
剂型不同,过评时长也有差异,
口服常释剂型大多在1.5年之内过评,而注射剂则要2年甚至3年以上才能过评。
第三批国采
(2020年8月20日开标)
,共有125家企业的191个药品中选,其中,44个药品在其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了其一致性评价
(含视同过评)
费用,据医药魔方统计发现,若不考虑其既往收入和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成本,只以第三批国采中选价格来看,
这
44个药品中有8个至少需要卖出1亿片
(按主规格计)
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其中,
需要卖>4亿片的有1个
,即氯氮平片
(25mg)
,过评费用668万元,第三批国采中选价0.016元/片,需要卖4.23亿片才能收回成本;
需要卖>3亿片的有1个
,即卡托普利片
(25mg)
,过评费用900万元,中选价0.029元/片,需要卖3.1亿片才能回本;
需要卖>2亿片的有1个
,即盐酸二甲双胍片
(0.5g)
,过评费用721万元,中选价0.03元/片,需要卖2.4亿片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