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gel同志地图
ANGEL是国内领先的粉红娱乐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无畏 16 锐龙版 2025 ... ·  昨天  
壹心理  ·  令人心动的副业:什么副业才真的靠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ngel同志地图

疫情来临,突击健身防病毒不可取|GymSquare

Angel同志地图  · 公众号  ·  · 2020-02-14 15:45

正文


突击健身防病毒,是危险的。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截止目前, 武汉肺炎全国确诊473例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也有提倡「加强锻炼」。 但突击健身防不住肺炎,甚至也是危险的。

危险之处在于,高强度运动后会形成 3-72小时「开窗期」,让身体为病毒打开防线 ,同样,也有 「J型曲线」理论 意味着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会伴随运动强度、容量一路飙升。

2003年当全 国还在SARS阴影笼罩下,「1天6万人爬白云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但加强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线需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但短线盲目剧烈运动并不可取。

疫情警报已经拉响,但突击健身防病毒可能适得其反。

疫情地图  来源:丁香医生


研究已经证明,因为高强度运动后的人体亏空, 免疫系统抑制、能源耗竭、心理应激,是主要的三大因素。

首先, 对抗呼吸道感染第一道防线的IgA免疫球蛋白,在单车教练为代表的群体中,极易被抑制。 原因在于长时间耐力、强化训练,会短期抑制免疫系统。而IgA瞬时降低70%,是部分高功率有氧运动实验后的发现。

除此以外,基于运动疲劳的能源衰竭学说, 也意味着HIIT健身后,会出现机能低谷 。以三磷酸腺苷ATP为代表的能源物质骤减,除了让人觉得累,更会让抗体细胞出现短暂「疲乏」。


甚至说, 以心率排名为代表的团课竞争下,极易形成的心理应激,往往也是短期抑制免疫的因素。 比如,易焦虑、体能弱势的人群,更容易在竞争环境下,诱发免疫抑制。

从较为典型的三大科学成因来看, 突击健身后,身体短暂的「关闭防御」,或将使病毒乘虚而入。

因此,在特殊时期,健身也不再简单。值得提倡的是,更多团课健身房将场馆消毒、排期通风作为第一位 ,但在此之外,适时调整课程强度,不能被忽视。

而更重要的依旧在于:强身健体,不在于一时。钟南山面对媒体采访时,就多次提出 「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



疫情来临,

运动防病毒兴起


「强身健体」,从来都是大规模疾病爆发后,所提倡的。

武汉肺炎被高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让更多人揪心。而「加强锻炼」的口号, 继SARS风波、甲流后,再度被提起。

换句话说, 健身被看作疾病的特效药。

《SRAS健身潮中的热与冷》


《SRAS健身潮中的热与冷》这篇于2003年发出的文章,描述了非典而引发的全民健身潮。一个由外力引发的运动心态, 让羽毛球、跳绳等健身器材销售涨幅超40%,遇到了如今N95口罩的脱销情况。

但是,在「强身健体防非典」口号下, 也出现了「功利健身」的现象。 一天6万人爬白云山,日均40多个单位上山,发生在SRAS阴影笼罩的2003年,同样,以「抗非典」为主题的高校户外运动竞赛,成为热潮。

毫无疑问,健身有利健康。但是, 当病毒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突击健身,不是个好主意。

「open window开窗期」理论


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突击性的高强度、长时间运动, 不但使身体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甚至将敞开防线。

较为经典的「open window开窗期」理论,意味着高强度运动结束后,有3-72小时的开窗时间。 此阶段内,致病因子甚至是病毒可轻易进入宿主体内,引起机体感染。

这项于1994年提出的观点,经过一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论证,并得出结论,当训练者结束大运动量后, 以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将出现骤增态势。

「J型曲线」理论


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低、中、高的不同运动强度,和上呼吸道感染几率URTI之间有关联。

由此,也出现了「J型曲线」理论。这条像字母「J」的曲线,意味着当运动强度 超过「J」形状中的最低点,上呼吸道感染几率URTI将明显上升。

所以,也能看到一部分经历高强度运动,甚至运动过度后,出现的感冒症状。而深层原因, 更在于抵御病毒的「免疫闸门」失效了。



突击健身防病毒,

是危险的


突击健身是危险的, 是因为「免疫闸门」会短期失效。

失效的主要原因, 在于对抗呼吸道感染第一道防线的IgA免疫球蛋白,会被抑制。

IgA免疫球蛋白普遍存在于呼吸道,一般以黏膜免疫系统存在,当外来抗原出现时,可直接分泌抗体。 而IgA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这第一道防线是否牢固。



但是,《运动免疫学研究进展》曾记录, 2小时高强度自行车训练后,IgA可下降70%, 以及75%最大摄氧量运动1小时,IgC、IgM、IgA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功能出现明显下降,恢复时间为24小时。

由此也可以看到, 动辄一天4节课的训练时长,以及高强度有氧训练,将使一部分团课教练,频繁面临短期的免疫退化。

淋巴细胞激活与表达因子下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大负荷力量训练和机体免疫变化」


除了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也将导致免疫系统短暂失灵。

在北京体育大学,「大负荷力量训练和机体免疫变化」的研究中,同样发现, 在2周5-8RM训练期、2周调整恢复期,互相交替的4周实验时间内,恢复周的免疫系统的激活状态显著下降。

在「免疫闸门」失效以外, 运动后身体能源的耗竭 ,也是让抗体细胞,无法抵抗入侵的原因。


比如,以HIIT课程为代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 将使ATP为代表的磷酸物质,失去给细胞供能的机会。

事实上,有更多人正面临「运动成瘾」下的能源耗竭。 高能磷酸物、糖原的含量下降,被《运动生理学》归纳为运动型疲劳的产生机理之一。

BBC: 运动成瘾的危险之处


而BBC于近日发布视频指出, 在Instagram「健身磨练」的口号下,正在使更多人遭遇生理亏空。

在最后, 健身时「紧张、兴奋」等心理因素 ,也已被证明是影响免疫系统的关键。

在华东师范大学「运动及心理对免疫机能影响」的博士课题中, 曾面向专项运动员,以竞赛形式作出心理应激实验。

心理应激与免疫关系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运动及心理对免疫机能影响」


结果发现, 基于竞争的心理应激实验后,低年龄运动员细胞免疫下降幅度大 , 弱型组运动员免疫抑制更为严重 ,焦虑运动员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低焦虑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连锁健身房Planet Fitness,近日发布宣传片《Don’t ride the bike of shame》, 旨在表达团课中的竞争,或将使用户困扰。

总的来说,之所以突击健身防疾病危险, 在于会导致免疫系统抑制、能源耗竭、心理应激。



疫情期间,

健身防病毒指南


病毒有呈扩散状态, 特殊时期健身,需要被关注。

至少从目前来说,能看到更多团课健身房发出,「教练员均需自测体温及时就医」以及「谢绝发热等疑似症状用户」。

除此以外,团课健身房的课程计划,以及内容编排,是否作出相应调整, 以避免存在的突击健身后,「免疫闸门」失效等情况。

钟南山院士


但更重要的依旧是: 强身健体不在一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