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Wiley出版社的发表文章,在文章中,CBT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从提升心理咨询专业能力的三维模型出发,详细分析了心理咨询师应当从哪些方面精进咨询技能。
本文也是「CBT系统训练2年项目」的必读文献。该项目为梅肯鲍姆中国首个培养专业CBT咨询师长程项目,第二期预报名进行中。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当今研究最深、传播最广的心理咨询疗法之一,
在针对多种心理问题的咨询中都有显著效果(Hofmann等人,2012)。学会灵活使用CBT技能也能帮助咨询师快速提升咨询效果。
作为CBT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下文简称DM)认为符合以下3个基本特征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地实现咨询效果:
(a) ta们能够建立稳固咨询关系;
(b) ta们能灵活地调整咨询方法;
(c) ta们帮助来访者实现持久改变。
下文是Wiley出版社(John Wiley & Sons, Inc. 下文简称Wiley)与梅肯鲍姆针对「如何提高心理咨询专业核心能力,以及如何将CBT灵活巧妙地应用在咨询中并提升疗效」这一主题的采访,希望能解答广大心理咨询从业者的困惑。
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
提升心理咨询专业能力的三维模型
Wiley
:
很高兴邀请到您。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培养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
DM
:
很荣幸能受邀参与。这是一个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挑战性问题。我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40多年了,担任过临床督导,也曾为各种精神咨询中心提供服务,来访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有。此外,我还担任讲师,教授了30多年的课程。我一直关心的是,学员和被心理咨询师们从我的教学和督导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Wiley:
您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之一,最初进行了许多创新的咨询效果研究,旨在确定自我指导训练、压力预防训练、认知重建程序和问题解决方法等咨询议程的相对有效性。您的临床研究是如何与引导“提升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这一议题产生联系的?
DM
:
首先,我发现我们合作的咨询师在咨询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些咨询师的效果始终更好,这与之前一些研究结果相符(Dawes, 1994; Baldwin & Imel, 2013; Wampold 2001, 2006; Wampold & Imel, 2015)。
其次,作为多个咨询项目的顾问和课程培训的讲师,我非常希望能够做一个“诚实的桥梁”,
倡导基于循证的咨询方法。但我的报告也不得不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
所有声称有咨询效果的方法,最终效果其实差别不大。
于是,我的兴趣转向了不同的咨询方法,哪些是促进行为改变的核心原则和共同的心理咨询任务。
第三个原因是我还有着“发展心理学家”的身份,因此我对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观点也在不断演变。
我和同事Andy Biemiller想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那些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而其他学生却逐渐被落下”?例如,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成绩优秀和不理想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达到六个年级。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是“专家”,他们很擅长应对学校系统的各种要求(Meichenbaum & Biemiller, 1998)。
Wiley
:
这一研究和心理咨询师培训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呢?
DM
:
在我们对学生的研究中,我回顾了关于如何获得专业技能及其结构的相关研究(Ericsson & Charness, 1994; Ericsson等人,2006; Shanteau, 1992)。
通过对独立学习的学生(即所谓的“未来专家”)进行的多项观察研究,我们开发了一个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应用于专业技能的获取,包括心理咨询的培训
(Biemiller & Meichenbaum, 1992)。
Wiley
:
这很有趣。您能描述一下这个模型及其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意义吗?
图/ 精通模型
DM
:
在这个展示精通模型的结构图中,有一个三维框架,包括X轴(水平)、Y轴(垂直)和Z轴(对角)。
X轴代表学习者从简单到复杂任务的进步,这些任务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从简单的数学题到更难的题目。
对于初级心理咨询师来说,这意味着从处理简单的适应障碍来访者,到面对创伤严重、患有多种慢性并发症且缺乏社会支持的复杂来访者。
优秀的老师或临床导师会试图在挑战学习者的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并在他们掌握技能后逐渐减少指导。
在X轴上的关键是找到学习者能力和任务难度之间的“匹配”。
Y轴(垂直轴)代表掌握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学习者(无论是学生还是心理咨询师)从完全的新手起步(缺乏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有意练习,逐步达到高效的任务执行,能够巩固技能和表现。有意练习是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学习者专注于掌握特定任务。这包括多次重复练习,并在过程中获得即时反馈,指出错误,创造“可教的时刻”。随着技能的自动化,学习者可以逐渐同时掌握并执行多项技能。在学校里,学生可能会有机会反复练习某个学术任务。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这可能是对于如何建立、维持和评估咨询关系,或处理这种关系中的“破裂”的练习。
咨询师可以通过收集每次咨询后来访者的反馈,来评估咨询关系的契合度和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咨询方法(Lambert, 2010; Lambert & Shimokawa, 2011)。
有意练习的一个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将技能自动化(让学习者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从而解放更多的心理容量。
这种巩固的过程需要定期回顾,当反馈显示出现了表现错误时,应该重新进行调整。然而,单单从最初的获取阶段通过有意练习达到技能巩固并不足以证明掌握或发展出专业能力。
学习者需要继续沿着Y轴前进,成为一个有意识、反思性的“顾问”,不仅能为自己,还能为他人提供指导。
在这个顾问角色中,学习者会发展出情境意识,能够自我监控、观察并“掌握”自己的技能。要真正达到精通,学生或心理咨询师需要发展条件性策略知识,知道何时、如何运用技能,并且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甚至教给他人。学习者必须能够自发地使用语言或其他形式的心理表征(如图表、语义网络)来指导他人和自己。
当学习者在Y轴上面对越来越复杂和艰难的任务时(同时在X轴上不断进步),他们会依赖元认知能力和执行技能,甚至能够调整目标。
图/ Unsplash
但成为专家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学习者还需要学会如何在新任务、新情境中,以及用创新的方法来应用所掌握的技能。
简单来说,学习者(无论是学生还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在Z轴上继续前进。
Z轴有两种探索方式(向外和回归)。培训课程可以采用所谓的
“近迁移”形式,
也就是说,培训任务与最初学习该技能时的任务非常相似。通过这种“标准作弊”的方式(即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可以让学习者在新的任务、场景和来访者面前,系统地、甚至是创新性地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种沿Z轴前进的方式是让学生或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真实的”挑战性任务,让学员推理、推断并解决问题,以便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这被称为
“远迁移”。
Z轴的“向外”(OUT)维度表示任务的规划和应用的复杂性,学习者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
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或创造新的策略,用于规划新的任务——也就是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或推广。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任务的难度可以从“近迁移”(即任务和内容与训练相似)到“远迁移”(需要高度整合技能和复杂决策的“真实”应用任务)不等。
学习者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任务和流程的构建者。
学习者可以从最初的简单学习环境“向外”扩展到复杂的“真实”任务中。他们也可以“回归”到复杂任务的基础上,专注于进一步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策略。这种双向的移动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既需要挑战复杂任务,也需要不断巩固和扩展技能。
总结来说,根据精通模型,想成为“专家”可以通过这几点来实现:
1.从简单任务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任务或来访者(X轴)。
2.通过有意练习,从新手到熟练掌握,直至巩固技能,解放思维空间,最终成为自己和他人的顾问。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技能,还能教给他人(Y轴)。
3.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任务、环境中,并以创新的方式扩展应用。
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挑战更难的迁移任务,或是处理“真实”生活中的任务,甚至发明新的应用方式。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必须在模型中提出的三个维度上不断前进,即横向(X轴),纵向(Y轴)和向外扩展(Z轴)。简而言之,
个人需要通过有意练习,自主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在不同场景中以全新方式运用技能。
通过有意练习来掌握心理咨询的核心任务,有助于最终达成来访者与咨询师共同制定的咨询目标。
Wiley
:
精通模型的三个维度是如何对您培训心理咨询师起到帮助的?
DM
:
我们先逐一讨论每个轴。需要注意的是,当本书的作者们提到“有意练习”时,关键问题是:心理咨询师究竟应该刻意练习哪些具体的技能?
我们先逐一讨论每个轴。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心理咨询师究竟应该刻意练习哪些具体的技能?
1. X轴递进:处理复杂来访者问题,主动维系咨询联盟
研究表明,
咨询效果最强的预测因素是咨询联盟
(Therapeutic Alliance, TA,指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包括彼此之间的信任、共同设定的咨询目标,以及咨询过程中双方的积极合作)的质量。TA对疗效的影响是特定咨询模式或技术的7倍。事实上,具体的咨询方法只占咨询结果差异的15%不到。相比之下,约36%的疗效归因于咨询师本人,这个影响力是具体咨询方法的3到4倍(Sperry & Carlson, 2013)。然而,正如Miller等人(2008)所强调的,
关键在于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每次反馈的及时性和质量。
根据精通模型的三个维度,心理咨询师需要通过有意练习,处理越来越复杂的来访者问题(即沿着X轴增加难度),并持续主动获取来访者的反馈。而建立良好的咨询联盟的关键在于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培养来访者的希望(Bordin, 1979; Horvath等人, 2011)。
1. Y轴延展:动机式访谈,共同设定目标
咨询师需要刻意练习的
第二组核心任务是动机式访谈和共同设定目标的技巧
。
正如Goldfried(2012)指出的,来访者应该相信:“我的咨询师真的理解我,关心我。” 而咨询师应该觉得:“我真的很享受与这个来访者一起工作。” 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和信心,即相信咨询师有能力并关心自己的健康,是咨询效果的重要预测因素(Norcross, 2002; Skovholt & Jennings, 2004)。
有效的咨询联盟(TA)可能在第一次会话中就开始建立了,但如果想要咨询成功,TA必须在第三次会话前牢固建立(Sperry & Carlson, 2013)。
“决定咨询联盟强度的,是咨询师而不是咨询方法。建立咨询联盟的关系技巧是其基石。”
(Sperry & Carlson, 2013, 第86页)使用来访者评分量表和苏格拉底式提问,以及咨询师根据反馈调整咨询方案,都能有效预测咨询结果。
3. Z轴纵深:及时调整,回应反馈
调整咨询方案以回应来访者反馈,是成为成功心理咨询师的关键。
专家级咨询师往往更具反思性,并在每次会话之间更加努力,积极寻求指导机会(Miller等人, 2008)。根据精通模型,要发展专业能力,咨询师必须沿着Y轴前进,最终成为自己和他人的“顾问”(包括来访者)。咨询师和来访者都需要“掌握”他们新获得的技能,并为他们带来的改变“认可”自己。
心理咨询师的一项核心任务是有意练习如何让来访者进行自我归因训练,从而培养个人能动性和自我效能感。来访者需要看到自己的努力与改变之间的联系,并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和干预的后果(Duncan等人, 2010;Messer & Wampold, 2002)。
简而言之,效果更好的咨询师擅长教导来访者如何成为自己的咨询师。
专家咨询师会教会来访者如何“带着咨询师的声音”走出咨询室。例如,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成为实现自己咨询目标的“专家”,并教他们如何提升生活质量。想象一下,如果咨询师向来访者提出以下问题,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价值:“让我问你一个有点不一样的问题。你是否曾经在日常生活中,问自己我们在这里讨论过的那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