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上,夜未央,错把他乡认故乡
凌晨短,人情长,后知后觉泪两行
——来自GQ网友@万宝璐
凌晨是人最孤独的时刻,这时候的你往往会觉得寂寞凄凉,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如潮水般,等待爆发。前段时间,新世相在征集《凌晨4点钟的上海》的故事时说道:“在深夜上海活动的人,可能是老鼠,或者是英雄,他们都雄心万丈,带着对生活的温柔。”
每个城市的夜晚都有故事,灯火辉煌的背后,藏着多少为生活拼尽全力的加班族。
为了抢救病人,连续8个小时手术的医生,累的躺在了地上;
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的姑娘,没想过自己是不是女人,只想到这是自己的责任;
凌晨送外卖的大叔被投诉差评后痛哭,却依然感谢顾客,叮嘱记得吃饭;
“如果可以做小仙女,谁愿意成为女金刚”。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很苛刻,他们承受着要多的压力,都曾对职场失望过,崩溃过,可放弃的理由千万种,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坚持下去。
那么,凌晨两点,从事电商的你拼搏的理由又是什么?
大学毕业后,张峰放弃体育老师的工作,转行开了家女鞋淘宝店,在温州藤桥一处简易仓库内,短短两三年时间,他就将销售额做到6000多万元,看似辉煌的背后,个中酸甜苦辣只有从事过的人才能体会。
“创业除了勤快还是勤快,客服忙不过来就自己上,包括打包货物,跟厂家谈价格,平常熬到凌晨三四点也是正常的。”张峰轻描淡写地叙说自己艰辛的奋斗经历。在他看来,淘宝卖家处于一个超负荷工作压力下是件相当平常的事。
早上八点半,张峰开始有条不紊的给各个部门负责人布置任务。“从客服,分拣,仓库管理到打包发货,我会分配给20岁到50岁不同年龄的工作人员完成。90后灵活,三十四十岁男性让人放心,本地妇女更有韧性。”如果我想提升工作效率,除了勤奋还得善于管理,知人善任,管得好就是事半功倍,管的不好就是慢性死亡。
中午1点多,匆匆吃完几口外卖,张峰又开始了工作。白天忙管理,晚上盯数据,遇到618,双十一等重大活动,更是要严阵以待,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张峰有时候也会说:“我也希望能有稳定的作息,经常和朋友吃吃饭,周末出去玩,背包旅行,说走就走。但是,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做电商确实很苦,但即便再苦,我也不愿意甘于现状,碌碌无为。”
不甘现状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用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真正内心坚强的人,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不是一味接受或者一味反对,而是能和困难相处,也能为坚持美好的事情而努力。
电商圈中,跨境电商不太好做,很容易受到各种阻力,前段时间的纠纷,也让跨境电商损失惨重。小玲是一位从事亚马逊服装运营三年的90后女孩,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往返于城中村和CBD中间,刚入行那会,完全不懂怎么选品,每天熬夜到凌晨两点,压力大到神经衰弱。
那一年,“害怕”成为她的就业关键词。上了产品后,怕被跟卖,怕侵权,怕竞争对手故意使绊子,怕平台突然变化。出爆款了,怕风头太盛被盯上,库存跟不上;没人买,也担心库存积压,损失不断扩大。
在从事跨境运营的万千年轻人中,小玲只是很普通的一位,但是对她而言,生活的恶意却丝毫不减。外卖,失眠,亚健康,经常低血糖,脑袋发晕,医院已经成为了第二居住地。然而残酷的市场,不会理解小玲的不容易。
2017年亚马逊淘汰率高达90%,就在这种情况下,全年还有100万卖家涌入竞争。这些新卖家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开始用刷单,黑科技突围。这些费用可不少,有的时薪高达10美元,在一个卖家群里就有卖家吐槽,拼死拼活忙完一年,年底结算没赚钱,竟然还欠了刷单的5000,太心酸。
这一行又丧又累,又累又拼。小玲不断的学习,试错,汲取经验。她说:不管什么时候,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你可能想不到我最充实的一段时间就是做电商之后,如果现在还不拼一拼,哪里还有未来?
2007年那会是电商红利的井喷期,现在很多百万、千万富翁都是那段时间白手起家。但是时代不同了,大平台瓜分流量,小店主生存艰难,现在没有什么积累的你,到底应该拿什么去拼?
我有一位朋友是京东客服的管理层。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每天平均工作13个小时,和他同期的五六个同事都因为压力太大选择了离职,只有他还是一声不吭的继续坚持。私下里他会向我吐苦水,经常加班到凌晨;遇到难缠客户,被恶意投诉;职场水深,受同事排挤。看似坚强的人生,在那时不堪一击。但是发完牢骚之后,他仍然会一声不吭的去工作,并且比昨天更努力。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要坐在车里发呆?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门就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静一静,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这两个字,电商人的世界没有时间悲伤。生活不易,身不由己。柴静说:有些脸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可真实的生活是,那些咬紧牙关,你通常看不到。
参考资料:《加班到凌晨3点,拿命换钱的跨境电商,年底却发现一分钱没赚》 作者:greenlong
《淘宝店主:经常负荷工作,凌晨三四点睡是常事》
《第一批80后,只有21秒》作者:王耳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