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投资最前线
传播企业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万米地下岩石的“庐山真面目” ·  昨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万米地下岩石的“庐山真面目” ·  昨天  
创业家  ·  “野心”是一个创始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投资最前线

曾是台湾女首富,迎战乔布斯,如今她的2000亿手机帝国却坠落了!

创业投资最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1-24 18:00

正文

年前,当王雪红与丈夫陈文琦一同被《福布斯》评选为“ 台湾首富 时,她不会想到自己后来会败得这么惨。她名下最受瞩目的科技企业,曾与苹果、三星齐名的智能手机生产商 HTC ,依然在曾经辉煌之后的艰难苦苦挣扎。

2015 年, HTC 的全球出货量仅约 1500 万台,是苹果的 6.6% ,三星的 4.6% ,其股价也早已从 2011 年的 1300 元新台币,跌落至百元以下,市值蒸发九成以上。

这家拥有 20 年历史的 公司,前 14 年不断腾飞,后 5 年则连续走衰。并且,它成功和失败的道路竟然是同一条。换句话说,这条道路的前四分之三通向辉煌,后四分之一则通向没落。 王雪红和她的HTC到底败在哪?

1

第一波弄潮儿

1997年,台湾电脑工程师卓火土和周永明决定创业,做当时还没有的掌上电脑(俗称 PDA )。他们原是美国 PC 小型机供应商迪吉多 (Digital) 的员工,因公司即将被收购而失业,故只好自谋前途。那一年,卓火土 47 岁,周永明 43 岁,而后者是前者一手带起来的。

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人才,就是没有钱,于是找到当时风头正劲的王雪红。

王雪红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也是台湾此时的创业偶像,其创办的威盛电子已成长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组供应商。



双方面谈后一拍即合,王雪红也想做 PDA ,而且手头正宽裕。于是,他们在当年 5 月成立了宏达电子科技公司(即 HTC ),并拨出了 10 亿元新台币的研发经费。在分工上,王雪红做董事长,卓火土任 CEO ,周永明则搞研发。

创业的头两年一直都在烧钱,技术上不够成熟,也没有找到买家。 最困难时,卓火土甚至在给王雪红拜年时掏出两张房契,这让王雪红很感动,因此决定继续投钱。

不久之后他们转运了,收购迪吉多的康柏公司 ( 后被惠普收购 ) 认同 PDA 项目,向他们下了代工订单。 2000 年,双方联合推出第一代产品 iPAQ ,大获成功。


此后, PDA 市场开始爆发,惠普、戴尔、 Palm 等纷纷找 HTC 代工 PDA 。这让 HTC 很快成为该领域的代工之王。

在这一过程中, HTC 还与系统供应商微软建立起深度合作,总能获得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

2002年, HTC 与微软联合推出具有通话功能的 PDA 产品 XDA ,即“智能手机”的雏形。但当 HTC 将这款产品推荐给惠普等合作伙伴时,对方拒绝了,因为对其业绩增长没什么帮助。于是它又向欧洲电信运营商英国 O2 和法国 Orange 推荐,结果正中下怀,欧洲电信运营商当时正陷入营收瓶颈,亟需新的业务增长点。

市场效果超乎想象。 XDA 将用户的月平均话费提升了 300% ,新增营收来自无线上网、邮件、多媒体等 XDA 带来的新增值服务。

这之后,欧洲电信运营商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疯狂涌入该市场,排着队向 HTC 下订单。而这种模式不久又被复制到了美国,效果同样明显。

就这样, HTC 成为智能手机第一波浪潮的大赢家,迅速依靠电信运营商打开了欧美市场。

2

巅峰时敢与苹果叫板

2004年,卓火土辞去 CEO 之职,宣布退休,继任者为周永明。

对于周永明而言, HTC 当时的情况看上去不错,却存在利润下滑的危机。

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各路资本、各个品牌、各家代工商纷纷涌入市场,而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下滑,首当其冲的便是代工商。这很容易理解,手机品牌商和电信运营商掌控着终端,拥有利润分配权。

在周永明看来,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

不过这么干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这意味着 HTC 要与现有合作伙伴展开竞争,必定损失大量订单;另一方面,台湾企业做品牌鲜有成功的,而 HTC 当时已经上市,很难获得投资者的支持。

这时,最关键的一票在 王雪红手里,而她最终决定走品牌之路。

随后,预想的情况一一出现,合作伙伴大量离去, HTC 股价大跌,而媒体上唱衰之声四起。那段日子特别难挨,但王雪红和周永明还是熬过来了,并成功搭上了智能手机爆发的另一波浪潮。

2007 年, IT 界的先驱人物乔布斯,发布了苹果一代 iphone ,凭借乔布斯的超级影响力和苹果独特的设计,体验风格,开始引发热潮,一年后,苹果 3G iphone 上市后, 3 100 万部的成绩引发行业震动,开始掀起手机行业革命 —— 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换。

而此时,经过多年积累,已经拥有丰富技术沉淀的 HTC 开始发力,成为当时唯一一个可以挑战苹果手机的品牌!



2007 11 06 日: HTC 加入安卓阵营,参加由 Google 主导 34 家公司携手创建的 开放手机联盟 Open Handset Alliance )与 Qualcomm T-Mobile Motorola 等厂商携手发展 Android 行为平台。

2008 9 月, HTC 作为安卓系统与苹果 ios 系统对抗的代表,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载了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 T-MobileG1 ,成为了当时第一个与苹果 iphone 抗衡的安卓系统手机品牌 ! 三星当时都尚未推出!

正是这款手机,将 HTC 推向了行业的巅峰,公司的股价也一路上扬,市值一度超过了老手机巨头诺基亚。

2010 年, HTC 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2460 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 8.3% 左右,在 2010 年第四季度, HTC 在美国的销售,超越了苹果和 RIM ,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到了 2011 年, HTC 所占份额更是攀升到了 9.1% ,销售量达到了 4300 万部左右。 这一出色表现也反应到股票上,其股价于当年 4 月飙涨至 1300 元新台币,公司市值高达 319 亿美元(折合 2060 亿元人民币),被台湾民众誉为“股王”。

王雪红则凭借这些成绩问鼎当年的各大商业榜单,她 5 月与丈夫陈文琦被《福布斯》评选为“台湾首富” 8 月又入选“福布斯全球 100 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榜”, 12 月则被央视评选为“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3

频频失误深陷泥潭

然而, 2011 年达到巅峰之后, HTC在短短五年时间,上演了从幕后英雄,到声名鹊起,名噪一时,然后再到不断下滑、坠落,这其中的经历让人感慨不已。

这其中,两个关键事件引发,直接导致了这场坠落!


专利大战高歌猛进宣告失败


2008 9 月, HTC 凭借推出全球第一个安卓系统手机的品牌,而成为关注的焦点,也让这个曾经的智能手机代工企业之后迅速异军突起。到了 2010 年第四季度,一度超越苹果,而 HTC 内部也放言有信心超越苹果。

此时,恰好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的时期, 2010 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甚至超过 72%

作为智能手机两大派系 —— 苹果 ios 系统和安卓系统, PK 大战也点燃了! 苹果和 HTC 曾是智能机两大阵营 PK 代表


2011年12月19日,应苹果公司之起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HTC部分手机产品侵犯苹果专利权,禁止其相关产品在美国销售,自2012年4月19日起执行。而美国市场是HTC最大的市场,占其销售额一半以上,至此,HTC遭遇阵痛,形势都转之下,错过了手机快速扩张的机会。

这是 HTC 遭遇的第一劫!


缺乏运营经验,错失中国市场


遭遇专利战有些无奈,但后面的市场错失,则就是 HTC 自身能力不够的问题了。

2011 年下半年,遭遇专利大战时 HTC 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挫折,这一战让 HTC 在美国市场遭遇了重大挫折,但是此时对于 HTC 而言,还有着大量的市场机会,毕竟换机潮才刚刚掀开大幕,在全球的智能机市场,依然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比如说中国市场, 2011 年手机的换机潮还没兴起, 2011 8 16 日小米发布第一代产品,当年出货才仅 30 万部,与后面的影响力相差甚远。

但是, HTC 却没有抓住当时市场大把大把的机会, 而是 固执的坚持中高端市场,错失中端和中低端市场黄金机会

这有点像当年雷军在金山主政时, WPS 遭遇 windows 的进攻而从高峰滑落后,金山一直不服气,面对强大的对手,试图扳过来,可是始终未能如愿,把自己精力耗在上面,错过了很多机会。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机会众多,可是金山却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长期陷在泥潭中,直到借鉴盛大的游戏崛起模式,才算是重新翻身。

HTC 同样在较劲,在中高端领域艰难的与苹果、三星 PK ,但两个对手太强大,一个是技术领先的革命者,另一个是商业运营的典范级企业, HTC 却始终在咬着牙博弈,结果高端市场并没有扩大多大,而中端和中低端市场的机会也错过了。而华为、小米、 ViVO OPPO 众多国内手机企业正是在这一市场开始了崛起,达到了几千万的量级。

HTC 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比较好的时候,在八九名的位置,后面下滑越来越厉害,已经在十名之外了。 2015 8 月,赛诺副总经理孙琦告诉记者,目前 HTC 在中国大陆市场月销量大概在 12 万部左右,但量级太小了,市场排名靠前的品牌月销量都在三四百万部, 差距太大了。

4

血的反思

在产品线、价格线上过于钻牛角尖


虽然 HTC 的产品是业内公认的出众,包括苹果都曾吸收过它的设计元素,可是因为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中高端,没有三星那般灵活的产品矩阵,多个价格市场都可以兼顾,这样导致自己错失了机会。

三星知道自己无法在中高端市场上与苹果的 PK 中拔得头筹,所以三星用了多产品系列、多价位的模式来 PK ,最终形成了整体销量优势!

HTC 与三星相比,就缺乏这种灵活,而且把自己放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高端市场面临两个强劲对手,一个实际是技术领导者,一个是品牌运营高手, HTC 完全没有 PK 的优势,但硬是选择在这一市场较劲、死扛,不像三星灵活的采用多产品、多价格路线,导致其它几个价格区间的市场机会错失



如果说美国市场,因为专利官司受影响,有些无奈,但是在中国内地市场,没有这一因素影响,在那个时期, HTC 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国内手机品牌几乎集体处于劣势(后来闪耀一时的小米都还刚开始,影响力很小,更不要说其它品牌了),缺乏 HTC 那么高的影响力,它是具有极大赢面的机会,很可惜这个即会被 HTC 白白放弃、错失了


在营销推广和品牌塑造上,缺乏苹果、三星的娴熟


在营销推广和品牌打造上,同样处于弱势

A HTC 的传播推广中,缺乏足够的力度

一方面, HTC 缺乏足够传播,相对诸多竞争力的对手, HTC 的传播极少,在这个 注意力经济 的时代,誰传播的越多,就越容易受到关注,占据优势。

另一方面,在 HTC 的传播中,也没有把自己的优点、特点进行有力的传播。

HTC 的产品获得诸多奖项,但是这些信息都很少看到 HTC 传播,这些都是对提升 HTC 品牌美誉度很有帮助的,相反, HTC 正面的传播消息很少,负面的消息却一直在传播诸如 HTC 销量份额下滑,陷入亏损等等,接连不断的这些信息传播,把 HTC 的形象不断往下拉!

B 、品牌塑造上,缺乏有吸引力的个性

HTC 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也缺乏有力的品牌诉求,苹果手机是领先、非同凡响的形象、三星手机是时尚、全球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 HTC 呢?很模糊!


在渠道上,HTC同样缺乏竞争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