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要点:
微信公众号独立APP、赞赏恢复、订阅号不做信息流
今天(2018年1月15日),张小龙像往年一样,再一次站上了微信公开课Pro的讲台。
每年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的演讲都是重头戏,会透露出很多干货,以及未来微信发展的方向。
❶
小程序游戏跳一跳的DAU已经超过1亿,张小龙自己的最高分居然达到了6000分!
❷
做好选择、尊重用户和个人、去中心化,微信要做互联网最好的工具。“用完即走”下半句是“走了还会回来”。
❸
将推微信公众号独立App,不做信息流,赞赏将恢复。
❹
首次披露小程序数据:DAU达1.7亿,开发者超百万。
❺
小程序不是为某个领域专门准备的,微信不会专门扶持,将会重点发力小游戏。
❻
微信将可以和企业微信实现消息互通。
❼
2018年微信将探索线下生活。
对于咱们运营人来讲,张小龙提到微信公众号独立APP、赞赏将恢复、订阅号不做信息流三大要点,可以说是2018运营圈头等重磅消息!
在现场,张小龙对一下三个关于微信公众号的问题做了详细回答,分别对应三组关键词:
张小龙说,很快将要对外发布微信公众号APP。微信是移动端APP,为手机而生。所以公众号的发布后台在PC端就会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像微信的PC版本功能很基础,基本上只是一个输入的地方,我们故意没有去提升微信PC版的功能。
我们最初把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做成PC端平台,没有及时推出手机端很可惜,后来,当我们想要推出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想,应该把电脑的东西直接移植过来,还是我们要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更好的公众号的App?在这个点上我们纠结了特别长的时间。
不过,现在这个App我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会对外发布出来。
另外有很多人提出来“公众号只能写长文”,我觉得这与我们早期公众号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PP有关。因为如果是一个手机里的APP,我们可能在很早以前就会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用户用手机做创作,而不是一定要在电脑上写长文出来,我们也会想有没有别的方式使我们在系统里面产生一些短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公众号体系里面下一步会做思考的问题。
来看一波下午刚刚爆出的微信公众号APP界面,从截图上看,APP向作者提供了发布文章、筛选评论、回复评论、多账号管理等功能。以往修改文章必须在PC端后台实现,未来就更方便了,再也没有理由不加班了。
(
图片来源:魏武挥
)
张小龙说,微信为手机而生,同理要加强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化,并多鼓励作者们用手机创作。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微信公众号APP的推出可以给内容生产者更好、更便捷的内容生产环境,适应移动化的需求。小编们以后再也不用在地铁里抱着电脑改推送了!
可能因为红包和赞赏这样的行为属于中国特色,所以像苹果这样的西方文化为主的公司不能体会到红包和赞赏的功能,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文化差异。但是后来经过协调,已经与苹果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知,会很快恢复“赞赏”,并且会做一些调整。
此前(2017年4月19日)微信派发布通知称,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赞赏来说,我们之前的赞赏其实是对一个公众号做赞赏,但其实这里的本质应该是对作者做赞赏才对,我们现在的赞赏对公众号这样一个行为,和我们直接对公众号背后的作者赞赏不是一回事。
张小龙说,在跟苹果的协调过程中,微信团队也思考了更多的东西,发现有必要改造微信公众号的作者体系。在之前的体系里,并没有把作者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我们新的改版中,赞赏将会是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
将来在公众平台里,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每个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这一身份会被更加重视、重构。
未来的微信公众号将更加重视内容生产者——作者。张小龙在分享中透露出未来的赞赏会以作者为主体进行赞赏,同时会有专门的作者栏,该作者的介绍、在各个公众平台发布的文章会有显示。
类似于目前公众号的原创标签功能,未来也会有作者标签,作为内容创作者的作者会减少对某一个具体的微信公众号的依赖性,更多需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强化个人标签,其所产出的优质内容可以向各个平台投稿,收入也会大幅提高。
张小龙说,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把订阅号作为一个信息流,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对于订阅的所有内容的阅读效率,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去做的,这和做信息流是两回事情。
我们的“看一看”是信息流,可以在里面看一些信息,但是订阅号本身是用户自己订阅的,所以我们只会去改善阅读效率,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
在微信公众号内容打开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张小龙提到要提高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效率”这一点并不奇怪。但是对于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的方式,张小龙选择了不做信息流,而是去优化如何让用户在众多订阅的内容中找到对他重要的信息。虽然张小龙并未提到会用哪种方式提高“阅读效率”,不过相信以微信的实力应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为真正做好内容的运营人来带一波转化率的春天。
以上,就是二师兄对本次“2018微信公开课Pro”张小龙分享的干货解读。本次分享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对于专心做好内容的运营人来说可谓是多重利好。在未来微信更加重视内容、作者的大前提下,微信公号APP、赞赏以及对阅读效率的提升,整体都是为内容及内容生产者服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潜心提高内容生产能力的运营人来说,也许这就是下一个风口。
有没有觉得张小龙大神的演讲能力有待提高?想提升这方面能力的童鞋点击这里下面这张图~
看完2018微信公开课Pro,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