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非洲古国站在现代化路口,延续着与遥远中国的深厚渊源
当耳机里的歌曲唱道“我想去那遥远的非洲,看一看那里的天和树”,飞机正飞过亚丁湾上空。在湛蓝的天空和大海间,蒙着一层薄雾的陆地渐渐清晰,广袤无际的非洲浮现在眼前。
沿着荒漠色的索马里海岸向前飞行,转向飞越东非大裂谷,窗外变得生机盎然。从空中俯瞰,正值收获季节的土地呈现出不同色块,像一块巨大的马赛克地毯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铺开。
远眺亚的斯亚贝巴城市景观,能清晰看到中国人参与建设的209米东非第一高楼。
飞机降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里是埃塞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超过500万人口居住于此,是该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亚的斯亚贝巴在当地语言提格雷语中直译为“新鲜的花朵”,这里气候宜人,有着“世界十佳春城”的美誉。此外,这里还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是非洲最著名的大都市。
亚的斯亚贝巴依山而建,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坐落在山丘上,街道弯曲狭窄,居住者以低收入群体为主,棚户和贫民窟随处可见;下城地势较低,更为现代化,高楼大厦林立,集中了商场、餐馆、旅店和政府办公楼。
在亚的斯亚贝巴高处眺望,一群毛驴拉着木材经过。在埃塞首都,现代和原始并存。
亚的斯亚贝巴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一样,呈现出一派“野蛮生长”的景象。
街道两旁时常见到未完工的混凝土建筑,行道树上盛开的花朵上布满尘土。街头路况拥堵嘈杂,路面上跑着大量丰田二手车,蓝白相间的老旧出租车像是20世纪90年代电影里的道具,冒着黑烟行驶在街上,偶尔还能见到极具非洲特色、装着汽车轮胎的马车混入车流。
亚的斯亚贝巴,路边等待生意的马车。这种用汽车轮胎改装过的马车会增加运货量。
“有了钱,埃塞人喜欢先买车子,然后再盖房子。”当地司机告诉我们,大量日本二手车曾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埃塞,但近几年当地政府对二手燃油车征收了高昂关税,新增二手车数量开始减少。
2024年2月,埃塞交通和物流部宣布将禁止燃油车进口,导致埃塞市场的二手车价格飙升。
埃塞俄比亚人口约1.2亿,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大国之一。
埃塞有自己独特的纪年法,不同于公元纪年,在“埃塞历”纪年法,现在是2016年。
“埃塞历”一年有13个月,其中前12个月为30天,第13月为5天或6天,新年是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
作为非洲古老的王国,埃塞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少数没有被欧洲殖民过的非洲国家之一。
19世纪末,他们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曾领导卫国战争,击败了入侵的意大利军队,迫使其承认了埃塞的独立地位。
可惜“二战”后,埃塞长期陷入独裁和战乱之中,经济停滞不前,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一名老者坐在街边数钱。埃塞的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其货币比尔在快速贬值。
埃塞有80多个民族,国内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和内战,“民族矛盾现在是埃塞俄比亚的核心问题,内战影响着埃塞的发展进程。”1993年,随着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埃塞俄比亚失去了全部超1200公里的海岸线,隔绝于红海沦为内陆国。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访学的清华大学博士生李亚东说道,除此之外,土地矛盾、贫富差距和高失业率等问题也是这个非洲文明古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
市场上,一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乞讨。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埃塞的发展。
在亚的斯亚贝巴,中国人是最常见到的外国面孔之一。据当地中国人介绍,最多时曾有五六万中国人居住在埃塞。
一名小伙子穿着印有“朕略萌”字样的T恤。在埃塞,许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