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马可·波罗的“海淘爆款”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1-05 11:55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马可·波罗的“海淘爆款”

来源:道中华

1275年

21岁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在这个令他神往的东方大国

开启了他十余年的游历生活

返回欧洲时

他随身携带的“中国白”

成为了点亮欧洲人对东方想象的“白月光”

“中国白”究竟是什么?

马可·波罗又与“中国白”有着什么奇妙的缘分呢?

20世纪末

在印尼海域的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

打捞出一艘唐代沉船

它就是著名的 “黑石号” 沉船

人们在“黑石号”中

发现了6.7万多件唐代外销瓷

这表明早在唐代

中国的瓷器就已通过海上丝路远销海外


▲“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瓷。(图片来源:央广网)


▲“黑石号”上出水的长沙窑瓷碗。(图片来源:央广网)


精美的瓷器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通过历朝历代的对外贸易和外交赠礼

瓷器由中国走向世界

成为跨国贸易的“抢手货”

和无数人的“心头好”



随着中国瓷器不断被西方人“赋魅”

在世界各地

时时可听闻中国瓷器的传说

而这一独具特色的“东方浪漫”

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声名远播


▲Ai制图


宋元时期

泉州港高度发展

近水楼台先得月

福建众多的窑口由此迎来契机

产自 福建德化 的青白瓷

成为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大宗

直至明清时期仍然兴盛不衰


历史上,德化窑曾生产过

青釉瓷、青白瓷、白瓷和青花瓷等

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热销

其中白瓷最负盛名

甚至被冠以 “中国白” 的称号


▲德化白瓷 《纸》 苏献忠制。(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福建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德化白瓷瓷器

—— 马可·波罗熏香炉

它整体呈八角结构

炉盖镂空并刻有卷草纹、几何形纹样

用以出烟

顶部中心和边沿位置安有捏塑的花形小球

炉身雕刻植物纹浮雕

外壁饰有四个“S”形耳

炉座则由八个底足支撑

瓷炉整体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应是特别定制的外销产品


▲德化窑马可·波罗熏香炉 明 福建博物院藏


那么问题来了

这件德化窑出产的熏香炉

为何会被冠以马可·波罗之名?

这还得从马可·波罗的经历说起


1275年

21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身为当时少有的欧洲来客

他受到了热情款待

此后的十几年里

他在中国一路游览,记录见闻


▲马可·波罗像


1292年

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南下进入福建

在他的游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港口:

“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

大批商人云集于此

货物堆积如山

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刺桐港正是今天的泉州港

德化窑场的兴盛亦得益于刺桐港的空前发展


停留泉州期间

马可·波罗来到了德化县

并在他的游记中记载道:

“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

名称 迪云州(德化)

制造碗及瓷器

既多且美

除此港外

它港皆不制此物”

德化瓷当年的制瓷水平

可见一斑


根据考古学家的调查与发掘

德化县境内的古窑址多达239处↓



时至今日

依旧能在德化找到当年古窑场的痕迹

透过这些古窑址

仿佛能看见当年制瓷业的繁盛景象


作为福建中部的小县

德化何以成为有名的陶瓷产地?


▲瓷都德化。(资料图)


首先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德化有着储量丰富且品质上乘的

高岭土、瓷石和石英石等原料

其中,戴云山优质高岭土

是烧制白瓷的上上之选


河网密布也是德化的先天优势

从山上奔流而下的溪水

在工匠们的制瓷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优越的自然条件

仅仅是迈向制瓷集散地的第一步

要为庞大的国际市场提供量大质优的瓷器

高超的烧造技术不可或缺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德化工匠不断更新窑炉类型

先后使用龙窑、分室龙窑

和阶级窑等多种窑型

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自然条件、制瓷技术

以及匠心巧思的多重加持下

德化县内各处窑场窑火不绝

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具有德化风格的陶瓷

并通过泉州销往世界各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