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说明,我自己认为本文写的是错误的可能性非常高,非要定个数字的话,我觉得
95%
的概率是错的。但世界就是多元的,
5%
的可能性还是值得去假设。
最近几天,在
X
上高频出现两个
MakerDao
上的借贷金库,都是抵押了
6
万多个
ETH
,各借了超过
6
千万
Dai
,安全系数都是在
1.0
几边缘挣扎。这两哥们头铁的很,安全系数都在1.02了,都不带砍仓保命。这要是清算起来,
13
万个
ETH
,就是
2
亿多美元的砸盘量。
大家都想看这两个大烟花爆炸。
我观察了几天,感觉这两个地址,至少这个
0x6bb8bc41e668b7c8ef3850486c9455b5c86830b3
非常积极的调整仓位的,有可能是在玩一种惊险的套利。
我也可能想多了,如果我错了,就当是一个给大家写一个假想的金融游戏好了。
自从
DeFi
火起来后,因为链上资产是透明的,在链上开巨额杠杆就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币圈有一种群体心理效应,就是倾向于爆掉链上那些巨额的杠杆仓位,俗称看大烟花。
最经典就是
2020
年
8
月做空
link
的爆仓的事件,有一个机构叫Zeus Capital在
2020
年
7
月发布了一篇59页关于 ChainLink 的做空报告,声称
Link
的内在价值只有
0.07
美元,而当时
link
的价格在
8
美元左右。然后该机构在
8
月通过抵押累计
2200
万
USDC
,借
link
卖出,的方式来做空
Link
。
结果整个币圈硬是将
link
从
8
美元,拉到了
13
美元,将这笔巨额的杠杆给爆掉了。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
Curve
老板在
2023
年中超过
1.4
亿美元的crv币抵押借贷被清算的事,也是全网看到这么大金额的杠杆,硬是将crv币砸到了
0.4
美元的清算价,将
C
ur
ve
给爆掉了。
前两周在
H
yper
liquid
的
50
倍杠杆哥,也是大家喜闻乐见地大烟花。
另外一个非币圈案例就是
2021
年
1
月的
gamestop
大战华尔街机构的故事,也是散户合伙起来拉高机构做空的股票,硬是将机构给爆掉。
这一类散户(更可能是班里面有匿名大户)在不需要沟通的前提下,合谋朝着链上巨额杠杆相反的方向买或卖的事,在币圈好像特别流行,这是一种群体涌现现象。
在
MakerDao
里开金库抵押
ETH
等借
Dai
,清算价是会提前一个小时发布。这个和
aave
是按区块来计算清算价不一样。
下图是刚刚查到的
makerdao
最新公布的
ETH
当抵押品下一个小时的清算
1795.8
,而
ETH
的当时的实时价是
1811.45
。
如果这个抵押借贷是在
aave
,那清算价在
1795.8
的借贷应该已经爆仓了,但在
Makerdao
就还没有被清算,而是要等一个小时后才会被执行。
而这
1
小时,就给
MakerDao
的借贷者提供了缓冲时间,可以在这个爆仓价更新前主动减仓将自己金库的爆仓价提高到
1795.8
以上,就可以避免被爆仓。
好了,以上是两个前提信息,总结一下:
1.
币圈有一种群体心理效应,散户(匿名大户)喜欢合谋拉爆(砸爆)链上巨额明牌杠杆仓位;
2.
MakerDao
的爆仓价是延迟一小时更新,实时的清算价其实是前一小时
ETH
的价格。
(再次申明,我自己觉得下面的猜测有
95%
的可能性是错的,请大家批评指正时下手狠点。这文章也是几天前写出来的,但觉得不靠谱一直没发出来。)
这两个
MakerDao
的
6
万哥,可能就是在利用上述两个特性在完成巨额资金入场,或者在玩一个惊险的套利。
假设
6
万哥准备了巨额资金,想投资现在大家千人骂万人锤的破以太,但这个
6
万哥的资金过于庞大,直接硬上可能会产生高达
10%
以上的拉盘滑点,他的期望价格就是
1800
以下。
资金量得多庞大呢?
想想微策略,微策略砸了
350
多亿美元,平均建仓成本
6.7
w/btc
,累计买了
52w
比特币,比特币的市值约
2
万亿美元。微策略持币占比达到了个位数
%
(按
2100w
总量数就是
2.5%
,考虑到早期丢失了超过
300
万币,按
1800
万总量算是约
2.9%
)
。
而微策略最早是在
2020
年
8
月花了
2.5
亿美元买入了
21400
个比特币,建仓成本是
1.1
万美元多。截止到现在
2025
年
4
月,这哥们建仓了
52
万个币,成本价拉到了
6.7
w
。
对应的,如果
6
w
哥想建仓的资金达到了以太坊市值的个位数
%
,比如
2%=25
亿美元级别的,如果想控制建仓成本,就不能像微策略哥那样高调了。
6w
哥,就利用币圈这种想爆明牌杠杆的群体效应,高调立一个大额多头杠杆
6
w
以太(
1
亿美元),刺激币圈用户来砸盘,
6
w哥则在低价收币。
同时为了避免这6w个以太被清算,6w哥需要随时准备好足够的
Dai
随时可以降低杠杆避免被清算。一直到完成全部建仓。
其实,想想
4
年前的
chainlink
在aa
ve
那次大烟花,以及
C
rv老板的那笔近
2
亿美元的超级大清算,可能也就是一种卖币行为。
可能啊(概率低于
5%
)lin
k
的这次就是有超级大户要卖link,为了避免大额砸盘,就开一个
2000
万美元的空头杠杆,刺激币圈合谋拉盘爆他屁股,然后他趁机在爆仓价附近出货。这种花几百万的被清算成本,出货几个亿的代币,太划算了。
而
C
rv老板这次,就是单纯的想出掉自己手里的巨额币,真往市场上砸可能就要直接归零了,砸不了多少钱,但通过建立多头杠杆,抵押crv将
U
借出来的方式实现套现,至于抵押品,就让市场去爆吧。
另外一种更低的可能性就是,这两个在
MakerDao
的
6
万哥,是不是有可能在玩下面这个套利逻辑:
1.6
w
哥在
MakerDao
抵押巨额
ETH
开巨额杠杆借
Dai
,引发行业散户群体做空
ETH
效应。
2.6
w
哥会在自己
MakerDao
金库的清算价格下面(
1800
)买
ETH
,比如在
1750
买。
3.
如果在
MakerDao
清算价格更新后,自己的仓位会被清算,那
6w
哥会提前还部分债务,以避免被清算,或者增加上述
2
里买到的
ETH
,提高抵押品金额,从而提高被清算。
4.
如果
MakerDao
更新清算价格前,实时价格涨到比
1800
高,即
6w
哥在步骤
2
买的
ETH
是盈利的,
6w
哥可以出售掉
ETH
,比如在
1850
卖出,以获利。
就这样,一直往复,直到价格彻底跌破到,
6
w哥所有本金都买成了以太,这样就完成了低于
1800
建仓巨额资金;或者一直涨到又没以太卖的地步,这样就是套利成功,套利结束走人,然后等下一次
1800
机会。
欢迎金融专家数学专家,来指正。
其实,超大资金进币圈一直是一个困难,入金难是一个门槛,另一个门槛就是总池子太小了。在10年前,想大额买比特币,都是选择买矿机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