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昆明一小区突发火灾!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  昨天  
APPSO  ·  xAI 宣布 Grok 3 ... ·  昨天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0|被骗] ·  2 天前  
918云南交通台  ·  就在本周六!事关云南玉昆队中超首秀出行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9]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2025,短剧还能赚钱吗?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5-01-23 17:01

正文

狂飙的“霸总”踩下急刹车

作者/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  王昕  孙妍

2024年短剧的火热行情一路“燃烧”到2025年。新年伊始,短剧行业新规发布备受关注。


在1月3日至4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短剧作为重点被多次提及,一是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在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并举上下功夫;二是发布“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在文旅、普法、非遗宣传、经典学习等多个领域,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创新价值的短剧。


精品化的“正规军”大步向前,狂飙的“霸总”不得不踩下“急刹车”。2025年,当短剧行业进入2.0时代,创作方向和商业模式会迎来哪些变化?新老玩家又该如何应对?

大厂加紧收编热门IP

抖音要打造“短剧好莱坞”

短剧赚钱靠爆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多位横店短剧导演、制片人曾告诉《IT时报》记者, 只要制作的十部短剧中有两部成为爆款,就能赚到钱。 但随着“正规军”进场,靠爆款挣快钱的模式变得越来越艰难。山海星辰CEO周培金表示, 目前行业的爆款率只有5%~10%。 要想再造爆款,许多制作方只能将目光锁定在自带流量的IP上。


对于中小短剧制作商来说,手中IP版权少、购买IP成本高,蹭IP就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2024年春节档,贾玲导演的电影《热浪滚烫》一举斩获34.17亿元票房,短剧制作商立刻嗅到了IP的价值。在接下来的2月、3月,以“热辣滚烫”为名、同题材的短剧涌现近百部。如今,以“热辣滚烫”为关键词在视频平台进行搜索,还能发现《热辣滚烫之华丽变身》《热辣滚烫之丑女无敌》《热辣滚烫的1984》等多部热门短剧。


从剧情上看,多数此类短剧与电影脉络较为相似,只不过加入了常见的“逆袭”“霸总”等套路。以《热辣滚烫之华丽变身》为例,女主一个月减肥百斤,逆袭成为大美女,夺得男主芳心。上线仅一天,在DataEye短剧热力榜中,日榜排名第一,热力值达1242.2万。


此外,围绕《雄狮少年》IP打造的短剧《超越吧!阿娟》;《去有风的地方》IP衍生出《我的归途有风》;《热点女王》蹭上《新闻女王》IP等,这些短剧的播放量都超过1亿,不断印证着IP对于短剧的重要性。


对于大厂而言,IP既是走向精品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争夺短剧市场的重要阵地。“现在的短剧要走精品化和高质量发展路线,必然要围绕IP或品牌来打造核心。”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告诉《IT时报》记者,如周星驰出品的短剧《大话大话西游》,拥有大量经典影视作品的周星驰可以提高IP转化率,创作发挥空间更大,版权方面也有保障。

目前,抖音、百度、腾讯等平台拥有阅文、番茄小说、掌阅等网文生态,手握海量IP,在短剧领域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其中,抖音承接周星驰的“九五二七剧场”,与《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作者紫金陈推出“极夜剧场”等动作,更是有意将热门IP集中在手中。


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曾表示,长短联动IP衍生将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抖音短剧这种形态能够较好延续长电影IP的生命周期,还能通过抖音账号实现用户间的高频互动,更好达成IP的孵化与运营。


在陈晓达看来,抖音打造的这些“剧场”,有意创造出一个短剧行业的“好莱坞制片厂”,通过高投入制作出精品化高质量的短剧,对IP最大化利用,不仅可以赢得口碑,还能提高作品质量的稳定性。


手握大量IP与流量的平台以大厂姿态入局制作短剧,原先制片方拍好短剧后在平台上线,平台根据数据与制片方进行利润分成的模式, 在2025年可能转变为平台给予IP资源定制短剧,制片方赚取制作费的新模式。

“霸总”“富婆”面临“破产”

“微短剧+”拓宽行业赛道

在短剧狂飙的几年中,“霸总”“富婆”等作为最吸金的题材,让最早吃螃蟹的一部分制作团队赚得盆满钵满。最典型的就是凭借《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系列短剧,涨粉300万的网红“王妈”,有报道透露, “王妈”团队仅两个月的广告收入就达到960万元。


除了能满足情感幻想外,一位短剧导演向《IT时报》记者道出短剧钟爱“霸总”的原因:短剧要求一分钟知晓剧情、两分钟了解人物、三分钟出现爆点,短时间内难以像长剧一样通过铺垫塑造丰满的人物,反而“霸总”“富婆”这样简单粗暴的角色设定很快就能引起观众联想,更加符合短剧的快节奏。


在市场追捧下,同质化内容越来越多,一些制作商争相安排炫富、以暴制暴等脱离生活实际的情节,让“霸总”类题材逐渐“超速”。


202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针对“霸总”微短剧提出管理要求。一是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创作表现企业家群体的微短剧;二是主动设置议题讲好历史和当代的中国企业家故事;三是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随着管理要求的实施,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陆续下架违规短剧。


“霸总”题材受约束后仅一个多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2025年,国家广电总局将深入组织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在细分领域,共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领和创新价值的重点微短剧。

“微短剧并非简单的文娱产品,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看来,短剧本身凭借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具有广而告之的公益属性,“微短剧+”行动计划给出了破圈的方向,推动更多相关文旅赛道的组织参与到微短剧创新之中。


2025年元旦,山西文旅联合《黑神话:悟空》这一热门IP打造的首部微短剧《你好,天命人》,在抖音山西文旅账号首播,成为新年打响“短剧+文旅”的“第一枪”。

从“群魔乱舞”到精品化

平台和制作方博弈加剧

1月7日,DataEye研究院发布《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预计,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


从数据来看,尽管短剧行业依旧是一片蓝海,但专业影视团队入局、文旅等“国家队”入场、各大厂牌崛起,也让竞争走向白热化。其中,无论是争抢IP资源,还是管理“霸总”题材,短剧核心发展的目标是从“群魔乱舞”走向精品化道路。途中经历的模式变革,也将促使行业在2025年迎来一场“大洗牌”。



“我更希望大型玩家能多多下场,这样才能开发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同时走通一条精品化道路。”陈晓达告诉《IT时报》记者,对于大型影视团队来说,相比动辄投资上亿元的电影,千万元投资的短剧拥有更高的容错率,他们与平台达成的合作模式若能跑通,将成为短剧行业的参照,对于精品化发展是一种正向激励。


另一方面,从2024年投流情况来看,一部短剧总成本中平台投流占80%,短剧《大妈的世界》制片人李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去掉所有投入成本,一部短剧的利润率在5%~7%。这也意味着,短剧的最大话语权掌握在平台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